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638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包括处理器模块、ATE测试平台、识别线缆、ID数据解析模块和状态显示模块,所述识别线缆一端连接所述ATE测试平台,另一端连接所述ID数据解析模块,所述ID数据解析模块用于读取识别线缆的线缆ID并将其传输至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中包含数据库和比较单元,所述数据库中存储对应测试模式下的线缆ID;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识别线缆的线缆ID和数据库中的线缆ID,确定识别线缆的连接是否正确,并将判断结果显示在所述状态显示模块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在ATE测试平台在研发、生产、测试以及后期维护中自动对线缆进行识别,避免对设备板卡的损坏,节省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ATE测试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ATE测试技术的发展,大规模的ATE测试系统中,通常涉及大量线缆。特别是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多DUT(被测工件)同时测试,需要更多的数字管脚和数字电源资源,就意味着机台需要更多的线缆。例如:一个5376通道PE,1344通道DPS的测试机台,总共需要13024根同轴线,也就是176根线缆,且不同长度线缆,存在多种型号。
[0003]在机台研发、生产、测试以及后期维护过程中,靠人工检查和正确识别每一条线缆成为了一个难题。为了减少因为线缆的错插,浪费大量反复人工检查的时间,甚至造成功能板卡损坏,自动识别每条线缆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4]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对电缆诊断的流程示意图,每个线缆加带标识的标签,在测试之前或者在测试后期出现上电异常时,通过人工检查线缆上的标签判断线缆连接的正确性。现有方法不能自动识别存在误插的线缆,不能避免由于线缆误差对设备板卡的损坏,而是需要反复多次上下电来判断线缆连接关系,特别是在机台生产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及方法,用于在ATE测试平台在研发、生产、测试以及后期维护中自动对线缆进行识别,避免对设备板卡的损坏,节省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时间。<br/>[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包括处理器模块、ATE测试平台、识别线缆、ID数据解析模块和状态显示模块,所述识别线缆一端连接所述ATE测试平台,另一端连接所述ID数据解析模块,所述ID数据解析模块用于读取识别线缆的线缆ID并将其传输至处理器模块,
[0007]所述处理器模块中包含数据库和比较单元,所述数据库中存储对应测试模式下的线缆ID;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识别线缆的线缆ID和数据库中的线缆ID,确定识别线缆的连接是否正确,并将判断结果显示在所述状态显示模块中。
[0008]进一步地,每个识别线缆中包含显示其线缆ID的识别标志,所述ID数据解析模块根据所述识别标志读取线缆ID。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测试线缆,所述测试线缆用于连接所述ATE测试平台和被测工件,所述测试线缆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识别线缆的连接方式相同。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ATE供电控制模块,所述ATE供电处理模块同时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和ATE测试平台;所述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模块的判断结果控制所述ATE测试平台通过测试线缆连通所述被测工件。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模块包含若干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对应一种测试模式。
[0012]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S01:将ATE测试平台通过识别线缆连接至ID数据解析模块;
[0014]S02:ATE测试平台上电并运行自检程序;
[0015]S03:ID数据解析模块读取每个识别线缆的线缆ID并传输至处理器模块;
[0016]S04:所述处理器模块中的比较单元将识别线缆的线缆ID和数据库中的线缆ID进行比较,确定识别线缆的连接是否正确,并将判断结果显示在状态显示模块中;
[0017]S05:若识别线缆的线缆ID和数据库中的线缆ID一致,则判断识别线缆连接正确;若识别线缆的线缆ID和数据库中的线缆ID不一致,则判断识别线缆连接错误,停止运行自检测程序。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1中ATE测试平台同时通过测试线缆连接至被测工件,且所述测试线缆的连接方式和识别线缆的连接方式相同。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5中,若识别线缆的线缆ID和数据库中的线缆ID一致,则ATE供电控制模块控制所述ATE测试平台通过测试线缆连通所述被测工件,对所述被测工件进行测试。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5中,若识别线缆的线缆ID和数据库中的线缆ID不一致,则根据状态显示模块中显示的信息进行识别线缆和测试线缆的同步更换;再返回步骤S01。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1中根据测试模式设定识别线缆和测试线缆的连接方式,且所述处理器模块包含若干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对应一种测试模式。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在正常的测试线缆以外设置了识别线缆,且识别线缆中包含显示其线缆ID的识别标志,通过对识别标志的读取可以自动获取识别线缆的线缆ID,并将读取的线缆ID与预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线缆ID进行比较,即可判断该测试模式下的线缆连接是否正确;
[0023]本申请避免了线缆连接错误而引起的被测工件故障,起到了被测工件安全保护的作用;同时能够节省研发、生产、测试以及后期维护等环节中的时间,一次性判断出线缆装线的故障,不需要通过机台上电测试后产生异常来多次查找线缆故障,也可以实现ATE测试平台中不同测试模式下对应的数据库查询,方便后期更换;另外处理器模块中数据库可以根据测试模式进行编辑更新,能够满足各类ATE测试平台的识别需求,具备一定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24]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线缆识别的流程示意图;
[0025]附图2为本申请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示意图;
[0026]附图3为本申请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
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模块、ATE测试平台、识别线缆、ID数据解析模块和状态显示模块,所述识别线缆一端连接所述ATE测试平台,另一端连接所述ID数据解析模块,所述ID数据解析模块用于读取识别线缆的线缆ID并将其传输至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中包含数据库和比较单元,所述数据库中存储对应测试模式下的线缆ID;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识别线缆的线缆ID和数据库中的线缆ID,确定识别线缆的连接是否正确,并将判断结果显示在所述状态显示模块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识别线缆中包含显示其线缆ID的识别标志,所述ID数据解析模块根据所述识别标志读取线缆I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试线缆,所述测试线缆用于连接所述ATE测试平台和被测工件,所述测试线缆的连接方式与所述识别线缆的连接方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TE供电控制模块,所述ATE供电处理模块同时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和ATE测试平台;所述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模块的判断结果控制所述ATE测试平台通过测试线缆连通所述被测工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模块包含若干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对应一种测试模式。6.一种用于ATE系统中自动识别线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01:将ATE测试平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御渡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