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琵琶教学用坐姿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87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琵琶教学用坐姿调整装置,包括:身体支撑机构、琵琶锁紧机构;所述身体支撑机构的侧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琵琶锁紧机构;工作人员将所述身体支撑机构贴在学员的背部并且所述身体支撑机构的底部落在椅子上,然后工作人员调节所述身体支撑机构肋杆的位置,使得肋杆贴合并支撑学员腰部的两侧,同时工作人员通过布带将所述身体支撑机构固定在学员身上,并且工作人员通过所述琵琶锁紧机构承载琵琶,使得所述琵琶锁紧机构的布带配合所述身体支撑机构锁紧琵琶,避免琵琶左右晃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板、限位杆和绑带三者共同支撑学员的腰部,避免学员学习时身姿的不准确造成学习效果的降低,能够提高学员身体健康的状态。康的状态。康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琵琶教学用坐姿调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乐器学习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琵琶教学用坐姿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琵琶是木制且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琵琶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用户竖抱,琵琶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对于儿童来说重量沉、体积大、不易把握,因此,一种琵琶教学用坐姿调整装置非常必要。
[0003]然而,现有的琵琶教学用坐姿调整装置常常采用固定带将琵琶挂在使用者身上或是通过支架支撑琵琶,不方便调节使用者的坐姿,使用者姿势的不标准造成使用者学习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琵琶教学用坐姿调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琵琶教学用坐姿调整装置常常采用固定带将琵琶挂在使用者身上或是通过支架支撑琵琶,不方便调节使用者的坐姿,使用者姿势的不标准造成使用者学习效果降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身体支撑机构、琵琶锁紧机构;所述身体支撑机构的侧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琵琶锁紧机构;工作人员将所述身体支撑机构贴在学员的背部并且所述身体支撑机构的底部落在椅子上,然后工作人员调节所述身体支撑机构肋杆的位置,使得肋杆贴合并支撑学员腰部的两侧,同时工作人员通过布带将所述身体支撑机构固定在学员身上,并且工作人员通过所述琵琶锁紧机构承载琵琶,使得所述琵琶锁紧机构的布带配合所述身体支撑机构锁紧琵琶,避免琵琶左右晃动。
[0006]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安装座避免学员腰部弯曲,所述身体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安装座、滑孔、限位杆、螺纹孔、螺杆、绑带,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滑孔开设在所述安装座的侧面,所述限位杆的侧面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孔,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所述螺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螺纹孔,所述绑带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0007]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限位杆支撑学员背部的两侧,所述限位杆为“J”形结构,所述绑带包括卡扣。
[0008]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棘轮拉紧器锁紧所述固定带,所述琵琶锁紧机构包括:棘轮拉紧器、固定带、琵琶支撑座、安装孔,所述棘轮拉紧器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琵琶支撑座的侧面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带,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琵琶支撑座的侧面。
[0009]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固定带和所述安装孔两者拉紧所述琵琶支
撑座,所述棘轮拉紧器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带的一端,所述琵琶支撑座包括海绵垫,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带。
[0010]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防滑凸起配合所述凹槽承载琵琶,还包括:凹槽、防滑凸起,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琵琶支撑座的顶部,所述防滑凸起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内壁的下表面。
[0011]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凹槽避免琵琶左右晃动,所述凹槽为扇形结构,所述凹槽和所述安装孔之间留有空隙。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提供身体支撑机构,通过螺纹孔内的螺纹转动螺杆,使得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螺纹拉动限位杆,从而限位杆沿着滑孔的内壁滑动,限位杆通过滑孔相互靠近,随之限位杆的弯曲端贴合并支撑用户腰部的两侧,同时工作人员通过绑带拉紧限位杆并通过卡扣固定绑带,使得支撑板、限位杆和绑带三者共同支撑学员的腰部,从而实现了调整学员身姿的功能,避免学员学习时身姿的不准确造成学习效果的降低,并且身体支撑机构能够通过调整学员身姿的方式能够提高学员身体健康的状态,支撑板调整学员身姿的同时能够拉紧琵琶锁紧机构的功能。
[0014]2、本技术通过提供琵琶锁紧机构,通过打开棘轮拉紧器,工作人员控制一个固定带套住琵琶的颈部并插入棘轮拉紧器,工作人员控制另一个固定带穿过安装孔并插入棘轮拉紧器,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棘轮拉紧器卡紧固定带,使得固定带配合支撑板拉紧琵琶支撑座和琵琶,实现了方便将琵琶锁紧在学员身旁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侧视图;
[0017]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0018]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俯视剖面图。
[0019]附图标记:1、身体支撑机构;101、支撑板;102、安装座;103、滑孔;104、限位杆;105、螺纹孔;106、螺杆;107、绑带;2、琵琶锁紧机构;201、棘轮拉紧器;202、固定带;203、琵琶支撑座;204、安装孔;3、凹槽;4、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一并参阅图1

图4,其中,一种琵琶教学用坐姿调整装置,包括:身体支撑机构1、琵琶锁紧机构2;身体支撑机构1的侧面固定连接于琵琶锁紧机构2,身体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板101、安装座102、滑孔103、限位杆104、螺纹孔105、螺杆106、绑带107,工作人员将支撑板101放在椅子上并贴合学员的腰部,绑带10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01,绑带107包括卡扣,同时工作人员打开绑带107上的卡扣,螺杆106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螺纹孔105,然
后工作人员通过螺纹孔105内的螺纹转动螺杆106,螺纹孔105开设在限位杆104的一端,使得螺杆106的两端均通过螺纹拉动限位杆104,限位杆104的侧面滑动连接于滑孔103,从而限位杆104沿着滑孔103的内壁滑动,安装座102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01的一侧,滑孔103开设在安装座102的侧面,限位杆104通过滑孔103相互靠近,限位杆104为“J”形结构,随之限位杆104的弯曲端贴合并支撑用户腰部的两侧,同时工作人员通过绑带107拉紧限位杆104并通过卡扣固定绑带107,使得支撑板101、限位杆104和绑带107三者共同支撑学员的腰部,从而实现了调整学员身姿的功能,避免学员学习时身姿的不准确造成学习效果的降低,并且身体支撑机构1能够通过调整学员身姿的方式能够提高学员身体健康的状态,同时限位杆104拉紧螺杆106,使得限位杆104和螺杆106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限位杆104锁定螺杆106,避免螺杆106转动。
[0022]还包括:凹槽3、防滑凸起4,琵琶锁紧机构2包括:棘轮拉紧器201、固定带202、琵琶支撑座203、安装孔204,凹槽3开设在琵琶支撑座203的顶部,工作人员将琵琶的底部放入凹槽3,凹槽3为扇形结构,使得凹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琵琶教学用坐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体支撑机构(1)、琵琶锁紧机构(2);所述身体支撑机构(1)的侧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琵琶锁紧机构(2);所述身体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板(101)、安装座(102)、滑孔(103)、限位杆(104)、螺纹孔(105)、螺杆(106)、绑带(107),所述安装座(10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101)的一侧,所述滑孔(103)开设在所述安装座(102)的侧面,所述限位杆(104)的侧面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孔(103),所述螺纹孔(105)开设在所述限位杆(104)的一端,所述螺杆(106)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螺纹孔(105),所述绑带(10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琵琶教学用坐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04)为“J”形结构,所述绑带(107)包括卡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琵琶教学用坐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琵琶锁紧机构(2)包括:棘轮拉紧器(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保吉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