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605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诱捕装置,包括:底座;踏板,活动安装在底座的上方;第一弹性部件,与底座和踏板连接;夹持部件,活动安装在底座的上方,夹持部件设置有凹位;联动部件,一端活动连接至踏板,另一端连接至凹位,联动部件在触发时联动部件的摆动轨迹穿过凹位;第二弹性部件,与底座和夹持部件连接。在捕捉动物的瞬间,联动部件的摆动轨迹会穿过凹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凹位预留了联动部件的一些摆动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诱捕装置在捕捉动物的瞬间联动部件不会误碰到其他物品或者误伤到用户;其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夹持部件设置了凹位,因此能够缩短联动部件的长度,减少得在触发时联动部件的摆动范围,防止误碰到其他物品或者误伤到用户。户。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诱捕装置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诱捕
,特别是涉及一种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市面上用于捕捉动物如老鼠的诱捕器,往往会设置有触发机关,如联动杆等,但是,市面上的诱捕器在捕捉动物的瞬间,联动杆的摆幅过大,从而有可能会误碰到其他物品或者误伤到用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诱捕装置,能够在捕捉动物的瞬间保证触发机关不会误碰到其他物品或者误伤到用户。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诱捕装置,包括:
[0005]底座;
[0006]踏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
[0007]第一弹性部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踏板连接;
[0008]夹持部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夹持部件设置有凹位;
[0009]联动部件,一端活动连接至所述踏板,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凹位,所述联动部件在触发时所述联动部件的摆动轨迹穿过所述凹位;
[0010]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夹持部件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诱捕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诱捕装置,在安装时候,踏板会在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使联动部件的一端活动抵接至踏板,并通过联动部件的另一端对夹持部件进行定位;在捕捉时候,当动物触发踏板时,踏板受力向下移动以使联动部件的一端脱离踏板,由于联动部件失去了踏板的固定作用,导致联动部件无法固定夹持部件,从而使得夹持部件在第二弹性部件的作用下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实现对动物进行夹持,在夹持部件运动期间,联动部件会沿着凹位转动并穿过凹位。由于在捕捉动物的瞬间,联动部件的摆动轨迹会穿过凹位,通过凹位预留了联动部件的一些摆动范围,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诱捕装置在捕捉动物的瞬间联动部件不会误碰到其他物品或者误伤到用户;其次,由于联动部件连接在踏板和夹持部件之间,因此联动部件的长度由踏板和夹持部件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并且由于本技术实施例在夹持部件设置了凹位,因此能够缩短联动部件的长度,减少得在触发时联动部件的摆动范围,防止误碰到其他物品或者误伤到用户。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诱捕装置处于非夹持状态,所述踏板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使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活动抵接至所述踏板,并通过所述联动部件的另一端将所述夹持部件固定于第一位置。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诱捕装置由所述非夹持状态切换至夹持状
态,所述踏板受力向下移动,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脱离所述踏板,以使所述夹持部件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并带动所述联动部件沿着所述凹位转动并穿过所述凹位。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联动部件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连接,所述第二杆部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设置有锁定部;
[0015]当所述诱捕装置处于所述非夹持状态,所述第一杆部远离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抵接至所述踏板,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所述凹位抵接于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所述凹位固定于所述锁定部;
[0016]当所述诱捕装置由所述非夹持状态切换至所述夹持状态,所述第一杆部远离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脱离所述踏板,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所述凹位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作用下脱离所述连接处并向所述底座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所述凹位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带动所述联动部件向所述底座方向运动。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定部呈弯弧状,所述联动部件呈L型。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位呈梯形状或三角形状。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踏板开设有抵接孔,当所述诱捕装置处于所述非夹持状态,所述第一杆部远离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抵接孔;当所述诱捕装置由所述非夹持状态切换至所述夹持状态,所述第一杆部远离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脱离所述抵接孔。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触发杆,所述触发杆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触发杆的两侧并且位于所述踏板上,所述触发杆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或所述第二凸起部下压所述踏板。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触发杆还设置有第三杆部,所述第三杆部位于所述踏板和所述夹持部件之间。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杆部还用于穿插诱饵。
[002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5]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诱捕装置在非夹持状态下的安装结构图;
[0026]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诱捕装置在非夹持状态下的结构分解图;
[0027]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诱捕装置在夹持状态下的安装结构图;
[0028]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诱捕装置在夹持状态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2]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在相关技术中,对于市面上用于捕捉动物如老鼠的诱捕器,往往会设置有触发机关,如联动杆等,但是,市面上的诱捕器在捕捉动物的瞬间,联动杆的摆幅过大,从而有可能会误碰到其他物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踏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第一弹性部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踏板连接;夹持部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夹持部件设置有凹位;联动部件,一端活动连接至所述踏板,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凹位,所述联动部件在触发时所述联动部件的摆动轨迹穿过所述凹位;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夹持部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诱捕装置处于非夹持状态,所述踏板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使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活动抵接至所述踏板,并通过所述联动部件的另一端将所述夹持部件固定于第一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诱捕装置由所述非夹持状态切换至夹持状态,所述踏板受力向下移动,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脱离所述踏板,以使所述夹持部件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并带动所述联动部件沿着所述凹位转动并穿过所述凹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联动部件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连接,所述第二杆部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设置有锁定部;当所述诱捕装置处于所述非夹持状态,所述第一杆部远离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抵接至所述踏板,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所述凹位抵接于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的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英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智能快捕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