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7090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涉及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上层框架、下层框架以及升降可调节柱,下层框架包括双向延长横钢、双向延长竖钢、连接钢板、螺纹杆、防滑钢板、防滑钢夹板、油缸二、固定钢板、支撑钢板,上层框架包括横向封口槽钢、竖向封口槽钢、钢夹板、油缸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型钢斜柱的高度需求调节装置整体高度,保证本装置可适应不同高度的型钢斜柱,钢夹板及防滑钢夹板可快速调节型钢斜柱的倾斜角度,可快速准确的定位型钢斜柱安装位置,避免吊装移动频繁,减少人员操作,无需人工再次定位型钢斜柱的安装位置,节省型钢斜柱安装时间,降低了人工机械成本,避免临时固定焊接对型钢斜柱的损伤。避免临时固定焊接对型钢斜柱的损伤。避免临时固定焊接对型钢斜柱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
,具体为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今,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超高层建筑及地下交通枢纽的数量也在迅猛增加,传统的框架结构体系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以斜柱为代表的结构体系正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其中,型钢混凝士斜柱由于其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良好等优势而应用颇广。
[0003]型钢混凝土斜柱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为型钢主体的安装,由于型钢斜柱重量较大,通常需要大中型吊车进行吊装,且吊装前需要确定安装位置,做好防护措施,吊装过程中需要现场与吊机操作人员配合进行现场位置纠正,其难度较大且费时费力,效率较低,大大增加了型钢安装的难度。另外,吊装到安装位置后需要进行定位焊接,现行机械设备如吊车无法保证型钢斜柱倾斜角度的准确性,吊装的斜柱位置状态不稳定,需要另外对斜柱进行临时固定后进行焊接。
[0004]综上所述,如今的型钢斜柱安装存在以下问题:所需设备多、吊装移动频繁、要求人员配合程度高、人工机械成本高、安装时无法准确调整斜柱的倾斜角度、无法避免临时固定焊接对斜柱的损伤。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斜柱安装时,所需设备多、吊装移动频繁、要求人员配合程度高、人工机械成本高、安装时无法准确调整斜柱的倾斜角度、无法避免临时固定焊接对斜柱的损伤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包括上层框架以及下层框架;所述上层框架与下层框架之间通过四根升降可调节柱连接,所述升降可调节柱内包括外矩形钢管以及滑动设置在外矩形钢管内的内矩形钢管;所述下层框架固定连接在外矩形钢管的底部,所述下层框架包括双向延长横钢以及对称垂直固定在双向延长横钢上的双向延长竖钢,在所述双向延长横钢以及双向延长竖钢的两端处固定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端活动连接有防滑钢板,在所述双向延长竖钢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连接有可相对运动的防滑钢夹板,所述防滑钢夹板一侧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运动的油缸二;所述双向延长竖钢底部连接有万向轮以及设置在万向轮之间且表面带有通孔的固定钢板,所述固定钢板上的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支撑钢板;所述上层框架固定连接在内矩形钢管上,所述上层框架包括连接在两侧的两根内矩形钢管之间且与双向延长横钢平行设置的横向封口槽钢以及连接在后侧的两根内矩形
钢管之间且与双向延长竖钢平行设置的竖向封口槽钢,所述竖向封口槽钢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连接有可相对运动的钢夹板,所述钢夹板一侧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运动的油缸一。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所述外矩形钢管的外围设有一C型结构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固定在外矩形钢管的外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平台底部设有若干三角短钢,所述三角短钢远离工作平台的一端固定在外矩形钢管的侧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平台一端连接有竖向向下设置的可伸缩爬梯。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双向延长竖钢与所述外矩形钢管之间通过若干斜向矩形钢管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横向封口槽钢和竖向封口槽钢与内矩形钢管的连接位置处设有焊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竖向封口槽钢上还连接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输出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相对设置在竖向封口槽钢上。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滑钢板底面以及所述防滑钢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连接有防滑层。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钢板外侧固定有向外延伸出的方钢板,所述方钢板通过连接螺钉与所述支撑钢板连接,且所述支撑钢板上开设有若干横向排出且与所述连接螺钉相对应的孔。
[0015]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型钢斜柱的实际长度,调整四根升降可调节柱的高度,通过驱动设备带动螺纹杆正向转动,将本装置升起,防滑钢板20与地面接触,万向轮脱离地面的接触,通过吊车将型钢斜柱吊装至装置内,移动支撑钢板25至型钢斜柱下方,而后根据型钢斜柱的外形,驱动油缸一调节钢夹板固定住斜柱的位置,斜柱固定完毕,吊车撤场;S2:将支撑钢板从型钢斜柱的下方移开,根据斜柱倾斜角度,驱动下层框架的油缸二调节防滑钢夹板的位置并驱动油缸一调节钢夹板的位置,带动型钢斜柱倾斜到所需的角度;S3:通过驱动设备反向转动螺纹杆,将本装置降下,保证防滑钢板高于地面、万向轮的底部与地面接触,移动装置至型钢斜柱安装位置并对准,再次通过驱动设备带动螺纹杆反向转动,保证防滑钢板底面与万向轮底部平齐,而后便可开始进行型钢斜柱安装过程。
[0016]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升降可调节柱的设置,能够自由调整本专利技术的整体高度,同时升降可调节柱内置有液压装置,通过液压装置驱动内矩形钢管在外矩形钢管内自由升降,使得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型钢斜柱的具体高度,自由调整升降可调节柱的高度,以保证本专利技术可适应不同高度的型钢斜柱。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钢夹板以及防滑钢夹板的设置,钢夹板以及防滑钢架板分别通过油缸一以及油缸二控制驱动,在型钢斜柱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在型钢斜柱吊装完毕后,先通过油缸一驱动钢夹板将型钢斜柱的位置固定完毕后,而后根据具体的型钢斜柱安装倾斜角度,分别调整两侧的钢夹板的伸出长度以及两侧的防滑钢夹板的伸出长度,从而能够使得
型钢斜柱能够倾斜成指定的安装倾斜角度,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钢夹板及防滑钢夹板可调节型钢斜柱的倾斜角度,实现了型钢斜柱的倾斜角度快速调节,可快速准确的定位型钢斜柱安装位置,避免吊装移动频繁,减少人员操作,无需人工再次定位型钢斜柱的安装位置,节省型钢斜柱安装时间,降低了人工机械成本,避免临时固定焊接对型钢斜柱的损伤。
[0018]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螺纹杆以及防滑钢板,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型钢斜柱吊装过程中,可实现通过转动螺纹杆带动防滑钢板下移,从而将装置本体升起,使得防滑钢板与地面接触同时使得万向轮的底面与地面脱离,如此通过防滑钢板的设置,能够固定住装置本体的位置,避免其在型钢斜柱吊装以及倾斜时发生位移,而出现型钢斜柱倾倒以及装置本体出现位移的情况,同时在吊装完毕后,需要将型钢斜柱移动到安装位置,可通过转动螺纹杆,将装置本体降下,使得万向轮与地面接触,防滑钢板脱离地面的接触,使得装置本体可任意移动,不会被防滑钢板所阻拦,在到达指定安装位置,再次转动螺纹杆,使得防滑钢板降下直至与万向轮底面平齐,如此在防滑钢板的阻拦作用下,避免装置本体出现位移,同时也不会影响型钢斜柱的正常安装。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升降可调节柱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下层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螺纹杆与连接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框架以及下层框架;所述上层框架与下层框架之间通过四根升降可调节柱(15)连接,所述升降可调节柱(15)内包括外矩形钢管(6)以及滑动设置在外矩形钢管(6)内的内矩形钢管(5);所述下层框架固定连接在外矩形钢管(6)的底部,所述下层框架包括双向延长横钢(8)以及对称垂直固定在双向延长横钢(8)上的双向延长竖钢(21),在所述双向延长横钢(8)以及双向延长竖钢(21)的两端处固定有连接钢板(22),所述连接钢板(22)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18),螺纹孔(18)内螺纹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底端活动连接有防滑钢板(20),在所述双向延长竖钢(21)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连接有可相对运动的防滑钢夹板(13),所述防滑钢夹板(13)一侧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运动的油缸二(19);所述双向延长竖钢(21)底部连接有万向轮(11)以及设置在万向轮(11)之间且表面带有通孔的固定钢板(24),所述固定钢板(24)上的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支撑钢板(25);所述上层框架固定连接在内矩形钢管(5)上,所述上层框架包括连接在两侧的两根内矩形钢管(5)之间且与双向延长横钢(8)平行设置的横向封口槽钢(3)以及连接在后侧的两根内矩形钢管(5)之间且与双向延长竖钢(21)平行设置的竖向封口槽钢(23),所述竖向封口槽钢(23)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连接有可相对运动的钢夹板(2),所述钢夹板(2)一侧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运动的油缸一(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矩形钢管(6)的外围设有一C型结构的工作平台(7),所述工作平台(7)固定在外矩形钢管(6)的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7)底部设有若干三角短钢(16),所述三角短钢(16)远离工作平台(7)的一端固定在外矩形钢管(6)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7)一端连接有竖向向下设置的可伸缩爬梯(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航艾鹏鹏禹丽峰王森唐谟宁黄永虎耿大新赖沿江朱雄涛邓钱瀚薛向阳何元廖忠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