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薄膜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12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薄膜贴合装置,包括机架以及由前往后依次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供料辊、第一调节轮、第一贴合辊、第二贴合辊和收卷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供料辊和第二调节轮,所述第二供料辊和第二调节轮平行设置在第一供料辊和第一调节轮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贴合辊与第二供料辊之间还设置一上胶装置,所述上胶装置用于均匀涂抹胶水至下膜上表面;所述第一调节轮与第二调节轮均用于调整膜的输送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一上胶装置,以达到涂胶均匀的效果;其通过将两层薄膜进行热熔熔接处理,以达到消除水波纹的目的;其通过多次滚压、压合处理,以达到贴合平整,减少气泡的效果。少气泡的效果。少气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薄膜贴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贴合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双层薄膜贴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生产生活中总会用到薄膜相关的产品,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薄膜贴合的过程中胶水容易产生气泡,导致不良率过高。
[0003]现有的薄膜贴合装置在贴合薄膜的过程中,由于过早涂胶,胶水在膜的输送过程中易发生聚集、分散,从而导致胶水在膜上分布不均匀,并且会产生气泡、水波纹,从而影响使用效果和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薄膜贴合装置,其通过增加了一上胶装置以达到涂胶均匀的效果;其通过将两层薄膜进行热熔熔接处理,以达到消除水波纹的目的;其通过多次滚压、压合处理,以达到贴合平整,减少气泡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薄膜贴合装置,包括机架以及由前往后依次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供料辊、第一调节轮、第一贴合辊、第二贴合辊和收卷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供料辊和第二调节轮,所述第二供料辊和第二调节轮平行设置在第一供料辊和第一调节轮的正下方;
[0006]所述第一贴合辊与第二供料辊之间设置一上胶装置,所述上胶装置由上至下依次为胶水罐体、胶水管、胶水漏斗、滴胶槽、涂胶辊,所述胶水罐体与胶水管一体成型,所述胶水漏斗与滴胶槽一体成型,所述滴胶槽底部设置有若干胶水口,所述涂胶辊本体具有涂胶面,所述涂胶辊的涂胶面开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胶水槽,任一所述胶水槽沿涂胶辊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涂胶面上倾斜延伸设置;
[0007]所述第一调节轮设置在第一供料辊与第一贴合辊之间,所述第二调节轮设置在第二供料辊与上胶装置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轮与第二调节轮均用于调整膜的输送角度。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胶水口等间距分布。
[0009]如此设置,从滴胶槽滴落的胶水能够更均匀地分布在涂胶辊上。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贴合辊外设置有加热罩。
[0011]如此设置,将贴合的两层薄膜进行热熔熔接处理,以达到消除水波纹的目的。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贴合辊一侧设置有一压合轮,所述第二贴合辊和压合轮并排设置于该第一贴合辊的正下方。
[0013]如此设置,刚贴合的上膜与下膜穿过第一贴合辊后垂直向下,此时贴合效果最佳。
[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胶水管为软管。
[0015]如此设置,胶水的出口容易改变。
[0016]进一步设置,所述胶水漏斗数量为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滴胶槽的左右两侧;所述
胶水管数量为偶数倍,并且所述胶水管平分落在胶水漏斗上。
[0017]如此设置,胶水经过胶水管流入胶水漏斗内的流量相近,并且胶水漏斗分别设置在滴胶槽左右两侧,使得从胶水漏斗流入滴胶槽的胶水流量相近,从而达到滴胶槽均匀滴胶的效果。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9]1.在贴合之前,第二供料辊与第一贴合辊之间设有上胶装置给下膜的上表面上胶,胶水从胶水罐体依次穿过胶水管、胶水漏斗、滴胶槽、涂胶辊,滴胶槽上等间距分布有大量的出胶孔,因此胶水能够更均匀的滴落在涂胶辊上;涂胶辊上还设有涂胶面,涂胶辊的涂胶面开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胶水槽,任一所述胶水槽沿涂胶辊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涂胶面上倾斜延伸设置。胶水滴落在胶水槽内并通过涂胶辊的旋转而进一步分散,下膜与涂胶辊接触,涂在下膜上的胶线与接触下膜的辊筒接触面方向错开,从而降低了胶线与辊筒接触面的粘力,不容易撕扯或褶皱下膜。该涂胶面有助于涂抹得胶水更加均匀,并且不容易撕扯、褶皱下膜。
[0020]2.其通过将上膜和下膜输送入同一贴合辊中贴在一起,然后利用第一贴合辊外的加热罩对该上膜和下膜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可使该上膜和下膜的贴合面紧紧熔接贴合成一体,并减少水波纹。
[0021]3.设置有压合轮,使贴合后的上膜与下膜通过滚压、压合处理,以达到贴合平整,减少气泡的效果。
[002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图;
[0024]图2是本技术上胶装置示意图;
[0025]图3是涂胶辊的示意图;
[0026]图4是滴胶槽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识说明:1、第一供料辊;2、第二供料辊;3、第一调节轮;4、第二调节轮;5、第一贴合辊;6、第二贴合辊;7、收卷辊;8、上胶装置;9、压合轮;81、胶水罐体;82、胶水管;83、胶水漏斗;84、滴胶槽;840、胶水口;80、涂胶辊;801、胶水槽;50、加热罩;A、上膜;B、下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中,一种双层薄膜贴合装置,包括机架以及由前往后依次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供料辊1、第一调节轮3、第一贴合辊5、第二贴合辊6和收卷辊7,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供料辊2和第二调节轮4,第二供料辊 2和第二调节轮4平行设置在第一供料辊1和第一调节轮3的正下方;
[0029]第一贴合辊5与第二供料辊2之间设置一上胶装置8,上胶装置8由上至下依次为胶水罐体81、胶水管82、胶水漏斗83、滴胶槽84、涂胶辊80,胶水罐体81与胶水管82一体成型,
胶水漏斗83与滴胶槽84一体成型,滴胶槽84底部设置有若干胶水口840,涂胶辊80本体具有涂胶面,涂胶辊80的涂胶面开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胶水槽801,任一胶水槽801沿涂胶辊80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涂胶面上倾斜延伸设置;
[0030]第一调节轮3设置在第一供料辊1与第一贴合辊5之间,第二调节轮4 设置在第二供料辊2与上胶装置8之间,第一调节轮3与第二调节轮4均用于调整膜的输送角度。
[0031]其中,胶水口840等间距分布;第一贴合辊5外设置有加热罩50;第二贴合辊6一侧设置有一压合轮9,第二贴合辊6和压合轮9并排设置于该第一贴合辊5的正下方;胶水管82为软管;胶水漏斗83数量为二个,分别设置在滴胶槽84的左右两侧;胶水管82数量为偶数倍,并且胶水管82平分落在胶水漏斗83上。
[0032]该双层薄膜贴合装置工作过程:
[0033]请参照图1所示,第二供料辊2设置在第一供料辊1的正下方,并第一供料辊1从上端输送上膜A,第二供料辊2从下端输送下膜B。
[0034]第二供料辊2与第一贴合辊5之间设有上胶装置8,其中,胶水罐体81 内的胶水从 胶水管82 中流入胶水漏斗83 ,胶水漏斗83 控制胶水流量滴入滴胶槽 84,胶水从滴胶槽84的胶水口840滴落至涂胶辊80,涂胶辊80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胶水在胶水槽801中移动,涂胶辊80的涂胶面与下膜B的上表面贴合,达到均匀涂抹胶水的效果。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薄膜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由前往后依次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供料辊(1)、第一调节轮(3)、第一贴合辊(5)、第二贴合辊(6)和收卷辊(7),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供料辊(2)和第二调节轮(4),所述第二供料辊(2)和第二调节轮(4)平行设置在第一供料辊(1)和第一调节轮(3)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贴合辊(5)与第二供料辊(2)之间设置一上胶装置(8),所述上胶装置(8)由上至下依次为胶水罐体(81)、胶水管(82)、胶水漏斗(83)、滴胶槽(84)、涂胶辊(80),所述胶水罐体(81)与胶水管(82)一体成型,所述胶水漏斗(83)与滴胶槽(84)一体成型,所述滴胶槽(84)底部设置有若干胶水口(840),所述涂胶辊(80)本体具有涂胶面,所述涂胶辊(80)的涂胶面开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胶水槽(801),任一所述胶水槽(801)沿涂胶辊(80)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涂胶面上倾斜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调节轮(3)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奇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