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层介电滤波器包括一滤波部件(20),其具有两个1/4波长谐振器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端谐振电极(16a,16b)以及第一和第二输出端谐振电极(18a,18b),以转换部件(28),其具有多条带状线(22,24,26),以及连接该滤波部件(20)与转换部件(28)的一连接部件(30),其中滤波部件(20),转换部件(28),以及连接部件(30)形成在一介电衬底(14)内。滤波部件(20)形成在介电层的堆叠方向上的上层部分上。转换部件(28)形成在堆叠方向上的下层部分上。连接部件(30)形成在滤波部件(20)与转换部件(28)之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几百MHz到几GHz的微波频带内构成一谐振电路的一叠层介电滤波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使得有可能有效地小型化一通讯设备及一电子设备的一叠层介电滤波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极为需要实现一种被用于一无线通讯设备的小型的、薄的高频滤波器。因此,对使用一叠层介电滤波器是不可缺少的。一般地,如图30所示,这一叠层介电滤波器,例如,使用一1/4波长谐振器的一叠层介电滤波器400具有多个谐振电极402、404,内层地电极406、408、410、412,以及一个耦合调整电极414。多个谐振电极402、404中的每一个具有一端电连接于一个地电极。内层地电极406、408、410、412中的每一个具有一端电连接于该地电极。内层地电极406、410被堆叠以夹在谐振电极402的一个开口端的一部分与一介电层当中。内层地电极408、412被堆叠以夹在谐振电极404的一个开口端的一部分与一介电层当中。耦合调整电极414电磁地耦合各个谐振电极402、404。但是,在如图30所示的叠层介电滤波器400中,地电势被用作为用于输入/输出一非平衡形式的信号的参考电势。因此,例如,为了把叠层介电滤波器400连到一个平衡输入类型的高频放大电路,需要在它们之间另外使用一平衡/不平衡适配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因此,在小型化方面引起一定的限制。在上述例子中,描述了使用1/4波长谐振器的一叠层介电滤波器。另外,使用1/2波长谐振器的平衡型叠层介电滤波器也已被公开(见,例如,日本公开专利号11-317603,2000-353904,和2000-22404)。在平衡型的各个叠层介电滤波器中,谐振器的长度被不可避免地增大,这是由于叠层介电滤波器是由1/2波长谐振器构成。因此,这样的介电滤波器不利于实现一小型化的滤波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用于连到一高频放大电路或其它类似物的平衡输入/输出的小型叠层介电滤波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层介电滤波器,其中当一IC被连到一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时不必单独地分别地插入任何用于把一DC电源连到该IC的电路,并且有可能减少零件数,抑制插入损耗,以及小型化含有该IC的电子设备的大小。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层介电滤波器,其中当一IC被连到一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时不必单独地插入任何用于匹配一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与该IC之间的阻抗的电路,并且有可能减少零件数,抑制插入损耗,以及小型化含有该IC的电子设备的大小。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设计的灵活度的叠层介电滤波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层介电滤波器,其中有可能减少一滤波器部件内的电极面积,并且有可能抑制在一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内的杂散耦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层介电滤波器包括一个具有多个用于滤波一不平衡信号的谐振器的滤波部件,以及具有带状线的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滤波部件及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在一含有多个叠层介电层的介电衬底上。因此,滤波部件能够由利于实现小型化的1/4波长谐振器组成。与由1/2波长谐振器组成的平衡型叠层介电滤波器相比有可能实现紧凑或小型设备。此外,不必把滤波部件与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之间的特性阻抗设置为具有一特定值(例如,50Ω)。该特性阻抗能够被任意地确定。因此,有可能提高它们中每一个的设计灵活性。此外,能够容易地形成滤波部件,并且有可能加宽平衡/不平衡适配器部件的带状线的线宽,这是由于特性阻抗能够被确定为低。因此,有可能减少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内的损耗。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允许平衡输入/输出连到高频放大电路或类似物的小型的叠层介电滤波器。在该叠层介电滤波器内,多个不同材料的介电层可以被分层或堆叠以提供介电衬底。优选地,对应于滤波部件的介电层介电常数高于对应于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的介电层介电常数。因此,有可能减小滤波部件内的电极面积,并有可能抑制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内的杂散耦合。该叠层介电滤波器可以示范性地如下构成。例如,滤波部件形成在介电衬底的多个介电层的堆叠方向上的上层部分或下层部分,并且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形成在除上层部分和下层部分之外的其它一个部分上。在此布置中,用于隔离滤波部件与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的一个内层地电极能够容易地形成在滤波部件与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之间。有可能改进该特性。另一方面,滤波部件能够形成在介电衬底的多个介电层的堆叠方向上的左边部分或右边部分,并且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形成在除左边部分或右边部分之外的其它一个部分上。此外,地电极能够形成在介电衬底的两个主表面上,以及其上形成有多个谐振器的谐振电极的平面与其上形成有地电极的平面可以相互平行。其上形成有滤波部件的输入/输出端子的平面与其上形成有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的带状线的平面可以相互垂直。另一方面,地电极能够形成在介电衬底的两个主表面上,以及其上形成有多个谐振器的谐振电极的平面与其上形成有地电极的平面可以相互垂直。在此布置中,其上形成有滤波部件的输入/输出端子的平面与其上形成有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的带状线的平面可以相互平行。滤波部件的输入/输出端子与带状线能够相互远离排列。此外,有可能消除滤波部件的输入输出端子与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的带状线之间的任何不必要的干扰。由此,有可能改进该特性。此外,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能够经由一连接部件而连到滤波部件的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上。在此布置中,该叠层介电滤波器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介电衬底内并连到一地电极上的一个内层地电极,其中连接部件与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用在它们之间置入内层地电极来分开形成,并且连接部件电连接到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的一不平衡输入/输出部件上。最好形成该内层地电极以用于至少隔离该滤波部件与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最好该连接部件具有经由一电容器与滤波部件相连的一个连接电极。如果滤波部件直接连到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则由滤波部件和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在带通特性上的衰减范围内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匹配,并且在衰减范围内形成一些不必要的峰值。因此,当如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滤波部件经由电容器与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相连时,则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的相位被该电容器改变,并有可能抑制关于该滤波部件的不必要的匹配。如果连接电极被布置在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端,那么该连接电极可被耦合到该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并且带通特性会变坏。因此,该连接电极最好布置在滤波部件端。另一方面,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可以包括形成在介电层的第一主表面上的一第一带状线,其具有构成一不平衡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一端;形成在介电层的第一主表面上的一第二带状线,其具有与一个平衡输入/输出端子相连的第一端,并在该线上的任意位置处连到一地电极上;以及形成在介电层的第一主表面上的一第三带状线,其具有与另一个平衡输入/输出端子相连的第一端,并在该线上的任意位置处连到该地电极上。在此布置中,该叠层介电滤波器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介电衬底内并连到地电极上的一内层地电极,其中第二和第三带状线的第二端通过通孔连到该内层地电极。另一方面,当与一DC电源相连的一DC电极形成在介电衬底的一个表面上时,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可以包括形成在介电层的第一主表面上的一第一带状线,其具有构成一不平衡输入/输出部件的第一端;形成在介电层的第一主表面上的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层介电滤波器,包括:具有多个谐振器的用于对一不平衡信号滤波的一滤波部件(20),以及具有带状线的一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28),所述滤波部件(20)以及所述不平衡-平衡转换部件(28)在含有多个叠层介电层的一个介电衬底(14)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谷靖彦,平井隆己,门田和博,阪太伸,木村广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