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分离提取系统及其方法,蒸煮罐通过第一离心泵与卧螺机相连,卧螺机的固相出口连接移动收集斗,卧螺机的液相出口与振动筛分机相连,振动筛分机通过第二离心泵连接水提罐的进液口,水提罐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离心泵与双效浓缩器相连,双效浓缩器的出液口连接浓缩罐,浓缩罐通过第四离心泵与醇沉罐相连,醇沉罐的顶部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第五离心泵连接上清液罐,醇沉罐的底部的沉淀物出口通过第八离心泵与防爆卧螺机相连,防爆卧螺机的固相出口连接密闭排渣罐,密闭排渣罐的排渣口与排渣泵相连,防爆卧螺机的液相出口连接暂存槽,暂存槽通过第九离心泵与防爆分离机相连。该方法提取药液含杂率≤0.5%,中药有效成份损失率≤5%,乙醇回收率≥80%。乙醇回收率≥80%。乙醇回收率≥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分离提取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中药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分离提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国粹,正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如何提取中药中有效成份而去除其中的杂质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0003]在中药生产过程中,水提醇沉是最常用的办法,其原理是药材先经水煎提取,其中生物碱、有机酸盐、氨基酸类等水溶性有效成份被提取出来,同时也有大量的水溶性杂质,如淀粉、蛋白质、多糖、无机盐等。醇沉就是利用中药有效成份能溶于乙醇而杂质不溶于乙醇的特性,在加入乙醇后,有效成份转溶于乙醇而杂质则被沉淀出来。
[0004]目前中药水提醇沉技术中,常用的设备有水提罐、醇沉罐、浓缩罐等设备,在进行提取分离时通常采用罐内自然沉降的办法,从罐体顶部提取上清液、底部排走沉淀物,存在分离效果差,浪费中药有效成份、乙醇消耗量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分离提取系统,在水提醇沉工艺中引入高效分离的离心机,降低乙醇消耗及中药成分损失。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药分离提取系统,包括蒸煮罐(1)、离心泵(2)、卧螺机(3)、移动收集斗(4)、振动筛分机(5)、水提罐(7)、双效浓缩器(9)、浓缩罐(10)、醇沉罐(12)、上清液罐(14)、防爆卧螺机(18)、密闭排渣罐(19)、排渣泵(20)、暂存槽(21)和防爆分离机(23),蒸煮罐(1)通过第一离心泵(2)与卧螺机(3)相连,卧螺机(3)的固相出口连接移动收集斗(4),卧螺机(3)的液相出口与振动筛分机(5)相连,振动筛分机(5)通过第二离心泵(6)连接水提罐(7)的进液口,水提罐(7)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离心泵(8)与双效浓缩器(9)相连,双效浓缩器(9)的出液口连接浓缩罐(10),浓缩罐(10)通过第四离心泵(11)与醇沉罐(12)相连,醇沉罐(12)的顶部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第五离心泵(13)连接上清液罐(14),醇沉罐(12)的底部的沉淀物出口通过第八离心泵(17)与防爆卧螺机(18) 相连,防爆卧螺机(18)的固相出口连接密闭排渣罐(19),密闭排渣罐(19) 的排渣口与排渣泵(20)相连,防爆卧螺机(18)的液相出口连接暂存槽(21),暂存槽(21)通过第九离心泵(22)与防爆分离机(23)相连。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上清液罐(14)的顶部出口连接第七离心泵(16),所述上清液罐(14)的底部出口通过第六离心泵(15)连接所述醇沉罐(12)。
[0008]进一步的,第二防爆分离机(23)的液相出口与回收系统相连,其固相出口连接第二密闭排渣罐(24),所述第二密闭排渣罐(24)的排渣口与隔膜泵 (25)相连。
[000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方法提取药液含杂率≤0.5%,中药有效成份损失率≤5%,乙醇回收率≥80%。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一
[0012]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药分离提取系统,用于提取金银花,首先清洗切割后的金银花进入蒸煮罐1,金银花在蒸煮罐中经过加热蒸煮搅拌后由进料第一离心泵2送入卧螺机3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相进入到移动收集斗4中,液相则进入振动筛分机5内,振动筛分机5能够把液相中的一些漂浮物和残留杂质去除,去除漂浮物和杂质的液相在第二离心泵6的输送下进入水提罐7中,药液在水提罐中搅拌均匀后经第三离心泵8送入双效浓缩器9 中进行浓缩,浓缩后的药液进入浓缩罐10中,第四离心泵11把浓缩后的药液输送至醇沉罐12中,同时向醇沉罐中添加乙醇,向醇沉罐夹层中通入冷冻水控制醇沉温度,静置一段时间后,第五离心泵13从醇沉罐顶部抽取上清液至上清液罐14,上清液抽完后,第八离心泵17从醇沉罐底部抽取沉淀物输送至防爆卧螺机18进行固液两相分离,经过防爆卧螺机分离后,醇沉药渣进入密闭排渣罐19中,由排渣泵20外输出去,分离后的药液则进入暂存槽21中,再由第九离心泵22输送至防爆分离机23进行进一步精分离,分离后的液相进入回收系统,回收其中的金银花有效成份和乙醇,分离后的药渣进入第二密闭排渣罐24 中,再由启动隔膜泵25排出。上清液罐中的合格金银花药液从顶部经过第七离心泵16输出,上清液罐底部的残留药液则由第六离心泵15抽回醇沉罐12中再次醇沉反应。
[0013]上述金银花分离提取方法如下:
[0014](1)在蒸煮罐1中加入清洗切割后的金银花,加热温度控制在50~60℃,搅拌速度55~70r/min,蒸煮时间控制在1h;
[0015](2)卧螺机3的转鼓内径450mm,长径比4:1,液池深度108mm,控制转速 3000r/min,差转速18r/min;
[0016](3)振动筛分机5的滤网精度为80目,功率4KW,去除卧螺机清液中的漂浮物和残留杂质;
[0017](4)经过双效浓缩器9把中药液浓缩后密度控制在1.2(水的密封为1),并控制浓缩液的温度在20℃;
[0018](5)在醇沉罐12中加入浓缩液时,同时加入浓度90%的乙醇,调节药液量和乙醇量,药液进料量控制在1.2m3/h,乙醇进料量控制在1.6m3/h,控制混合后药液含醇量在70%,搅拌速度400r/min,向醇沉罐夹层中通入冷冻水,控制醇沉罐中药液温度在8℃,控制醇沉时间在36h;
[0019](6)卧螺机18必须为防爆卧螺机,罩壳内部进行充氮保护,控制罩壳压力在2~4kpa,转鼓内径350mm,长径比3:1,液池深度70mm,转速3200r/min,差转速15r/min;
[0020](7)分离机23必须为防爆分离机,罩壳内部进行充氮保护,控制罩壳压力在 2~10kpa,,转鼓内径220mm,转鼓转速10000r/min,液相向心泵背压0.25Mpa。
[0021]实施例二
[0022]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药分离提取系统,用于提取黄芩,首先清洗切割后的金银花进入蒸煮罐1,金银花在蒸煮罐中经过加热蒸煮搅拌后由进料第一离心泵2送入
卧螺机3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相进入到移动收集斗4中,液相则进入振动筛分机5内,振动筛分机5能够把液相中的一些漂浮物和残留杂质去除,去除漂浮物和杂质的液相在第二离心泵6的输送下进入水提罐7中,药液在水提罐中搅拌均匀后经第三离心泵8送入双效浓缩器9中进行浓缩,浓缩后的药液进入浓缩罐10中,第四离心泵11把浓缩后的药液输送至醇沉罐12中,同时向醇沉罐中添加乙醇,向醇沉罐夹层中通入冷冻水控制醇沉温度,静置一段时间后,第五离心泵13从醇沉罐顶部抽取上清液至上清液罐 14,上清液抽完后,第八离心泵17从醇沉罐底部抽取沉淀物输送至防爆卧螺机 18进行固液两相分离,经过防爆卧螺机分离后,醇沉药渣进入密闭排渣罐19 中,由排渣泵20外输出去,分离后的药液则进入暂存槽21中,再由第九离心泵22输送至防爆分离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分离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煮罐(1)、离心泵(2)、卧螺机(3)、移动收集斗(4)、振动筛分机(5)、水提罐(7)、双效浓缩器(9)、浓缩罐(10)、醇沉罐(12)、上清液罐(14)、防爆卧螺机(18)、密闭排渣罐(19)、排渣泵(20)、暂存槽(21)和防爆分离机(23),所述蒸煮罐(1)通过第一离心泵(2)与所述卧螺机(3)相连,所述卧螺机(3)的固相出口连接所述移动收集斗(4),所述卧螺机(3)的液相出口与所述振动筛分机(5)相连,所述振动筛分机(5)通过第二离心泵(6)连接所述水提罐(7)的进液口,所述水提罐(7)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离心泵(8)与所述双效浓缩器(9)相连,所述双效浓缩器(9)的出液口连接所述浓缩罐(10),所述浓缩罐(10)通过第四离心泵(11)与所述醇沉罐(12)相连,所述醇沉罐(12)的顶部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第五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仁伟,高建生,李邦,刘广明,杨山岗,王存林,潘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