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2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罐型的吸尘器主体上设置旋风式的集尘箱,所述集尘箱为中空圆筒状容器,在侧面突出设置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前端开口形成在所述集尘箱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心附近,在所述集尘箱内面的吸气管的根部开口附近,沿着所述集尘箱内面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导向板,该导向板用于将通过所述吸气管流入到集尘箱内部的空气引导至集尘箱内部产生的旋风的流动方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吸尘器,更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具有旋风式集尘箱的罐型电动吸尘器。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对把这种经济并且集尘效率好的旋风式集尘装置应用到罐型(卧式)吸尘器中来进行反复深入研究,开发出了将旋风式的集尘箱设置在吸尘器主体上的罐型电动吸尘器。旋风式集尘箱51,如附图说明图10所示,通常通过使吸气管52成型在沿着集尘箱51内面的切线方向上,将流入的空气引导至集尘箱51的内部产生的过滤器53周围的旋风流动方向。不过,因为吸气管52在集尘箱的宽度方向上偏离中心,因此,在罐型吸尘器上,在将集尘箱51安装在吸尘器主体上时,为了使吸入软管用连接口在吸尘器主体宽度方向中心上成型,有必要在吸入软管用连接口和集尘箱51的吸气管52之间设计流道,但这会使吸尘器主体体积增大,因此不宜采用。而若将吸气管52的前端开口53装配在集尘箱的中心,以使吸气管52直接连接在吸入软管用连接口上,则需要如图11所示的那样,将吸气管52成型为沿斜度方向延伸的形状。不过,在这种形状的情况下,因为形成了成锐角突出点的A部分,会带来模具复杂的问题。比如说,成型吸气管52内部的模具在形成锐角部分A的同时也构成沿斜度方向延伸的内壁,因此,即使是将几个模具组装在一起来成型也会有其各自模具的形状复杂且脱模困难等问题。况且,为成型正对吸气管52外部点A部分的外侧模具,因为是非常复杂的形状,几乎是不可能脱模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是在罐型的吸尘器主体上,设置有旋风式的集尘箱,所述集尘箱是中空圆筒状的容器,在侧面上突出设置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前端开口,是形成在所述集尘箱的宽度方向略靠近中心附近,在所述集尘箱内面的吸气管的根部开口附近,沿着所述集尘箱内面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导向板,该导向板用于将通过所述吸气管流入到集尘箱内部的空气引导至集尘箱内部产生的旋风的流动方向。所述导向板的长度最好设定成使所述吸气管根部侧开口的实际开口宽度大致等于前端开口的开口宽度。所述导向板的前端和所述吸气管的内壁之间是通过光滑的斜面连接的。图2是说明图1中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图3是从左侧面看到的图1电动吸尘器说明图。图4是说明图1中的集尘箱的立体图。图5是图1中的集尘箱的主视图。图6是图1中的集尘箱的纵向截面图。图7是图1中的电动吸尘器的纵向截面图。图8是沿图6中的VIII-VIII线的截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电动吸尘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集尘箱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以往的旋风式集尘箱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图11是表示以往的旋风式集尘箱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图中,1 电动吸尘器2 集尘箱3 电动鼓风机本实施例的电动吸尘器中,如图1-8所示,在罐型的吸尘器主体1的前部,旋风式集尘箱2是通过从上方插入而能够自由装卸,在吸尘器主体1的后部内装有电动鼓风机。另外,虽然图中没有表示,但在吸尘器主体1的前端连接口4上,连接有一系列的吸入软管、吸入管及吸入部件。并且,为了能在地板面上移动,吸尘器主体1上安装了前轮1a及一对后轮1b、1c。集尘箱2如图4~6及图8所示,在由圆筒状的透明的合成树脂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集尘箱主体5的内侧,分别配置圆筒状的外侧过滤器部6及内侧过滤器部7,且它们与集尘箱主体5同心。如图6所示,外侧过滤器部6是由外侧圆筒状部件8、覆盖沿着该外侧圆筒状部件8的侧面纵向形成的多条狭缝8a周围的外侧过滤器9所组成。另外,在外侧圆筒状部件8的外圆周侧面上,突出设置有向集尘箱主体5的内壁方向延伸的凸缘10。在集尘箱主体5的内壁和凸缘10之间形成缝隙34。因此,在集尘箱主体5的内壁和外侧过滤器部6之间,形成由集尘箱主体5的内壁、外侧过滤器9及凸缘10所包围的第1旋风空间25和通过缝隙34与第1旋风空间25连通的捕集尘埃的空间部26。凸缘10的前端部分10a,由于是向下方弯曲的,因此当尘埃从第1旋风空间25通过缝隙34向空间部26移动时,尘埃几乎不吸附在前端部分10a上,因此可以优选。同样,内侧过滤器部7是由内侧圆筒状部件11、覆盖沿着该内侧圆筒状部件11的侧面纵向形成的多条狭缝11a周围的内侧过滤器12所组成。另外,在内侧圆筒状部件11的外圆周侧面上,突出设置向外侧圆筒状部件8的内壁延伸的凸缘13。在外侧圆筒状部件8的内壁和凸缘13之间形成缝隙35。因此,在外侧圆筒状部件8的内壁和内侧过滤器部7之间,形成由外侧圆筒状部件8的内壁和内侧过滤器12及凸缘13所包围的第2旋风空间27、及通过缝隙35和第2旋风空间27连通的捕集尘埃的空间部28。和所述凸缘10一样,凸缘13的前端部分13a也是向下方弯曲,因此,当尘埃从第2旋风空间27通过缝隙35向空间部28移动时,尘埃几乎不吸附在前端部分13a上,因此可以优选。外侧过滤器部6及内侧过滤器部7,如图6所示,是以垂落在关闭集尘箱主体5的上端开口的上盖部件14下面的状态被固定的。具体地说,延伸设置在外侧圆筒状部件8上部的中盖部件8b通过密封圈8c嵌合在上盖部件14的内壁上。中盖部件8b和集尘箱主体5之间通过设置在中盖部件8b阶段部的密封圈8d进行气密性密封。另一方面,延伸设置在内侧圆筒状部件11上部并有多个狭缝的圆筒状支架11b,是以保持圆筒状过滤器29的形式被收置于上盖部14内部。圆筒状支架11b和中盖部件8b之间是通过设置在圆筒状支架11b的外圆周面下端的密封圈11c来进行气密性密封。在集尘箱2的侧面突出设置有吸气管15,吸气管15的前端开口16,为了能够与在吸尘器宽度方向的中心形成的所述连接口4(参照图1及图4)直接连接,形成在集尘箱2的宽度方向的略靠近中心的附近。并且,在集尘箱2内面吸气管15的根部开口17的附近,导向板18是沿着集尘箱2内面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因此,通过该导向板18,可以把通过吸气管15流入集尘箱2内面的空气,引导至在集尘箱2内部产生的旋风流动的方向(比如图8所示的顺时针方向)。由此,可以使从图8中所示的吸气管15吸入的含有尘埃的空气在集尘箱2内旋转,能够获得很高的集尘效率。如图4~图5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吸气管15呈在圆筒的一部分相对根部形成为向外开口的锥形的简单而光滑的形状。因此,不会像如图10所示的以往吸气管52有锐角突出的部分,能够使用滑芯来形成吸气管15的一部分,因此,能够使模具简单化。另外,只在构成吸气管15的滑芯和构成集尘箱主体5的型芯的接触面上形成导向板用薄凹入部,就能够非常容易地形成导向板18。并且,如图5所示,为了使其前端部分不阻碍从吸气管15吸入到集尘箱主体5内的空气,导向板18成型为平坦形状,因此可以减少吸入特性的下降。还有,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如图9所示,在导向板18的前端部设置突出部18a,以此来提高捕集效率。这是因为通过设置突出部分18a,使在吸气管15中设置突出部分18a的部位和相对这个部位之间的间隔(在吸气管15开口宽度的最宽的间隔)变狭,以此来减低相对空气旋转的阻力,能够使旋转变得流畅。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导向板18被设定为使吸气管15的根部开口17的实际开口宽度W1和前端开口16的开口宽度W2大致相等的长度。因此,流入到吸气管15内的空气的流动,能够沿着在连接前端开口16的端部和导向板18前端的2点点划线P和与其相对的吸气管15的内壁之间形成的近似直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肥宪一郎森田明宏藤吉俊行松桥弘道安积乔哉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