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6069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包括高度调整组件、盖体夹持组件,高度调整组件能够调整盖体夹持组件的高度位置,盖体夹持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夹爪组件、第二夹爪组件以及第一驱动装置,第一夹爪组件与第二夹爪组件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能够使第一夹爪组件与第二夹爪组件相向运动形成夹持,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同时施力于第一夹爪组件与第二夹爪组件的相对侧面之间以使第一夹爪组件与第二夹爪组件克服第一弹性件的拉力背向运动解除夹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盖体的自动化开启或者闭合,无需现有技术中的人工过多参与开合盖体,节省人力,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字PCR分析仪
,具体涉及一种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行业及科研领域等对PCR分析的高通量、自动化、高速度、集成化、小型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PCR领域,耗材多样化,耗材二次处理多采用人工解决。
[0003]目前市面上的储液软胶管多采用人工方式开盖、盖盖,需要耗费大量人工且难以保证盖盖的一致性,从而影响了管盖的密封性,造成样本或液滴损失。同时,人工的过度参与严重阻碍了数字PCR领域自动化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方式对储液软胶管进行开合盖,自动化程度低的不足。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包括高度调整组件、盖体夹持组件,所述高度调整组件能够调整所述盖体夹持组件的高度位置,所述盖体夹持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夹爪组件、第二夹爪组件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夹爪组件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使所述第一夹爪组件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相向运动形成夹持,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同时施力于所述第一夹爪组件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的相对侧面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夹爪组件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拉力背向运动解除夹持。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杆电机、往复件、第一安装框架,所述往复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杆电机的回转轴上,所述回转轴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往复件往复直线运动,所述往复件具有楔形凸轮头,所述楔形凸轮头在所述往复件的带动下能够进出所述第一夹爪组件与第二夹爪组件之间的间隔区域,所述第一丝杆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框架上;和/或,所述第一夹爪组件包括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组件具有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夹爪一侧凸出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夹爪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夹爪一侧凸出的第二卡槽。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框架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顶部安装板、底部安装板,所述顶部安装板与所述底部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柱,所述往复件还具有第一导向柱,所述往复件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柱能够上下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的顶面。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爪组件及所述第二夹爪组件中分别具有滑动组件,所述第一夹爪组件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分别通过所述滑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的底面上。
[0009]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上的滑块,所述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分别与一个所述滑块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爪的顶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夹爪的顶部设有第二滚轮,
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对应于所述楔形凸轮头的两个相对楔面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底部安装板的底面上还连接有软胶管限位组件,所述软胶管限位组件能够下压软胶管的边缘以保证所述软胶管的位置固定。
[0012]优选地,所述软胶管限位组件包括压板以及处于所述压板的长度两端的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间距与所述软胶管的长度相匹配。
[0013]优选地,所述限位板具有第二导向柱,所述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柱可沿高度方向滑动地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上套装有第二弹性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板及所述压板抵接。
[0014]优选地,所述高度调整组件包括第二丝杆电机,所述第二丝杆电机的驱动轴上螺纹连接有能够沿高度方向上下运动的安装板,所述盖体夹持组件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通过所述高度调整组件对所述盖体夹持组件的高度进行自动化调整,通过所述盖体夹持组件实现对软胶管组件中的盖体的自动化夹持,进而实现所述盖体的自动化开启或者闭合,无需现有技术中的人工过多参与开合盖体,节省人力,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含软胶管组件);
[0018]图3为图1的正视图;
[0019]图4为图1中的盖体夹持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0020]图5为图2的正视图;
[0021]图6为图5中A

A的剖视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的夹持对象储液软胶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图6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5]1、高度调整组件;11、第二丝杆电机;12、安装板;2、盖体夹持组件;21、第一夹爪组件;211、第一滚轮;212、第一卡槽;22、第二夹爪组件;221、第二滚轮;222、第二卡槽;23、第一弹性件;31、第一丝杆电机;32、往复件;321、楔形凸轮头;322、第一导向柱;33、第一安装框架;331、顶部安装板;332、底部安装板;333、连接柱;41、滑轨;42、滑块;51、压板;52、限位板;521、第二导向柱;53、第二弹性件;100、软胶管;101、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结合参见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包括高度调整组件1、盖体夹持组件2,所述高度调整组件1能够调整所述盖体夹持组件2的高度位置,所述盖体夹持组件2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夹爪组件21、第二夹爪组件22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1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2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23,所述第一弹性件23能够使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1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2相向运动形成夹持,所述
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同时施力于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1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2的相对侧面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1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2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23的拉力背向运动解除夹持。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高度调整组件1对所述盖体夹持组件2的高度进行自动化调整,通过所述盖体夹持组件2实现对软胶管组件中的盖体101的自动化夹持,进而实现所述盖体101的自动化开启或者闭合,无需现有技术中的人工过多参与开合盖体,节省人力,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杆电机31、往复件32、第一安装框架33,所述往复件32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杆电机31的回转轴上,所述回转轴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往复件32往复直线运动,所述往复件32具有楔形凸轮头321,所述楔形凸轮头321在所述往复件32的带动下能够进出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1与第二夹爪组件22之间的间隔区域,从而在所述第一丝杆电机31在旋转时通过正反向的选择实现所述往复件32的进给或者缩回,而可以理解是,所述往复件32进给时(也即下行),所述楔形凸轮头321的截面越来越大,从而能够迫使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之间的距离增大,实现解除夹持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调整组件(1)、盖体夹持组件(2),所述高度调整组件(1)能够调整所述盖体夹持组件(2)的高度位置,所述盖体夹持组件(2)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夹爪组件(21)、第二夹爪组件(22)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1)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2)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23),所述第一弹性件(23)能够使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1)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2)相向运动形成夹持,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同时施力于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1)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2)的相对侧面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1)与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2)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23)的拉力背向运动解除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杆电机(31)、往复件(32)、第一安装框架(33),所述往复件(32)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杆电机(31)的回转轴上,所述回转轴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往复件(32)往复直线运动,所述往复件(32)具有楔形凸轮头(321),所述楔形凸轮头(321)在所述往复件(32)的带动下能够进出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1)与第二夹爪组件(22)之间的间隔区域,所述第一丝杆电机(3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框架(33)上;和/或,所述第一夹爪组件(21)包括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组件(22)具有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夹爪一侧凸出的第一卡槽(212),所述第二夹爪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夹爪一侧凸出的第二卡槽(2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软胶管开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框架(33)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顶部安装板(331)、底部安装板(332),所述顶部安装板(331)与所述底部安装板(332)之间连接有多个连接柱(333),所述往复件(32)还具有第一导向柱(322),所述往复件(32)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柱(322)能够上下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底部安装板(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波刘金伟苏世圣周海余王博夏雷杨文军郭永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