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46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包括公交车辆、行驶路段组件、危险路段组件、信号采集组件、路线识别组件、中央处理器和报警制动组件,所述行驶路段组件和危险路段组件,所述信号采集组件设置于行驶路段组件上,用于采集公交车辆在行驶路段信号,所述路线识别组件用于识别公交车辆在危险路段组件上的行驶轨迹,所述信号采集组件和路线识别组件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制动组件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城市道路上设置专用线路,通过公交车已有的远程控制终端自动智能控制公交车,使公交车安全通过危险路段,避免事故的发生。避免事故的发生。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制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2018年10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一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一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导致13名乘客遇难,2名乘客失联,据车内黑匣子监控视频显示,失控原因系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
[0003]2020年7月7日,贵州安顺市一辆公交车坠湖,截至7日17时30分,共搜救出36人,其中21人死亡、15人受伤。坠湖原因为司机故意为之。
[0004]据统计,仅2014年至2020年6年间,全国共发生公交车肇事的道路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500人死亡,1.6万人受伤。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其中人为原因导致的不在少数。
[0005]在事故的背后,如何应急处理公交车在危险路段人为情况下失控,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是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
[0006]为了更好的保障公交车的行驶安全,确保乘客安全乘坐公交车,利用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系统,确保车辆发生危险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安全制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包括公交车辆、行驶路段组件、危险路段组件、信号采集组件、路线识别组件、中央处理器和报警制动组件,所述行驶路段组件和危险路段组件,所述信号采集组件设置于行驶路段组件上,用于采集公交车辆在行驶路段信号,所述路线识别组件用于识别公交车辆在危险路段组件上的行驶轨迹,所述信号采集组件和路线识别组件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制动组件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0]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行驶路段组件包括第一行驶路段和第二行驶路段,所述第一行驶路段和第二行驶路段相连接。
[0011]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危险路段组件为公交车辆专用路段,所述公交车辆专用路段与第二行驶路段的末端连接。
[0012]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行驶路段和公交车辆专用路段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行驶路段的宽度至少为所述第二行驶路段和/或公交车辆专用路段的宽度一倍。
[0013]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信号采集组件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器、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红外发射器、第二红外接收器和车载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分别设置于第一行驶路段的驶入端两侧,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分别设
置于第二行驶路段的驶入端两侧,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信号至第一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信号至第二红外接收器所述车载红外感应器感应接收第一红外接收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的信号,所述车载红外感应器发送接收信号至中央处理器。
[0014]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路线识别组件包括摄像头和视觉识别线,所述摄像头安装于公交车辆车头中部,所述视觉识别线设置于公交车辆专用路段的中心轴线上,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视觉识别线,实时将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器。
[0015]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报警制动组件包括车载扬声器和车辆制动组件,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车载扬声器和车辆制动组件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6]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车辆制动组件包括公交车辆的自动刹车系统公交车辆总电源。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城市道路上设置专用线路,通过公交车已有的远程控制终端自动智能控制公交车,使公交车安全通过危险路段,避免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公交车辆安装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如图 1

3所示,包括公交车辆1、行驶路段组件、危险路段组件、信号采集组件、路线识别组件、中央处理器和报警制动组件,所述行驶路段组件和危险路段组件,所述信号采集组件设置于行驶路段组件上,用于采集公交车辆1在行驶路段信号,所述路线识别组件用于识别公交车辆1在危险路段组件上的行驶轨迹,所述信号采集组件和路线识别组件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制动组件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23]如图1所示,所述行驶路段组件包括第一行驶路段9和第二行驶路段8,所述第一行驶路段9和第二行驶路段8相连接。
[0024]如图1所示,所述危险路段组件为公交车辆专用路段6,所述公交车辆专用路段6与第二行驶路段8的末端连接。
[0025]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行驶路段8和公交车辆专用路段6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行驶路段9的宽度至少为所述第二行驶路段8和/或公交车辆专用路段6 的宽度一倍。
[0026]如图1

3所示,所述信号采集组件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器2、第一红外接收器3、第二红外发射器4、第二红外接收器5和车载红外感应器,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2和第一红外接收
器3分别设置于第一行驶路段9的驶入端两侧,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3和第二红外接收器4分别设置于第二行驶路段8的驶入端两侧,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2发射红外信号至第一红外接收器3,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4发射红外信号至第二红外接收器5,所述车载红外感应器感应接收第一红外接收器3和第二红外接收器的5信号,所述车载红外感应器发送接收信号至中央处理器。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路线识别组件包括摄像头10和视觉识别线7,所述摄像头10安装于公交车辆1车头中部,所述视觉识别线7设置于公交车辆专用路段6的中心轴线上,所述摄像头10用于采集视觉识别线7,实时将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器。
[0028]如图3所示,所述报警制动组件包括车载扬声器和车辆制动组件,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车载扬声器和车辆制动组件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车辆制动组件包括公交车辆的自动刹车系统公交车辆总电源。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0]如图1

3所示,首先,在危险路段(桥面、河边、江边、沟边)设置公交车辆专用路段6,在辆距离危险路段30米时设置第一行驶路段9和第二行驶路段8,第二行驶路段8为驶入公交车辆专用路段6的缓冲路段,公交车辆1经过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公交车辆、行驶路段组件、危险路段组件、信号采集组件、路线识别组件、中央处理器和报警制动组件,所述行驶路段组件和危险路段组件,所述信号采集组件设置于行驶路段组件上,用于采集公交车辆在行驶路段信号,所述路线识别组件用于识别公交车辆在危险路段组件上的行驶轨迹,所述信号采集组件和路线识别组件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制动组件的信号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路段组件包括第一行驶路段和第二行驶路段,所述第一行驶路段和第二行驶路段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路段组件为公交车辆专用路段,所述公交车辆专用路段与第二行驶路段的末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驶路段和公交车辆专用路段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行驶路段的宽度至少为所述第二行驶路段和/或公交车辆专用路段的宽度一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交车危险路段轨道偏离自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河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