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26542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控制部件进行倾斜控制并且进行焦点控制,该倾斜控制用于使摄像元件相对于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平面绕旋转轴倾斜,该焦点控制用于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调焦透镜。设置部件在摄像单元所获得的拍摄图像中设置对象区域。确定部件基于与图像中的旋转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图像中的对象区域的位置来确定调焦透镜的位置的校正量,其中基于该校正量来移动调焦透镜。校正量来移动调焦透镜。校正量来移动调焦透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已知一种被称为沙姆原理(Scheimpflug principle)的技术,其通过使摄像面进行旋转(进行倾斜控制)来调整焦平面,从而使摄像面朝向与用于拍摄被摄体的图像的摄像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平面倾斜,进而改变拍摄场景的景深。根据该技术,减少景深将使得能够获得使除主被摄体之外的部分模糊的图像,并且在不缩小光圈的情况下增加景深将使得能够在抑制由于光量不足而引起的被摄体的噪声或模糊的同时获得在整个摄像区域上具有清晰焦点的图像。
[0003]日本专利特开2008

205569公开了通过在聚焦于主被摄体时进行倾斜控制来拍摄使除主被摄体之外的部分模糊的肖像的摄像设备。此外,日本专利特开2018

056810公开如下的技术:通过采用使摄像面绕任意点作为旋转进行轴旋转的配置,使摄像面绕倾斜控制中所指定的聚焦点进行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控制部件,用于进行倾斜控制并且进行焦点控制,所述倾斜控制用于使摄像元件相对于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平面绕旋转轴倾斜,所述焦点控制用于在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移动调焦透镜;设置部件,用于在摄像单元所获得的拍摄图像中设置对象区域;以及确定部件,用于基于与所述图像中的旋转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图像中的对象区域的位置来确定所述调焦透镜的位置的校正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基于所述校正量来移动所述调焦透镜。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进行倾斜控制并且进行焦点控制,所述倾斜控制用于使摄像元件相对于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平面绕旋转轴倾斜,所述焦点控制用于在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移动调焦透镜;在摄像单元所获得的拍摄图像中设置对象区域;以及基于与所述图像中的旋转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图像中的对象区域的位置来确定所述调焦透镜的位置的校正量,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校正量来移动所述调焦透镜。
[0006]一种存储有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在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进行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0007]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0009]图2A和2B是各自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倾斜控制中的焦点位置校正的示例的图;
[0010]图3A至3C是各自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倾斜控制中的焦点位置校正的示例的图;
[0011]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焦点位置校正量的计算的图;
[0012]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倾斜角和焦点校正量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0013]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0014]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倾斜控制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0015]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括焦点校正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0016]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倾斜角和焦点校正量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0017]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包括焦点校正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0018]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0019]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出现两个被摄体的拍摄图像的示例的图;以及
[0020]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日本专利特开2008

205569中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倾斜控制的旋转轴是固定的,并且对摄像元件的中心线上的被摄体进行焦点调整,因此在被摄体不存在于中心线上的情况下,焦点将改变并且变得模糊。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特开2018

056810中所公开的技术中,可以聚焦于指定的焦点上,但是需要复杂的硬件配置来驱动作为旋转轴的任意点。
[002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使用简单的硬件配置来在维持聚焦于摄像区域中的任意区域的同时进行倾斜控制。
[0023]在后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注意,以下实施例不旨在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的范围。在实施例中描述了多个特征,但是不对专利技术进行要求所有这些特征的限制,并且可以适当地组合多个这样的特征。此外,在附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配置给出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对其的冗余描述。
[0024][第一实施例][0025]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摄像元件和摄像光学系统。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在摄像单元所拍摄到的图像中设置对象区域,并且根据倾斜控制通过计算对象区域的焦点位置的校正量来校正焦点位置,该倾斜控制是为了改变摄像元件和摄像光学系统之间的相对姿态而进行的。
[0026]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能配置的示例。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的摄像光学系统通过使用与一般的摄像光学系统相同的处理来形成被摄体图像。因此,将省略各个处理的详细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0包括沿光轴方向移动以改变焦距的变焦透镜101、沿光轴方向移动以调整焦点位置的调焦透镜102以及用于调整光量的光圈部103。通过摄像光学系统的光经由带通滤波器(BPF)104和滤色器105在摄像元件106上形成作为光学图像的被摄体图像。BPF 104可以沿着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路移动。
[0027]摄像元件106对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在从摄像元件106输出的模拟电信号(摄像信号)经过AGC 107所进行的增益调整、并且由AD转换器108转换为数字信号之后,将转换后的信号输入到信号处理单元109。信号处理单元109对输入的数字信号执行各种图像处理以生成图像信号。接下来,信号处理单元109经由通信单元110将图像信号输出到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100的监视装置111。监视装置111向信息处理设备100中的区域设置单元112、倾斜控制单元114或焦点控制单元117输出诸如命令等的控制信号,
以使各个处理单元进行(稍后描述的)处理。
[0028]区域设置单元112基于来自通信单元110的指令在摄像元件上的被摄体图像中设置要设置聚焦于的对象区域。对象区域是由一个或多个像素形成的区域,并且例如可以将要设置成对焦的期望被摄体出现的区域设置为对象区域。稍后将参考图6的流程图描述对象区域的设置的细节。评价值计算单元113从AD转换器108或信号处理单元109获得对象区域的RGB像素值或亮度值。接下来,评价值计算单元113计算使用自动聚焦(AF)控制的焦点评价值。在本实施例中,将假设焦点评价值是与特定频率的对比度相关的评价值。然而,本专利技术不特别限于此,并且焦点评价值可以是例如指示由于相位差等引起的距离信息的值。
[0029]倾斜控制单元114基于来自通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控制部件,用于进行倾斜控制并且进行焦点控制,所述倾斜控制用于使摄像元件相对于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平面绕旋转轴倾斜,所述焦点控制用于在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移动调焦透镜;设置部件,用于在摄像单元所获得的拍摄图像中设置对象区域;以及确定部件,用于基于与所述图像中的旋转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图像中的对象区域的位置来确定所述调焦透镜的位置的校正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基于所述校正量来移动所述调焦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部件确定所述校正量,使得所述调焦透镜的位置的校正量将随着从所述摄像元件的旋转轴到与所述对象区域相对应的位置的距离的增加而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部件进一步基于所述倾斜控制所进行的旋转的旋转角来确定所述调焦透镜的位置的校正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部件基于所述摄像元件和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其中之一的当前旋转角以及所述倾斜控制的目标旋转角来确定所述旋转的旋转角。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部件确定所述校正量,使得所述调焦透镜的位置的校正量将随着所述旋转的旋转范围的增加而增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以与所述倾斜控制进行的旋转的控制速度相对应的速度来控制所述调焦透镜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移动所述调焦透镜以与所述倾斜控制的完成同时完成所述焦点控制。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以与所述倾斜控制期间的所述摄像元件和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其中之一的旋转角相对应的速度来控制所述调焦透镜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使控制所述调焦透镜的位置的速度随着所述倾斜控制期间的所述摄像元件和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其中之一的旋转角的绝对值在0
°
到90
°
的范围内的增加而增加。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倾斜控制要停止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件根据所述倾斜控制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崎谅佐藤夏子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