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薏苡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605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薏苡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装置,其结构设有运作装置、顶盖、驱动机、进料区、支柱,顶盖活动卡合在运作装置上端,驱动机贯穿过顶盖中部,进料区与顶盖为一体化结构,支柱嵌固连接在运作装置下端位置处,移动板在离心甩动下向板架侧靠口端位移,驱带戳杆侧向顶凸处板架侧端,便于对秸秆产生戳刺作用,由锥块的结构,其对秸秆有撕扯效果,弹块的弹性和扯带的牵扯性相互配合,令移动板循环做横向位移,而使戳杆不断向切割架外侧方的秸秆、草料物质产生戳刺裁切效果,由转球驱带转切刀在活动中不断与接触的甜象草相互作用,而对甜象草进行裁切,从而使薏苡秸秆和甜象草均能受到裁切作用而被切碎。能受到裁切作用而被切碎。能受到裁切作用而被切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薏苡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青贮
,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薏苡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薏苡秸秆是贵州省尤其是黔西南地区一种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将该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可以充分进行饲料化利用,补充畜牧养殖中饲料来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秸秆焚烧对大气的污染。
[0003]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薏苡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装置存在以下不足:薏苡秸秆是水份含量比较低的秸秆类,青贮较困难,甜象草水分含量较高,也不易青贮,混合青贮装置需要对薏苡秸秆和甜象草分别裁切加工,进行碎料处理,继而进行混合,可以得到水分含量适中的混合青贮原料,青贮效果较好。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薏苡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薏苡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薏苡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装置,其结构设有运作装置、顶盖、驱动机、进料区、支柱,所述顶盖活动卡合在运作装置上端,所述驱动机贯穿过顶盖中部,所述进料区与顶盖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柱嵌固连接在运作装置下端位置处。
[0007]所述运作装置设有外框板、细碎室、混合室、细碎装置、筛板、侧口、排出口,所述顶盖活动卡合在外框板上端,所述驱动机通过顶盖与细碎装置相配合,所述细碎室位于混合室上方,所述细碎室、混合室与外框板为一体化结构且位于其内侧,所述细碎装置嵌入活动在细碎室中,所述筛板外侧与外框板内侧嵌固连接,所述侧口与混合室相贯通,所述排出口与外框板相贯通且设在其底部位置,所述筛板位于细碎室与混合室之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细碎装置设有轴承、切割架、混料装置,所述驱动机通过顶盖与轴承相连接且相配合,所述切割架嵌入活动在细碎室中,所述切割架连接在轴承外侧,所述混料装置与轴承下端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切割架在轴承外呈环状分布,设有四层,且呈错落布列状态。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割架设有板架、活动体、侧切刀、转切刀、转球,所述活动体后端与板架内侧末端相连接且活动在其内部,所述侧切刀固定连接在板架一侧上下端位置处,所述转切刀与转球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球与板架顶部铰接连接,所述板架内侧设有侧向开口的槽,所述侧切刀设有两个,分别设在板架外侧,且为三角形态,所述转切刀为转球上的三角刀片,每个转球上设有四个转切刀,为一组做配合活动,在板架上端设有三组,转球可做一定的角度旋转。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体设有移动板、戳杆、锥块、击球、弹块、扯带,所述戳杆末端与移动板一侧相连接,所述弹块连接在移动板另一侧,所述扯带与弹块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锥块与戳杆为一体化结构且设在其外周,所述击球活动在锥块内部,所述戳杆设有四处,且可自主做滚转活动,所述锥块为戳杆上的锥形块状物,内部为空心状态,所述弹块为有一定质量的球状物,所述扯带具有较好的牵扯性,所述弹块呈半球形态,且具有良好的弹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料装置设有固定块、贯穿架、连接杆、韧块、反力块,所述贯穿架贯穿过固定块且活动卡合,所述连接杆滑动配合在贯穿架外,所述韧块与连接杆相连接且活动配合,所述反力块嵌入活动在韧块内部,所述贯穿架为内部空心的结构物,所述连接杆为软树脂材质的杆状物,具有一定的形变力,所述韧块为橡胶材质块状物,具有韧性及形变性,所述反力块具有形变力。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贯穿架设有板架、滑移块、带动板、施压球、带动块,所述滑移块滑动在板架内侧,所述带动板与滑移块为一体化结构其分别连接在其两侧,所述施压球与带动板相贯穿,所述带动块连接在施压球侧端且活动配合,所述施压球为具有一定质量的球状物,所述施压球、带动块分别设有两个,所述带动板长度固定。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扯带后端与板架内侧末端相连接,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在板架内侧,所述戳杆与板架侧端活动配合,所述板架为设有侧端开口的槽,所述内部槽空间为移动板、扯带提供活动范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与带动块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滑动配合在板架外侧,所述韧块位于板架两侧,所述带动块随带动板的带动而产生位移。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移动板在离心甩动下向板架侧靠口端位移,驱带戳杆侧向顶凸处板架侧端,便于对秸秆产生戳刺作用,由锥块的结构,其对秸秆有撕扯效果,弹块的弹性和扯带的牵扯性相互配合,令移动板循环做横向位移,而使戳杆不断向切割架外侧方的秸秆、草料物质产生戳刺裁切效果,由转球驱带转切刀在活动中不断与接触的甜象草相互作用,而对甜象草进行裁切,从而使薏苡秸秆和甜象草均能受到裁切作用而被切碎。
[0016]2.通过滑移块在板架内侧产生滑动位移,驱使带动板被带动而对带动块分别产生推动及拉动,由连接杆自身性质可进行一定形变,其随贯穿架位移时,令相对的产生相反形变,由带动块循环带动连接杆位置变动,进而令韧块不断做弧状变动,韧块在形变中不断对其外侧的混合物料产生弹性抨动力,而使混合物料在混合室中更为活跃,混合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薏苡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运作装置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细碎装置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切割架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活动体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混料装置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贯穿架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运作装置

1、顶盖

2、驱动机

3、进料区

4、支柱

5、外框板

11、细碎室

12、混合室

13、细碎装置

14、筛板

15、侧口

16、排出口

17、轴承

a1、切割架

a2、混料装置

a3、板架

q1、活动体

q2、侧切刀

q3、转切刀

q4、转球

q5、移动板

q21、戳杆

q22、锥块

q23、击球

q24、弹块

q25、扯带

q26、固定块

w1、贯穿架

w2、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薏苡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装置,其结构设有运作装置(1)、顶盖(2)、驱动机(3)、进料区(4)、支柱(5),所述顶盖(2)活动卡合在运作装置(1)上端,所述驱动机(3)贯穿过顶盖(2)中部,所述进料区(4)与顶盖(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柱(5)嵌固连接在运作装置(1)下端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作装置(1)设有外框板(11)、细碎室(12)、混合室(13)、细碎装置(14)、筛板(15)、侧口(16)、排出口(17),所述顶盖(2)活动卡合在外框板(11)上端,所述驱动机(3)通过顶盖(2)与细碎装置(14)相配合,所述细碎室(12)位于混合室(13)上方,所述细碎室(12)、混合室(13)与外框板(11)为一体化结构且位于其内侧,所述细碎装置(14)嵌入活动在细碎室(12)中,所述筛板(15)外侧与外框板(11)内侧嵌固连接,所述侧口(16)与混合室(13)相贯通,所述排出口(17)与外框板(11)相贯通且设在其底部位置,所述筛板(15)位于细碎室(12)与混合室(1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薏苡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碎装置(14)设有轴承(a1)、切割架(a2)、混料装置(a3),所述驱动机(3)通过顶盖(2)与轴承(a1)相连接且相配合,所述切割架(a2)嵌入活动在细碎室(12)中,所述切割架(a2)连接在轴承(a1)外侧,所述混料装置(a3)与轴承(a1)下端相连接且活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薏苡秸秆与甜象草混合青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架(a2)设有板架(q1)、活动体(q2)、侧切刀(q3)、转切刀(q4)、转球(q5),所述活动体(q2)后端与板架(q1)内侧末端相连接且活动在其内部,所述侧切刀(q3)固定连接在板架(q1)一侧上下端位置处,所述转切刀(q4)与转球(q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球(q5)与板架(q1)顶部铰接连接。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坤裴成江李世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阳光草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