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出机用上料机构,包括支架、固定料斗、绞龙、辅助料斗以及传料组件。其中,在固定料斗的底部具有下料口。绞龙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进料端与下料口相连通,出料端用于倾斜向上延伸至挤出机料斗的上方。辅助料斗用于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挤出机料斗的上方。传料组件设置在进料腔中,用于对由进料口进入进料腔中的物料进行接收,并且将接收后的物料呈间隔性的传递至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挤出机用上料机构能够将绞龙传递而来的物料进行分隔,并呈间隔性的转移至出料口处,进入挤出机料斗中的物料能够随进随出,可有效的防止物料在挤出机料斗中的堵塞问题,安全性更高,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出机用上料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挤出机加料
,具体涉及一种挤出机用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PE管、波纹管等的生产制作,通常需要挤出机,挤出机是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口模成型。挤出机主要包括:传动、加料、料筒、螺杆、机头和口模等六个部分。对于加料部分,通常在挤出机的本体上会设置一个料斗,以供工作人员进行加料。但是,因为挤出机的体积较大,而且料斗的位置较高,因此上料过程较为困难。因此,通常会在设置一个绞龙,以在地面直接将物料加入至料斗中。
[0003]现有技术中,因为物料的形状大多采用粒料,或者其它带状料,而且绞龙持续向料斗中进行加料,物料进入料斗的量会超出其导出的量,进而经常会在料斗中发生堵塞,需要工作人员不定时的上上下下,以对料斗进行疏通,费时费力,而且生产安全性较差。另外,在料斗堵塞后,绞龙依然会进行工作,当物料堆积至绞龙无法动作后,会使绞龙被烧毁,其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挤出机用上料机构,旨在能够解决现有的挤出机用上料方式因易发生故障而导致的实用性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挤出机用上料机构,包括:
[0006]支架,用于安置在挤出机旁的地面上;
[0007]固定料斗,沿着竖直方向固设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固定料斗的底部具有下料口;
[0008]绞龙,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进料端与所述下料口相连通,所述出料端用于倾斜向上延伸至挤出机料斗的上方;
[0009]辅助料斗,用于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挤出机料斗的上方;所述辅助料斗具有进料腔,且在所述辅助料斗的顶端设有分别与所述进料腔及所述出料端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辅助料斗的底端设有用于与挤出机料斗连通的出料口;以及
[0010]传料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料腔中,用于对由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进料腔中的物料进行接收,并且将接收后的物料呈间隔性的传递至所述出料口。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料组件包括:
[0012]转轴,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辅助料斗上;
[0013]半圆形板,至少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半圆形板均设置在所述进料腔中,且绕着所述转轴的轴线环形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半圆形板的直径边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弧形边沿着所述转轴的径向向外伸出;以及
[0014]驱动器,固设在所述辅助料斗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用于
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0015]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半圆形板之间形成可接收物料的接料槽,随着所述转轴的转动,各所述接料槽转动,依次呈间隔性的接收由所述进料口下落的物料,并依次呈间隔性的携带物料转移至出料口处,使物料重力作用由所述出料口滑落至挤出机料斗中。
[0016]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举例说明,所述进料腔为圆柱型腔;所述半圆形板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料腔的内径。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挤出机用上料机构还包括疏通结构;所述疏通结构包括料仓以及抽拉挡板;所述料仓固设在所述固定料斗的底端,且沿着竖直方向设置,顶端设有开口,底端设有与所述下料口相连通的连通口;所述抽拉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料仓上,用于对所述连通口进行密封;
[0018]其中,所述料仓上设有通所述抽拉挡板限位滑动的滑槽。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辅助料斗的侧壁上设有观察视窗,用于实时查看所述进料腔内的物料。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挤出机用上料机构还包括:
[0021]对射光栅,具有红外线发射器及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内侧壁上;所述红外线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内侧壁上,且与所述红外线发生器对应设置,以接收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的红外线;以及
[0022]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对射光栅、所述绞龙及所述传料组件电性连接,以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后,控制所述绞龙及所述传料组件工作;或者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未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后,控制所述绞龙及所述传料组件停止工作。
[0023]本实现方式/申请实施例中,增设了固定料斗和辅助料斗,并且通过绞龙实现将固定料斗中的物料传递至高处的辅助料斗中,该过程可减轻人力物力,提高上料的效率。另外,在辅助料斗中设置了传料组件,能够呈间隔性的对进入加料腔内的物料进行接收,并且呈间隔性的将物料传递至出料口处,该种结构能够防止因物料在进料口直接通过进料腔的量过大而堆积在出料口处,能够将绞龙传递而来的物料进行分隔,并呈间隔性的转移至出料口处,进入挤出机料斗中的物料能够随进随出,可有效的防止物料在挤出机料斗中的堵塞问题,安全性更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挤出机用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挤出机用上料机构的辅助料斗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挤出机用上料机构的传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支架;20、固定料斗;30、绞龙;40、辅助料斗;41、进料腔;42、进料口;43、出料口;50、传料组件;51、转轴;52、半圆形板;53、驱动器;60、疏通结构;61、料仓;62、抽拉挡板;70、对射光栅;71、红外线发射器;72、红外线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挤出机用上料机构进行说明。所述挤出机用上料机构,包括支架10、固定料斗20、绞龙30、辅助料斗40以及传料组件50。其中,支架10用于安置在挤出机旁的地面上。固定料斗20沿着竖直方向固设在支架10上,在固定料斗20的底部具有下料口。绞龙30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进料端与下料口相连通,出料端用于倾斜向上延伸至挤出机料斗的上方。辅助料斗40用于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挤出机料斗的上方;辅助料斗40具有进料腔41,且在辅助料斗40的顶端设有分别与进料腔41及出料端相连通的进料口43,辅助料斗40的底端设有用于与挤出机料斗连通的出料口。传料组件50设置在进料腔41中,用于对由进料口43进入进料腔41中的物料进行接收,并且将接收后的物料呈间隔性的传递至出料口。
[0031]本实施例提供的挤出机用上料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增设了固定料斗20和辅助料斗40,并且通过绞龙30实现将固定料斗20中的物料传递至高处的辅助料斗40中,该过程可减轻人力物力,提高上料的效率。另外,在辅助料斗40中设置了传料组件50,能够呈间隔性的对进入加料腔内的物料进行接收,并且呈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挤出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用于安置在挤出机旁的地面上;固定料斗,沿着竖直方向固设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固定料斗的底部具有下料口;绞龙,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进料端与所述下料口相连通,所述出料端用于倾斜向上延伸至挤出机料斗的上方;辅助料斗,用于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在挤出机料斗的上方;所述辅助料斗具有进料腔,且在所述辅助料斗的顶端设有分别与所述进料腔及所述出料端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辅助料斗的底端设有用于与挤出机料斗连通的出料口;以及传料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料腔中,用于对由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进料腔中的物料进行接收,并且将接收后的物料呈间隔性的传递至所述出料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机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料组件包括:转轴,水平转动设置在所述辅助料斗上;半圆形板,至少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半圆形板均设置在所述进料腔中,且绕着所述转轴的轴线环形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半圆形板的直径边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弧形边沿着所述转轴的径向向外伸出;以及驱动器,固设在所述辅助料斗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半圆形板之间形成可接收物料的接料槽,随着所述转轴的转动,各所述接料槽转动,依次呈间隔性的接收由所述进料口下落的物料,并依次呈间隔性的携带物料转移至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海涛,宋华,
申请(专利权)人:雄县顺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