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619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包括:站台板下送风道,设置在站台的底板和地板之间;其中,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沿站台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竖向风管,竖向固定在站台的底板之上,且与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相连通;横向风道,连通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和所述竖向风管;其中,新风通过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内,所述横向风道和所述竖向风管进入到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的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占据了吊顶的大部分空间,造成站台吊装的装修标高较低的技术问题。较低的技术问题。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地铁地下车站站台
,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铁地下车站站台公共区是人们进出车站、候车停留区域,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条件较差,需设置空调通风系统以保障车站内人员的舒适度及卫生的要求。现有地铁地下车站站台公共区送风一般采用吊顶敷设送风管的上送风方式,回排风一般采用吊装上敷设回风管兼排烟管的上回排风方式,即现有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顶部设置送风管,导致对顶部的空间占用较大。
[0003]送风设备通过送风管、送风口将制冷后的空气或室外新风以上送风的形式送至站台公共区。站台公共区的热空气或火灾时产生的烟雾通过设于站台公共区的回风管兼排烟管被通风机输送到空调机组混风段或排到室外。
[0004]因此,传统的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占据了吊顶的大部分空间,即对站台顶部的空间占用较大,造成站台吊装的装修标高较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在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以解决传统的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占据了吊顶的大部分空间,造成站台吊装的装修标高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包括:
[0008]站台板下送风道,设置在站台的底板和地板之间;其中,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沿站台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0009]竖向风管,竖向固定在站台的底板之上,且与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相连通;
[0010]横向风道,连通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和所述竖向风管;
[0011]其中,新风通过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内,所述横向风道和所述竖向风管进入到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
[0012]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3]站台板下送风道和横向风道都是设置在站台的底板和地板之间,新风通过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内,所述横向风道和所述竖向风管进入到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实现了新风从站台板下送风道进入到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即实现了采用下送风方式进行送风。本申请实施例的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通过下送风方式进行送风,主要占用的是站台的底板和地板之间的空间,不再占用站台吊顶内的空间,使得站台吊装的装修标高能
够较高。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单排柱的站台设置有本申请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17]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单排柱的站台设置有本申请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的B

B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10站台板下送风道,111隔墙,120竖向风管,121地板处送风格栅,130横向风道,200轨顶回风道,210回风口,
[0022]11底板,12地板,13中板,21结构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随着地铁制动技术和电力回收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列车机械刹车逐渐被再生能制动系统取代,制动不再产生无用的机械摩擦热,而是将地铁列车制动时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使用再生能制动系统后,地铁列车制动时散发的热量大幅减小甚至不产生机械按摩热,因此传统设计中专用于排除列车制动散热的站台板下排热风道可以取消。目前国内地铁如青岛、郑州、石家庄等城市在新线设计中均已取消了站台板下排热风道。站台板下排热风道取消后,站台板下富裕出了部分空间,该部分空间不加以利用是对宝贵地下空间的浪费。
[0025]传统设计中,轨顶排热风道和排风口的作用主要有:1)列车顶部通风散热。列车空调冷凝器设置在列车车厢顶部,列车靠站停车空调运行时,车厢内部的热量通过空调冷凝器散发到车厢外的隧道内。热空气在隧道内扩散使得隧道温度升高,车站轨顶风道能将地铁空调系统散发的热量高效排出到外界,以达到夏季隧道内最高温度不超过40℃的标准。2)当列车在车站停车发生火灾事故或火灾车辆驶入车站站台时,事故车辆产生的烟气可以由排热风机通过轨顶排热风道和排风口进行排烟。但是,经过全国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现实情况是轨顶排热风道和排风口的排热功能全年均不开启,这是因为一方面频繁开启排热风机容易造成站台公共区的冷风在开关站台门的时间段内被大量排走,车站空调负荷增加较大,另一方面排热风机功率较大,经常开启能耗较大。轨顶排热风道火灾时也可以不用作排烟,即取消轨顶风道的排烟功能,可以通过开启车站两端的隧道风对列车停靠时的火灾排
烟工况。
[0026]本申请实施例的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适用于上述不再设置站台板下排热风道和轨顶排热风道的地铁地下车站站台。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包括:
[0029]站台板下送风道110,设置在站台的底板11和地板12之间;其中,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110沿站台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0030]竖向风管120,竖向固定在站台的底板11之上,且与站台地板12之上的空间相连通;
[0031]其中,新风通过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110和所述竖向风管120进入到站台地板12之上的空间。
[0032]本申请实施例的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站台板下送风道设置在站台的底板和地板之间,新风通过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内和所述竖向风管进入到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实现了新风从站台板下送风道进入到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即实现了采用下送风方式进行送风。本申请实施例的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通过下送风方式进行送风,主要占用的是站台的底板和地板之间的空间,不再占用站台吊顶内的空间,使得站台吊装的装修标高能够较高,使得乘客在站台层的视野更加开阔,增加美感和空旷感。
[0033]具体的,站台板下送风道的设置位置使得维护和清洁的难度较小。
[0034]实施中,如图2和图4所示,空调通风系统还包括:
[0035]轨顶回风道200,设置在站台的中板且位于轨道之上的位置,所述轨顶回风道200朝向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地下车站站台的空调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站台板下送风道,设置在站台的底板和地板之间;其中,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沿站台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竖向风管,竖向固定在站台的底板之上,且连通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和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其中,新风通过所述站台板下送风道和所述竖向风管进入到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顶回风道,设置在站台的中板且位于轨道之上的位置,所述轨顶回风道朝向站台的一侧开设有回风口;所述轨顶回风道沿站台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轨顶回风道用于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回风口进行回风,所述轨顶回风道还用于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内产生的烟气通过所述回风口进行排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风管围在站台的结构柱的外侧且两者间隔设置,所述竖向风管和站台的结构柱之间的间隔用于容纳新风经过;其中,站台的结构柱竖向支撑在站台的底板和中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风管低于站台的地板;所述空调通风系统还包括:地板处送风格栅,位于所述竖向风管的上端,覆盖所述竖向风管和站台的结构柱之间的间隔,所述地板处送风格栅和站台的地板相平;其中,所述竖向风管和站台的结构柱之间的新风经所述地板处送风格栅进入到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风管高于站台的地板,所述竖向风管高于站台的部分侧面开有竖向风管出风口,所述竖向风管的上端和站台的结构柱之间封闭;所述空调通风系统还包括侧部送风格栅,所述侧部送风格栅固定在所述竖向风管出风口处;其中,所述竖向风管和站台的结构柱之间的新风经所述侧部送风格栅进入到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或者,所述竖向风管高于站台的地板,所述竖向风管和站台的结构柱之间的新风经所述竖向风管的上端和站台的结构柱之间的间隔进入到站台地板之上的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仕杰郭庆慈赵超峰黄新连罗章波高煌刘培龙欧阳焕英熊健崔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