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76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由具有三条λ/4的带状线的结构实现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用于将不平衡传输线中的不平衡信号转换成平衡传输线中的平衡信号。所公开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第一介电片,在其表面上提供第一带状线、第二介电片,放在第一介电片下,并在其表面上提供电磁耦合到第一带状线的第二带状线、第三介电片,放在第二介电片下,并在其表面上提供接地图形,以及第四介电片,放在第三介电片下,并在其表面上提供第三带状线。与传统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相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缩减数量的带状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更具体地说,涉及由包括三条λ/4的带状线的结构实现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从而减小其大小。
技术介绍
“平衡-不平衡”表示平衡到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是用于将平衡传输线中的平衡信号转换成不平衡传输线中的不平衡信号,或反之亦然的平衡-不平衡信号转换器。这种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用于连接诸如使用平衡信号的混频器和表面声波(SAW)滤波器的部件和诸如使用不平衡信号的放大器的部件。通常,通过结合多个分布式常数传输线或集总常数传输线来实现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另外,当将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应用于天线领域中时,能通过共振波导来实现平衡-不平衡变换器。Takehiko Morikawa发表的,名为“Laminated Balun Transformer”的美国专利No.6,285,273公开了一种包括多个垂直层叠的带状线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参考图7和图8,传统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101包括分别在其上提供四条带状线104、105、108、109的四个介电片102c、102d、102f、102g、分别在其上提供接地电极112、113、114的三个介电片102a、102e、102h,以及在其上提供引线电极的介电片102b。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三带状线105、106、108、109中,第一和第二带状线105、106以及第三和第四带状线107、108彼此电磁耦合以形成两对电磁耦合的带状线。通过通孔,第二和第三带状线106、108在各自的端子120b、108b电连接到接地电极113。所有接地电极112、113、114连接到共用的所有外部电极125、129、132。将第一带状线104通过引线电极103在其一端连接到外部电极131,并进一步在其另一端连接到外部电极128。将带状线105、108在其一端连接到接地电极113,以及在其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外部电极127、126。将第四带状线109在其一端连接到外部电极128,以及在其另一端为开路。即,第一带状线104以及第四带状线109通过外部电极128彼此电连接。外部电极125、129以及132充当接地电极,外部电极126、127充当用于平衡信号的输出端,以及外部电极131充当用于不平衡信号的输入端。图9示例说明图7和8中所示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电等效电路图。关于图7至9的传统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通过使用四个λ/4带状线和两个耦合器来实现,以致需要大量外部电极,以及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构造和结构很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将在不平衡传输线中的不平衡信号线转换成平衡信号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通过包括三个λ/4的带状线的结构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通过提供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来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该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第一介电片,在其表面上提供第一带状线;第二介电片,放在第一介电片下并在其表面上提供电磁耦合到第一带状线的第二带状线;第三介电片,放在第二介电片下,并在其表面上提供接地图形;以及第四介电片,放在第三介电片上,并在其表面上提供第三带状线。优选地,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另外包括在形成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本体的外部表面上形成外部连接电极,其中通过外部连接电极,使第二带状线和第三带状线彼此电连接。优选地,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另外包括在形成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相应外部表面上形成的不平衡信号输入电极、第一和第二平衡信号输出电极以及接地电极,其中将第一带状线在其一端连接到接地电极,以及在其另一端连接到不平衡信号输入电极主,以及彼此电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带状线具有分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平衡信号输出电极的各自的端子。优选地,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进一步包括第五介电片,在其上提供用于将第一带状线连接到不平衡信号输入电极的第一引线电极;第六介电片,在其上提供用于将第二带状线连接到第一平衡信号输出电极的第二引线电极;以及第七介电片,在其上提供用于将第三带状线连接到第二平衡信号输出电极的第三引线电极。优选地,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进一步包括第八和第九介电片,分别充当最上层和最下层,以及在其上提供各自的接地电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不平衡信号电极,通过该不平衡信号电极,输入和输出不平衡信号;第一和第二平衡信号电极,通过第一和第二平衡信号电极,输入和输出第一和第二平衡信号;接地电极,连接到地电压;第一介电片,在其上提供第一带状线,第一带状线具有连接到不平衡信号电极的端子以及连接到第一带状线的另一端;以及第二介电片,在其上提供第二和第三带状线,第二和第三带状线具有彼此连接的第一端以及各自连接到第一和二平衡信号电极的各自的第二端,其中第二和第三带状线的一条带状线部分与第一带状线重叠。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示例说明表示其外形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示例说明表示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内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电等效电路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分解、透视图;图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例说明了表示其外形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透视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例说明了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电等效电路图;图7示例说明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分解、透视图;图8示例说明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透视图;图9示例说明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电等效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来给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详细描述。图1示例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透视图。参考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1包括介电块2,具有六面体形,或立方体形、形成在介电块2的相应的外部端面上的不平衡信号输入电极2a、第一和第二平衡信号输出电极2c、2f,以及无触点(NC)电极2d。介电块2由多个顺序层叠的介电片形成。参考图2,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1包括第一介电片24,在其上提供第一带状线51、第二介电片26,在其上提供第二带状线52并且在第一介电片24上或下与第一介电片24平行排列、第三介电片27,在其上提供接地电极32,以及第四介电片27,在其上提供第三带状线27并且由第三介电片27与第一和第二介电片24、26电磁分开。按照第一介电片24、第二介电片26、第三介电片27以及第四介电片29的顺序,顺序层叠介电片24、26、27、29,以及可按照第二介电片26、第一介电片24、第三介电片27以及第四介电片29的顺序层叠。即,将在其上具有接地电极32的第三介电片27放在第一及第二介电片24、26和第四介电片27之间,因此第四介电片27与第一和第二介电片24、26电磁分开。参考图1的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第五、第六以及第七介电片23、25、28,在它们上分别提供引线电极41、42、43。引线电极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层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第一介电片,在其表面上提供第一带状线;第二介电片,放在第一介电片下,并在其表面上提供电磁耦合到第一带状线的第二带状线;第三介电片,放在第二介电片下,并在其表面上提供接地图形;以及 第四介电片,放在第三介电片下,并在其表面上提供第三带状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华金南澈尹贞皓朴祥秀朴东锡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