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植物栽植器及栽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579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生植物栽植器及栽植方法,所述水生植物栽植器包括内部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的端部设置第一铲头、第二铲头,所述第二铲头部分的与所述第一铲头相贴合,所述筒体上设置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铲头相连,驱动所述第二铲头向所述第一铲头靠拢或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器插入底泥的阻力小,且对池底的扰动较小;同时以第一铲头为支撑,多个动作驱动第二铲头移动以形成间隙,便于水草根部的固定,补种效率高。补种效率高。补种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植物栽植器及栽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水生植物栽植器及栽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虾蟹等甲壳类是全世界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珍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久负盛名的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也急剧增加,而在大闸蟹等甲壳类养殖过程中,水草是不可缺的重要生态因子,没有水草,就很难获得高产和稳产。池塘养殖虾蟹时,对水草的管理极为重要。水草通常具有以下作用:1)净化水质;2)提供植物性饲料,据报道以伊乐藻为主养水草能节约精养饲料30%左右;3)提供活动和隐藏的场所;4)在虾蟹脱壳时起辅助作用;5)不同程度的提高河蟹的品质。
[0003]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也说明了水草在虾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常在苗种放养前会提前种好水草。考虑到部分养殖池塘可能存在早期水草栽植不佳的情况,后期需根据情况进行补种;目前的补种方式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诸多不足;特别是在深水区域或夏季池塘水位高时,水草的补种更显得力不从心。
[0004]虾蟹池塘栽种的常见水草有:1)伊乐藻:江苏大部分地区河蟹养殖以种植伊乐藻为主,该草水温5℃以上开始生长,寒冷冬季能越冬,当苦草、轮野黑藻等草还未发芽时,该草已大量生长,4

6月份为生长旺季,但该草根系不发达,水深易浮,高温季节水质不好时易腐烂,这就要求在生长旺季要大量捞除,以防止水草太旺,水草过长而浮上水面。2)苦草:主要以高淳地区为代表性,别的地区以搭配为主,该草清明前后种植,5

>8月份为生长期,生长迅速,水深不易上浮,但该草缺点是河蟹生长时期时,易被夹断浮在水面,高温季节易腐烂,必须及时捞除,工作量很大,优点是河蟹喜食。3)轮叶黑藻,以安徽无为地区较多,金坛、无锡不少池塘也种植,该草水温10℃以上,芽孢萌发生长,4

8月份为生长期,高温季节浮在水面不易腐烂,且河蟹喜食,营养价值较高。
[0005]与此同时,旱田钵苗移栽技术已成为成熟的新型农艺技术,并研发了系列设备。例如申请号201610427902.2的中国专利,一种育苗栽植器,包括栽植筒、尖嘴、滑套、压柄、拉柄、覆土爪、覆土爪传动机构;所述栽植筒为中空圆柱,所述尖嘴为多个并安装在栽植筒下方整体呈空心圆锥型,所述滑套安装在栽植筒的外壁中部,所述压柄固接在栽植筒的外壁上部,拉柄铰接在固接在栽植筒上的铰链座上,所述拉柄与铰链座铰接端处还通过拉杆与滑套连接,所述滑套下方还通过拉杆连接有覆土爪传动机构,所述覆土爪铰接在覆土爪传动机构上;但由于池底的水体环境完全不同于大田,底泥受浮力作用,利用现有装置在载种后覆土及定植效果差,存活率有限;研发适合水生植物载种的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水生植物栽植器及栽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草需要人工载种,载种粗糙、效率低;通过潜水等方式补栽对水体扰动大,易破坏原有水生态环境等不足,填补国内移栽水草的尚无相关机械设备的空白。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生植物栽植器,包括内部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的端部设置第一铲头、第二铲头,所述第二铲头部分的与所述第一铲头相贴合,所述筒体上设置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铲头相连,驱动所述第二铲头向所述第一铲头靠拢或分离。该设置使栽植器插入底泥的阻力小,且对池底的扰动较小;同时以第一铲头为支撑,驱动第二铲头移动并形成间隙便于水草的定植,存活率高;
[0008]优选的,所述水生植物栽植器还包括压柄及引苗筒,所述压柄设在所述筒体远离所述第一铲头的一端,所述引苗筒位于所述压柄的上侧。该设置方便手部握持以施力,同时水草通过引苗筒快速进入筒体内,提高补种或移栽效率。优选的,所述压柄有两个,对称的设在所述筒体的左右两侧。该设置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便于生产加工。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第二铲头相连的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位于所述筒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位于所述筒体的另一侧。该设置可通过压柄施力的同时,利用左、右手分别控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完成对第二铲头的动作,补种效率高。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相连的第一拉柄、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拉柄位于所述压柄的下方且与所述筒体铰接相连,所述第一滑套滑动设在所述筒体的外周侧,所述第一滑套与所述第二铲头相连。该设置可利用筒体对第一滑套的移动进行限位,确保补种过程稳定可靠。
[0011]优选的,所述水生植物栽植器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筒体上与所述第一铲头相对的一侧。该设置可避免设在驱动组件与第二铲头之间的连接线与筒体不必要的接触,提高操作效率;同时,所述支撑结构也能对水草的定植深度进行限制,确保水草插入底泥的深度基本一致。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座、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所述固定座套设在所述筒体的外周侧,所述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分别与所述固定座铰接相连。该设置结构简单,进一步减小支撑结构在操作时的阻力,提高补种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套设在所述筒体的外周侧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置安装孔、安装槽,所述安装孔位于安装槽的下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的设在所述安装孔、安装槽中的一个内,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的设在所述安装孔、安装槽中的另一个内,该设置结构紧凑,遇水阻力小,便于载种。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铲头包括呈弧形设置且活动连接的第一铲板、第二铲板,所述第一铲板与所述第一铲贴合设置,所述第二铲板与所述第一铲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的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的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相连的第一长臂、第一短臂,所述第一短臂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长臂与所述第二铲头相连,所述第一长臂的长度大于第一短臂;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相连的第二短臂、第二长臂,所述第二短臂与所述第一铲板相连,所述第二长臂与第二驱动件相连,所述第二长臂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短臂设置。对于受到阻力较小的第一铲板可增加其移动距离以加大第一铲头、第二铲头之间的间隙;对于受阻力较大的第二铲板则利用杠杆原理来降低施力难度,驱使底部的第二铲板远离第一铲头使水草的根部处于较深位置,方便水草定值。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器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器插入底泥的阻力小,且对池底的扰动较小;同时以第一铲头为支撑,驱动第
二铲头移动并形成间隙便于水草的补种;(2)通过设置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方便利用左、右手分别控制,完成对第二铲头的多个动作,补种效率高;(2)通过改进支撑结构,以平衡施力大小与移动距离,操作简单,便于水草的定植。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水生植物的栽植方法,采用上述的水生植物栽植器,包括下述步骤:S1、根据池塘水草分布情况划定无草区;S2、在无草区内选择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中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植物栽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筒体(1),所述筒体(1)的端部设置第一铲头(4)、第二铲头(5),所述第二铲头(5)部分的与所述第一铲头(4)相贴合,所述筒体(1)上设置驱动组件(2),所述驱动组件(2)与所述第二铲头(5)相连,驱动所述第二铲头(5)向所述第一铲头(4)靠拢或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栽植器还包括压柄(6)及引苗筒(7),所述压柄(6)设在所述筒体(1)远离所述第一铲头(4)的一端,所述引苗筒(7)位于所述压柄(6)的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柄(6)有两个,对称的设在所述筒体(1)的左右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与第二铲头(5)相连的第一驱动件(21)、第二驱动件(22),所述第一驱动件(21)位于所述筒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22)位于所述筒体(1)的另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21)包括相连的第一拉柄(211)、第一滑套(213),所述第一拉柄(211)位于压柄(6)的下方且与所述筒体(1)铰接相连,所述第一滑套(213)滑动设在所述筒体(1)的外周侧,所述第一滑套(213)与所述第二铲头(5)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栽植器还包括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3)设置在所述筒体(1)上与所述第一铲头(4)相对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固定座(31)、第一转动件(32)、第二转动件(33),所述固定座(31)套设在所述筒体(1)的外周侧,所述第一转动件(32)、第二转动件(33)分别与所述固定座(31)铰接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黎华李微潘云生于德山王昌勃李菲蒋明龚叶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