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揭示了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预制柱及防雷节点深化设计,加工引出线及跨接件;步骤2、预制柱钢筋绑扎,在预制柱底面布置端子板,将跨接件焊接在端子板和预制柱的接地纵筋上;步骤3、混凝土浇筑预制柱,脱模养护备用;步骤4、吊装预制柱,套筒灌浆;步骤5、墙柱、梁板模板施工及钢筋绑扎;步骤6、将预制柱接地纵筋与楼层均压环跨接;步骤7、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步骤8、水泥砂浆抹平。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在防雷检测时,若出现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可快速定位出现问题的位置,以便整改。整改。整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防雷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些年装配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项目向着更高的装配率不断发起冲击和挑战,预制构件也由水平构件发展为水平构件加竖向围护构件,再到水平构件加竖向围护构件再加竖向受力构件的方式。但是,随着构件的不断增多,施工难度随之而增大。在一些高层、高装配率的项目中,不论是剪力墙结构,还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了达到较高的装配率,建筑物外围一圈竖向受力结构需全部深化为预制构件,仅核心筒区域保留少部分的现浇结构。在防雷设计图纸中,防雷引下线通常设置在建筑物四角和外围柱筋上。因此,装配式建筑需要在设计有防雷引下线部位的预制构件上预留引出线和端子板,在构件吊装后,将引出线和端子板焊接,以保证防雷引下线的连续和有效。
[0003]目前传统现浇结构的防雷引下线及跨接件全部位于混凝土内,虽然不容易锈蚀,但预制柱防雷预埋连接施工时,端子板和引出线位于混凝土外,缺乏混凝土的保护,容易锈蚀,耐久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在防雷检测时,若出现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可快速定位出现问题的位置,以便整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包括:
[0006]步骤1、预制柱及防雷节点深化设计,加工引出线及跨接件;
[0007]步骤2、预制柱钢筋绑扎,在预制柱底面布置端子板,将跨接件焊接在端子板和预制柱的接地纵筋上;
[0008]步骤3、混凝土浇筑预制柱,脱模养护备用;
[0009]步骤4、吊装预制柱,套筒灌浆;
[0010]步骤5、墙柱、梁板模板施工及钢筋绑扎;
[0011]步骤6、将预制柱接地纵筋与楼层均压环跨接;
[0012]步骤7、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
[0013]步骤8、水泥砂浆抹平。
[0014]作为优选,所述引出线在加工时,由第一型材弯折加工而成。
[0015]作为优选,所述跨接件在加工时,由第二型材弯折加工而成。
[0016]作为优选,所述引出线和/或跨接件加工为“Z”字型。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型材及所述第二型材为40*4的镀锌扁铁。
[0018]作为优选,所述引出线具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且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
第二连接臂等长;所述跨接件具有第三连接臂和第四连接臂,且所述第三连接臂和所述第四连接臂的长度之比为7:5。
[0019]作为优选,所述第四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接臂或第二连接臂等长。
[0020]作为优选,在将跨接件焊接到端子板和预制柱的接地纵筋上后,对跨接件涂刷防锈漆。
[0021]作为优选,在水泥砂浆抹平之前,针对预制柱防雷预埋跨接部分进行焊接并涂刷防锈漆。
[0022]作为优选,实施上述方法获得预制柱防雷跨接结构,包括现浇柱和设置在所述现浇柱上的预制柱,其中,所述现浇柱至少由现浇纵筋通过混凝土浇筑制成,所述预制柱至少由预制柱接地纵筋通过混凝土浇筑预制制成,且所述预制柱和所述现浇柱之间通过套筒浇筑混凝土进行连接;所述预制柱底部设置有端子板,所述端子板与预制柱纵筋之间焊接设置有跨接件;所述端子板与现浇柱纵筋之间焊接设置有引出线。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在防雷检测时,若出现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可快速定位出现问题的位置,以便整改。
[0024]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0025]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所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A
‑
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所对应的预制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所对应的预制柱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所对应的跨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所对应的引出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2]主要附图标记:
[0033]1‑
现浇柱;2
‑
预制柱;3
‑
引出线;4
‑
跨接件;5
‑
套筒;6
‑
端子板;8
‑
箍筋;11
‑
现浇柱纵筋;21
‑
预制柱接地纵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5]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36]传统现浇结构的防雷引下线跨接做法设置于机械套筒连接处,通常采用圆钢跨过机械套筒与柱筋焊接,而机械套筒接头位于柱中1/3区段内,因此在防雷引下线跨接施工完
成后便可浇筑混凝土。而在装配式结构中,防雷引下线的跨接设置于楼板和柱脚的施工缝处,楼板结构现场浇筑,而预制柱在构件厂浇筑。因此在浇筑楼板混凝土时,必须将引出线预留出楼板结构面;同时,在预制柱生产时,在预制柱底部设置端子板,在预制柱吊装后再进行防雷引下线的跨接施工。
[0037]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预制柱及防雷节点深化设计,加工引出线及跨接件;步骤2、预制柱钢筋绑扎,在预制柱底面布置端子板,将跨接件焊接在端子板和预制柱的接地纵筋上;步骤3、混凝土浇筑预制柱,脱模养护备用;步骤4、吊装预制柱,套筒灌浆;步骤5、墙柱、梁板模板施工及钢筋绑扎;步骤6、将预制柱接地纵筋与楼层均压环跨接;步骤7、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步骤8、水泥砂浆抹平。在将跨接件焊接到端子板和预制柱的接地纵筋上后,对跨接件涂刷防锈漆。在水泥砂浆抹平之前,针对预制柱防雷预埋跨接部分进行焊接并涂刷防锈漆。实施上述方法获得预制柱防雷跨接结构,包括现浇柱和设置在所述现浇柱上的预制柱,其中,所述现浇柱至少由现浇纵筋通过混凝土浇筑制成,所述预制柱至少由预制柱接地纵筋通过混凝土浇筑预制制成,且所述预制柱和所述现浇柱之间通过套筒浇筑混凝土进行连接;所述预制柱底部设置有端子板,所述端子板与预制柱纵筋之间焊接设置有跨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预制柱及防雷节点深化设计,加工引出线及跨接件;步骤2、预制柱钢筋绑扎,在预制柱底面布置端子板,将跨接件焊接在端子板和预制柱的接地纵筋上;步骤3、混凝土浇筑预制柱,脱模养护备用;步骤4、吊装预制柱,套筒灌浆;步骤5、墙柱、梁板模板施工及钢筋绑扎;步骤6、将预制柱接地纵筋与楼层均压环跨接;步骤7、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步骤8、水泥砂浆抹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引出线在加工时,由第一型材弯折加工而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跨接件在加工时,由第二型材弯折加工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引出线和/或跨接件加工为“Z”字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型材及所述第二型材为40*4的镀锌扁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引出线具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且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甘海峰,顾明岩,叶强,董磊,陈峰,夏斌,陈彬彬,陶亮,徐为,耿通辉,陈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