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清洁地刷及清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20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箱,所述水箱包括上盖体和固定在上盖体下方的下壳体,在上盖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储水区域,其中,上盖体的边沿包括掀开部。本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地刷,包括如上所述的水箱,清洁地刷还包括刷体与连接管,水箱可分离的装配在刷体的顶部,水箱的顶部形成地刷顶壁的至少一部分,水箱中的第一掀开部与刷体之间存在间隙。本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清洁地刷,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吸尘器,清洁刷体通过连接管与吸尘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箱、清洁地刷和清洁设备通过在水箱的上端边缘与两侧边沿设置掀开部,使得水箱可以由上端和两侧方向与地刷分离。分离。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箱、清洁地刷及清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清扫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箱、清洁地刷及清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具有湿式清洁功能的清洁地刷中,通常包含水箱,为了方便清理水箱和注水,水箱可设置成从清洁地刷上壳拆卸下来,但是由于水箱上通常不具备手持部,导致不便于对水箱与清洁地刷分离与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箱,所述水箱包括上盖体和固定在上盖体下方的下壳体,在上盖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储水区域,其中,上盖体的边沿包括掀开部。
[0004]进一步地,上盖体包括上盖,掀开部包括第一掀开部和第二掀开部,第一掀开部位于上盖的上端,第二掀开部位于上盖的两侧边沿。
[0005]进一步地,上盖由相对称的左右两部分构成,第二掀开部分别位于左右两部分的外侧边沿、且突出于外侧边沿。
[0006]进一步地,上盖体还包括装配条,装配条位于上盖体的上端且包括内壁部,装配条的形状与上盖的上端形状相同,第一掀开部位于装配条的中部位置。
[0007]进一步地,下壳体包括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面对上盖体设置,其中,第一内壁为向下倾斜的弧状壁面,第二内壁为向下倾斜的倾斜壁面,第二内壁与第一内壁的底部连接。
[0008]进一步地,下壳体包括开设在侧壁上的注水孔、置于注水孔中的注水胶塞以及出水阀,其中,出水阀装配在上壳体上并置于储水区域中,出阀水位于第二内壁上。
[0009]进一步地,下壳体还包括下壁部,在下壁部的表面附着有磁性吸附部。
[00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清洁地刷,所述清洁地刷包括上述的水箱,清洁地刷还包括刷体与连接管,水箱可分离的装配在刷体的顶部,水箱的顶部形成地刷顶壁的至少一部分,水箱中的第一掀开部与刷体之间存在间隙。
[0011]进一步地,刷体包括用于收纳水箱的收纳腔、置于收纳腔下方位置的驱动组件、位于刷体下方位置的清洁组件,刷体上包括卡槽,水箱下壳体的前端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凸出部能够与卡槽配合。
[00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上述的清洁地刷,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吸尘器,清洁刷体通过连接管与吸尘器连通。
[0013]本技术提供的水箱、清洁地刷和清洁设备通过在水箱的上端边缘与两侧边沿设置掀开部,使得水箱可以由上端和两侧方向与地刷分离。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清洁地刷的示意图,示出的水箱为透明结构;
[0015]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清洁地刷的水箱与刷体分离的示意图;
[0016]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水箱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水箱的仰视示意图;
[0018]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水箱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清洁地刷的刷体的示意图;
[0020]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清洁地刷的刷体的另一侧示意图;
[0021]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清洁地刷的刷体去掉底壁部的示意图;
[0022]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清洁地刷的仰视分解示意图;
[0023]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清洁地刷的吸入管路的截面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清洁地刷,100水箱;101第一磁性吸附部;102间隙;110上盖体;111上盖;112装配条;113第一掀开部;114第二掀开部;120下壳体;121第一内壁;122第二内壁;123下壁部;1231第一下壁部;1232第二下壁部;1233第三下壁部;124侧壁部;125前端壁;1251凸出部;126后壁部;130出水阀;200刷体;201第二磁性吸附部;202出水组件;203卡槽;210收纳腔;211底壁部;2111第一底壁部、2112第二底壁部2113第三底壁部;212环状侧壁;220驱动组件;230清洁组件;2310第一清洁组件;2301第一传动组件;2311第一旋转盘;2312第一清洗部;2320第二清洁组件;2302第二传动组件2321第二旋转盘;2322第二清洗部;240吸入口;250吸入管路;251第一吸入管路;252第二吸入管路;253第三吸入管路;261第一出水口;262第二出水口;300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图1至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清洁地刷10和水箱10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清洁地刷10可包括水箱100、刷体200与连接管300,水箱100可分离的装配上刷体200的顶部,水箱100的顶部形成清洁地刷10的至少一部分的顶壁。刷体200可包括用于收纳水箱100的收纳腔210、置于收纳腔210下方位置的驱动组件220、位于刷体200最下方位置的两个清洁组件230。
[0028]两个清洁组件230分为第一清洁组件2310与第二清洁组件2320,第一清洁组件2310与第一传动组件2301联接,第一清洁组件2310包括第一旋转盘2311、以及可分离的附接在第一旋转盘2311底部的第一清洗部2312。第二清洁组件2320与第二传动组件2302联接,第二清洁组件2320包括第二旋转盘2321、以及可分离的附接在第二旋转盘2321底部的第二清洗部2322。
[0029]刷体200的底部包括朝向地面的吸入口240,吸入口240位于第一清洁组件2310与第二清洁组件2320的前方位置、且通过刷体200中的吸入管路250与连接管300中的管路连通。其中,吸入管路250围绕驱动部件220的一部分,吸入管路250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吸入管路251、第二吸入管路252与第三吸入管路253。第一吸入管路251与吸入口240连通、且围绕驱动部件220前端面的一部分,第二吸入管路252围绕驱动部件220顶部端面的一部分,第三吸入管路253与连接管300中的管路连通、且围绕驱动部件220后端面的一部分。吸入口240与两个清洁组件230相配合,可以达到地面清扫与地面擦拭的效果。
[0030]另一方面,收纳腔210可包括底壁部211与环状侧壁212,在底壁部211和/或环状侧壁21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磁性吸附部201,该磁性吸附部201与水箱100中的第一磁性吸附部101相配合。通过在收纳腔210的底壁部211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上盖体和固定在上盖体下方的下壳体,在上盖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储水区域,其中,上盖体的边沿包括掀开部;上盖体包括上盖,掀开部包括第一掀开部和第二掀开部,第一掀开部位于上盖的上端,第二掀开部位于上盖的两侧边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上盖由相对称的左右两部分构成,第二掀开部分别位于左右两部分的外侧边沿、且突出于外侧边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上盖体还包括装配条,装配条位于上盖体的上端且包括内壁部,装配条的形状与上盖的上端形状相同,第一掀开部位于装配条的中部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下壳体包括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面对上盖体设置,其中,第一内壁为向下倾斜的弧状壁面,第二内壁为向下倾斜的倾斜壁面,第二内壁与第一内壁的底部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下壳体包括开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冲闻丹丹阎光泽梁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