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讯隔离电路及装置,其隔离电路包括:通讯处理器,包括两个通讯信号端子以及一供电端子;两个通讯信号输入端,各自独立地与一通讯信号端子对应耦接,用于输入一通讯信号、电源以及隔离模块。本申请通过设置隔离模块,在所述电源故障时,断开每个所述通讯信号输入端至对应的通讯信号端子的信号输入,进而解决了传统I2C通讯信号未隔离处理而导致冗余电源的可靠性下降问题,简单快速实现了I2C通讯线路上电源模块间的相互隔离与独立运行,避免了由于单个电源的通讯问题而导致其它电源模块的通讯都将处于失效中,提升了整个冗余工作的可靠性。冗余工作的可靠性。冗余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讯隔离电路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讯隔离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讯隔离电路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是电子行业用于通讯的两线式串行总线,主要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的信息传输。I2C总线产生于在80年代,最初为音频和视频设备开发,如今同时用于开关电源与系统服务器中,其中包括单个及多个电源模块状态的通信。例如管理员可对各个电源模块进行查询,以管理系统的配置或掌握组件的功能状态,如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系统的风扇转速。并可随时监控开关电源的输入,输出,风扇转速及温度情况等多个参数,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及管理的便捷性。
[0003]I2C总线是由数据线SDA和时钟SCL构成的串行总线,可发送和接收数据。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与被控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之间、IC与IC之间进行双向传送,最高传送速率100kbps。各种被控制电路均并联在这条总线上,但就像电话机一样只有拨通各自的号码才能工作,所以每个电路和模块都有唯一的地址,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I2C总线上并接的每一模块电路既是主控器(或被控器),又是发送器(或接收器),这取决于它所要完成的功能。CPU发出的控制信号分为地址码和控制量两部分,地址码用来选址,即接通需要控制的电路,确定控制的种类;控制量决定该调整的类别(如对比度、亮度等)及需要调整的量。这样,各控制电路虽然挂在同一条总线上,却彼此独立,互不相关。<br/>[0004]I2C总线在传送数据过程中共有三种类型信号,它们分别是:开始信号、结束信号和应答信号。
[0005]开始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开始传送数据。
[0006]结束信号:SCL为低电平时,SDA由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结束传送数据。
[0007]应答信号:接收数据的IC在接收到8bit数据后,向发送数据的IC发出特定的低电平脉冲,表示已收到数据。CPU向受控单元发出一个信号后,等待受控单元发出一个应答信号,CPU接收到应答信号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是否继续传递信号的判断。若未收到应答信号,由判断为受控单元出现故障。
[0008]I2C规程运用主/从双向通讯。器件发送数据到总线上,则定义为发送器,器件接收数据则定义为接收器。主器件和从器件都可以工作于接收和发送状态。总线必须由主器件(通常为微控制器)控制,主器件产生串行时钟(SCL)控制总线的传输方向,并产生起始和停止条件。SDA线上的数据状态仅在SCL为低电平的期间才能改变,SCL为高电平的期间,SDA状态的改变被用来表示起始和停止条件。
[0009]在服务器电源中,为了更好地兼容系统工作及灵活调节与控制,电源端都要使用I2C通讯与系统进行信息的汇报与读取,并对相应的指令做出对应的响应,但是如若电源发生故障,则会影响系统正常通讯。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讯隔离电路,包括:
[0011]通讯处理器,包括两个通讯信号端子以及一供电端子;
[0012]两个通讯信号输入端,各自独立地与一通讯信号端子对应耦接,用于输入一通讯信号;
[0013]电源,分别耦接两个所述通讯信号输入端、对应的通讯信号端子以及所述供电端子;以及
[0014]隔离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源故障时,断开每个所述通讯信号输入端至对应的通讯信号端子的信号输入。
[001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模块包括第一隔离单元和第二隔离单元,每个所述隔离单元与所述电源耦接,并基于所述电源产生的高电平导通所述通讯信号输入端至对应的通讯信号端子的信号输入通道。
[0016]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元件以及第一二极管元件,所述第二隔离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二二极管元件;
[0017]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和输入端与电源耦接,其输出端与对应通讯信号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元件的输入端耦接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并与对应通讯信号端子耦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耦接;
[0018]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和输入端耦接一第一节点,其输出端耦接对应通讯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元件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节点,其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
[0019]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讯处理器进一步包括多个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各自与地线端耦接,并且均与一第二节点耦接。
[0020]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1]电容,其一端与所述地线端耦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节点耦接。
[0022]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极管元件和/或所述第二二极管元件为肖特基二极管元件。
[0023]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4]第一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与对应的电源端之间。
[002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6]第二电阻,耦接在第一开关元件与对应的通讯信号输入端之间。
[0027]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8]第三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供电端子之间。
[0029]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0030]第四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与对应的通讯信号输入端之间。
[0031]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讯隔离电路用于I2C总线,两个通讯信号包括I2C总线的数据信号以及I2C总线的时钟信号,相对应地,通讯信号端子包括数据信号端子和时钟信号端子。
[0032]本申请进一步提供一种通讯隔离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隔离电路。
[003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4]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讯隔离电路及装置,通过设置隔离模块,在所述电源故障时,断开每个所述通讯信号输入端至对应的通讯信号端子的信号输入,进而解决了传统I2C通讯信号未隔离处理而导致冗余电源的可靠性下降问题,简单快速实现了I2C通讯线路上电源模块间的相互隔离与独立运行,避免了由于单个电源的通讯问题而导致其它电源模块的通讯都将处于失效中,提升了整个冗余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36]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技术的通讯隔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讯隔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讯处理器,包括两个通讯信号端子以及一供电端子;两个通讯信号输入端,各自独立地与一通讯信号端子对应耦接,用于输入一通讯信号;电源,分别耦接两个所述通讯信号输入端、对应的通讯信号端子以及所述供电端子;以及隔离模块,用于在所述电源故障时,断开每个所述通讯信号输入端至对应的通讯信号端子的信号输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模块包括第一隔离单元和第二隔离单元;每个所述隔离单元与所述电源耦接,并基于所述电源产生的高电平导通所述通讯信号输入端至对应的通讯信号端子的信号输入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隔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元件以及第一二极管元件,所述第二隔离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二二极管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和输入端与电源耦接,其输出端与对应通讯信号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元件的输入端耦接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并与对应通讯信号端子耦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和输入端耦接一第一节点,其输出端耦接对应通讯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元件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节点,其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华,李秀楼,王越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欧陆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