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75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钢联桥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两个支撑腿,钢联桥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拱形箱体,拱形箱体的下表面为下拱形,拱形箱体位于趸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能够极大的减少甚至消除钢联桥两端支承平面不平行时,桥体受到的扭转载荷,保证钢联桥在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能够安全可靠的工作。够安全可靠的工作。够安全可靠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港口与航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活动趸船被广泛应用于各式港口码头,码头前沿线位于设计低水位条件下满足设计船型吃水深度的部位,趸船由铁链拉紧固定,能够在同一个部位随水位的升降而升降,从而能够始终保持码头前沿位置不变。
[0003]趸船与岸,趸船与趸船之间通常需要搭建钢联桥,以满足码头装卸作业以及人员流通的需求。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相关设计规范,对钢联桥的结构进行设计时,首要校核的是钢联桥在垂直方向的承载能力,而对于钢联桥的抗扭能力往往未进行过多校核。
[0004]在内河码头,水流波动较小,趸船的起伏波动导致的钢联桥扭转载荷不大,通常达不到破坏桥体的级别,然而在一些风浪巨大的海港码头以及洪水等特殊灾害情况下时,活动趸船的不同步波动将使得钢联桥受到巨大的扭转载荷,极易造成钢联桥发生破坏。
[0005]目前,钢联桥的支承形式基本是采用桥两端对称各两个支腿,共计四个支承点的的支承形式,这种四点支承形式在趸船侧向偏转时,由于连接的两趸船或者趸船与岸的布置平面产生夹角,使得四个支腿中只有三个起到支承作用,从而导致钢联桥受到扭转载荷。当此扭转载荷过大,或者长时间循环发生时,极易引起钢联桥的结构发生过载破坏或者疲劳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能够极大的减少甚至消除钢联桥两端支承平面不平行时,桥体受到的扭转载荷,保证钢联桥在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能够安全可靠的工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钢联桥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两个支撑腿,所述钢联桥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拱形箱体,所述拱形箱体的下表面为下拱形,所述拱形箱体位于趸船上。
[0008]优选地,所述拱形箱体的两端均布置有防倾覆支腿,所述防倾覆支腿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拱形箱体最低点的高度,保证大风浪时所述钢联桥的稳定性。
[0009]优选地,所述防倾覆支腿上设有调整所述防倾覆支腿长度的液压伸缩装置,两个所述防倾覆支腿在所述液压伸缩装置的最大伸出状态时,使所述拱形箱体的最低点与趸船脱离,两个所述防倾覆支腿在所述液压伸缩装置的最小伸出状态时,使所述钢联桥的倾斜角度不发生倾覆。
[0010]优选地,所述防倾覆支腿底部靠内侧设有弧度,并安装有支腿防碰撞橡胶层,保证防倾覆功能的可靠性,并减小所述防倾覆支腿起作用时的冲击力。
[0011]优选地,所述拱形箱体的拱形表面上安装有拱面橡胶层,一方面可以增大支承面
积,提高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增大所述钢联桥与所述趸船在桥跨度方向的摩擦力,保证所述钢联桥的布置位置稳定性。
[0012]优选地,所述拱形箱体内设有若干个纵向的加强肋板,保证所述拱形箱体的强度。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1、相较于传统的四支腿支承形式,能够有效的降低风浪引起趸船摇摆时,钢联桥所受的扭转载荷,大幅提高了钢联桥的可靠性和抗风浪能力;
[0015]2、同时依靠防倾覆支腿伸出,能够满足小风浪情况下桥梁平稳作业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的布置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8]图3为防倾覆支腿伸出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9]图4为防倾覆支腿收缩后钢联桥的极限倾斜状态示意图。
[0020]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0021]钢联桥1、支撑腿2、拱形箱体3、趸船4、防倾覆支腿5、液压伸缩装置6、支腿防碰撞橡胶层7、拱面橡胶层8、加强肋板9。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钢联桥1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两个支撑腿2,钢联桥1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拱形箱体3,拱形箱体3的下表面为下拱形,拱形箱体3位于趸船4上。
[0024]其中,拱形箱体3的两端均布置有防倾覆支腿5,防倾覆支腿5的底部高度高于拱形箱体3最低点的高度,保证大风浪时钢联桥1的稳定性。防倾覆支腿5底部靠内侧设有弧度,并安装有支腿防碰撞橡胶层7,保证防倾覆功能的可靠性,并减小防倾覆支腿5起作用时的冲击力。
[0025]另外,在防倾覆支腿5上设有调整防倾覆支腿5长度的液压伸缩装置6,两个防倾覆支腿5在液压伸缩装置6的最大伸出状态时,使拱形箱体3的最低点与趸船4脱离,两个防倾覆支腿5在液压伸缩装置6的最小伸出状态时,使钢联桥1的倾斜角度不发生倾覆。
[0026]本实施例中,拱形箱体3的拱形表面上安装有拱面橡胶层8,一方面可以增大支承面积,提高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增大钢联桥1与趸船4在桥跨度方向的摩擦力,保证钢联桥1的布置位置稳定性。拱形箱体3内设有若干个纵向的加强肋板9,保证拱形箱体3的强度。
[0027]本实施例的原理是,采用下拱型式与趸船4形成接触支承,在趸船4摇动时,可保持支承点位于钢联桥1剖面中心线附近,并与钢联桥1另一端的两个常规支撑腿2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承形式,有效降低趸船4摇动对钢联桥1的扭转载荷.
[0028]本实施例使用时,在无风浪或者小风浪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由液压伸缩装置6驱动,使两侧的防倾覆支腿5伸长,并支起钢联桥1,形成稳定的四点支承,保证作业时桥面的平稳。在大风浪时,钢联桥1停止作业,如图4所示,由防倾覆支腿5驱动,收起防倾覆支腿5,使拱形箱体3的底面直接支承钢联桥1,从而降低钢联桥1受到的扭转载荷。
[0029]本技术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相较于传统的四支腿支承形式,能够极大的减少,甚至消除钢联桥1两端支承平面不平行时,桥体受到扭转载荷,从而能够保证钢联桥1在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能够安全可靠的工作,提高了钢联桥1的适用范围和生命周期,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钢联桥(1)的一端底部设置有两个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联桥(1)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拱形箱体(3),所述拱形箱体(3)的下表面为下拱形,所述拱形箱体(3)位于趸船(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箱体(3)的两端均布置有防倾覆支腿(5),所述防倾覆支腿(5)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拱形箱体(3)最低点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活动趸船钢联桥动态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覆支腿(5)上设有调整所述防倾覆支腿(5)长度的液压伸缩装置(6),两个所述防倾覆支腿(5)在所述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政兴郭云山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