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及安装有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99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连接长方体电介质构成利用多个电介质波导管型共振器的滤波器,在输入输出端共振器上形成电介质的突出部。使输入输出用的导体条电路从输入输出端的共振器向突出部以在两侧具有露出部延伸的方式形成,使其以突出部的端面为终点。通过与形成在规定长度以上的配线基板的微条线路和共面线路耦起来得到输入输出的匹配。即可以获得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的匹配,又能防止电磁场从电介质的露出部的泄漏,使损耗变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及其安装结构,特别是涉及该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电极和在搭载有该电极的配线基板上形成的导体图形的结构。
技术介绍
通过使多个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结合起来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然而在迄今为止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中,作为输入输出电极的结构,要考虑在共振器的侧壁上形成导体图形和在共振器内设置贯通孔等。这样的输入输出电极的结构因连接部分上与配线基板上的线路的不连续性严重,而存在对输入输出的不匹配的影响大这样的问题。因此,在特愿2000-329046中建议如图8和图9所示那样形成导体膜的舌片(条线路)85,再使该导体膜的舌片85与配线基板上的导体条线路86,86′结合起来。可是,在利用这样的导体舌片时,必须使该舌片延伸到端面形成,为了在其端面上不形成导体膜而必须设置电介质露出的部分。如果存在这样的电介质露出的部分,因共振器内的电场从该电介质的露出部泄漏,变成辐射损耗而使滤波器的损耗明显增加。并且如果不精确控制搭载位置,则存在特性偏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该结构在把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安装在配线基板上时通过尽量减少把滤波器和输入输出端子形成在配线基板上的信号线的不连续性而能减少因在输入输出部的电磁场的反射和辐射等引起的损耗。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性能高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的安装结构。还提供一种即使位置有些偏移特性也不变化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输入输出端的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的结构,并采用适合于该结构的导体图形作为搭载该输入输出电极的配线基板的导体图形,而解决上述课题。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是连接有多个长方体的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并在两端的波导管共振器上具有输入输出电极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于在两端的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上形成有电介体的突出部;具有利用导体条线路输入输出电极,所述导体条线路从两端的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底面延伸到各自的突出部的底面的前端并且在两侧具有电介质的露出部;在靠近各个导体条线路所到达的边的端面上,电介质在与导体条线路靠近的部分露出;除了靠近导体条线路上的电介体的露出部的电介质的其它表面被导体膜覆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具有下述特征在搭载有该介电质的配线基板上与各个输入输出电极相连的导体图形配置在一条直线上,这些导体图形的前端的间隔比输入输出电极的端面的相反侧的位置的间隔短。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斜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斜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斜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的斜视图。图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特性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的斜视图。图9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的斜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构成要素包括A.连接起来的多个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B.形成在输入输出端的共振器上的突出部;和C.从输入输出端的共振器的表面向突出端的表面延伸并一直延伸到突出部的端面的导体条线路。在配线基板上分别形成与这些条线路同宽的导体线路,使这些条线路连接起来,使这些导体图形以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的底面为终点。使来自配线基板的信号与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内部的共振状态耦合起来。形成配线基板的导体线路,以使输入输出电极延伸到短部的内侧,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的搭载位置即使在线路长度方向有偏移也不会影响特性。为了在连接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的输电电极的部分的侧壁上不露出电介质而使输入输出电极不直接形成在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的侧壁上,移动到稍偏离突出部的位置上。也可以使导体的条线路一直延伸到突出部的壁面上。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斜视图。由长方体的电介质11a、11b、11c、11d构成的四个电介质波管共振器通过切口13a、13b、13c进行规定的耦合调整。构成为输入电极的导体条线路15a、15b形成在同一底面上。在该例中,在构成共振器的长方体电介质11a、11d的外侧形成相同的电介质的突出部17a、17b。构成为输入输出电极的导体条线路15a、15b从电介质11a、11d的底面分别横跨在突出部17a、17b上形成,一直延伸到突出部17a、17b的端部。突出部17a、17b连接在导体条线路15a、15b上的部分电介质露出,这是为了使导体条线路15a、15b与输入输出信号线路连接。图2是表示突出部的端面的侧壁的导体图形形状例子的图,连接在地电位上的导体膜19以不与导体条线路连接的方式形成。也可以使导体条线路一直延伸到侧壁,形成导体图形15′。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斜视图,是使突出部37a、37b的电介质的宽度变窄的图。同样,图4中所示的例表示在突出部整个尺寸使宽和高变小的例子。当然,突出部侧壁的导体图形如图2所示那样,可以为任意的形状。图5是表示把本专利技术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搭载在配线基板上的安装结构的斜视图。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的结构与图1中所示的例子相同,在配线基板18上形成位于一直线上的导体图形19a、19b,并与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的条线路15a、15b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中以从条线路15a、15b的内侧端部的位置进一步向内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导体图形19a、19b。因此,即使在导体图形的长度方向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安装位置有些偏差,也不会对特性产生影响。另外也可如图6所示那样,只由一条直线的导体图形29构成配线基板的导体图形。接着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的工作。形成在两面印刷基板等配线基板上的微条线路和共面线路的导体图形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波导管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电极的导体条线路形成为连续的形状。另外,因为输入到电介质波导管的输入级的内部而结束,所以在底面上流过TEM型的输入输出信号。由该信号在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的内部引起的磁场与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的基本共振型的磁场耦合,结果产生外部电路与共振电路的耦合。因为在本专利技术的耦合结构中,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电机与配线基板的信号线在同一平面上,所以配线基板的信号线与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电极保持有连续性。从而能抑制因不连续产生的高频信号的反射。因为设置有输入输出端子的突出部比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的尺寸小,所以相对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的基本型频率变成为遮断波导通路,因为共振频率的电磁场不能泄漏到外部,而能实现低损耗。接着就制作四元件的样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的例子进行说明。用全体长度为18.8mm、宽4.1mm、高2.6mm的电介质的块构成与图1相同结构的滤波器,把作为输入输出电极的导体条的宽制成0.68mm,其两侧的电介质的露出部的宽为1.78m,搭载在图6中所示的配线基板上。结果被确认为如图7所示那样,在25GHz带域内的脉冲很小,得到带域外的衰减特性良好的滤波特性。本专利技术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采用与输入输出信号线连续性高、信号线以共振器的底面为终点的结构。因此搭载有滤波器的配线基板(印刷配线板)的图形也可以用在滤波器的底面的电极的电终端位置不变化的范围的那样的图形。例如也可以在上述那样连续的条线路上搭载滤波器。即使随着规格的变更滤波器尺寸变化时也能容易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是连接有多个长方体的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并在两端的波导管共振器上具有输入输出电极的电介质波导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在两端的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上形成有电介体的突出部; 具有利用导体条的线路输入输出电极,所述导体线路从两端的电介质波导管共振器底面延伸到各自的突出部的底面的前端并且在两侧具有电介质的露出部; 在靠近各个导体条线路所到达的边的端面上,电介质在与导体条线路靠近的部分露出; 除了靠近导体条线路上的电介体的露出部的电介质的其它表面被导体膜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岛洋加藤弘幸宫下明司佐野和久
申请(专利权)人:东光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