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压装工装以及空气弹簧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4795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压装工装以及空气弹簧,其中扣压装置包括:底座、支撑环、以及内压环;其中,支撑环设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防滑部;内压环设置于所述支撑环的内部,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产生胀力将皮囊的壁体卡于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内压环之间。所述压装工装用于实现对所述扣压装置的压装;所述空气弹簧包括所述扣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以改善现有的空气弹簧装配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压装工装以及空气弹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底盘悬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压装工装以及空气弹簧。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属于朝阳产业,而加以大力发展,不管是传统的汽油机汽车还是新能源的电动汽车,底盘悬挂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的消费升级,国内车厂都向高端车发展,空气弹簧是高端车标志性配置,空气弹簧和传统刚质螺旋弹簧相比,有重量轻,可变刚度,可升高降低等优势,大大提升了驾乘人员的舒适型。
[0003]空气弹簧一般由扣压装置及上盖将皮囊密封而成。然而现有的弹簧扣压装置存在装配困难的问题。此外,为了提高空气弹簧的性能,会在扣压装置上设置翻滚环结构。然而增设翻滚环后会使得扣压装置的零件数目增多,从而导致空气弹簧的装配时长变长、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压装工装以及空气弹簧,以改善现有的空气弹簧装配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包括:底座、支撑环、以及内压环;其中,支撑环设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防滑部;内压环设置于所述支撑环的内部,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产生胀力将皮囊壁体卡接于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内压环之间。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滑部包括若干个锯齿状凸起,所述若干个锯齿状凸起排列设置于所述支撑环的内侧壁体上。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锯齿状为三角形锯齿。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翻滚部,所述翻滚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边缘处,所述翻滚部与所述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翻滚部包括壁体,所述壁体的形状为圆弧曲面,可实现皮囊在其表面的翻滚运动。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壁体的一侧设置有镂空及加强筋。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环预埋嵌入于所述底座内。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底座内壁为过盈配合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压装所述装置的工装,包括:第一工装及第二工装;第一工装其外表面与所述内压环的内表面相匹配,其内部设置有第一锥面,所述第一工装的外径会在外力作用下变大以使内压环发生形变、并在外力撤销时恢复;第二工装其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锥面,所述第二锥面与所述第一锥面相匹配。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工装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均匀的设置
有若干个豁口,所述第一本体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凸台,所述凸台位于相邻两个豁口之间,所述第一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锥面。第二工装置于第一工装的内部,第二工装的第二锥面与第一锥面接触,冲压第二工装,第二锥面对第一锥面提供一个胀力,使得凸台向外扩张、并迫使内压环发生形变以将皮囊固定于内压环与支撑环之间。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气弹簧,包括:底座、皮囊、支撑环、内压环、以及盖体组件。其中,皮囊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支撑环设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防滑部;内压环设置于所述支撑环的内部,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产生胀力将皮囊壁体卡接于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内压环之间;盖体组件安装于所述皮囊的端部;所述皮囊在所述底座、所述支撑环、所述内压环、以及所述盖体组件的协同作用下形成密封腔室。
[0016]本专利技术弹簧扣压装置,通过在皮囊的内腔中设置内压环,使内压环形变对皮囊的底部进行封装,装配时在封装皮囊的盖体前,将压装工装置于皮囊内腔中对内压环施加胀力使其形变完成装配,降低了装配难度,并提高了空气弹簧的外观。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弹簧扣压装置于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滑部及翻滚部于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工装、第二工装以及扣压装置于一实施方式中的装配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工装与第二工装于一实施方式中的装配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对第一工装施力时第二工装发生径向扩张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弹簧于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元件标号说明
[0026]100、底座;101、镂空;102、加强筋;110、翻滚部;111、壁体;200、支撑环;210、防滑部;211、锯齿状凸起;300、内压环;400、皮囊;500、第一工装;501、第一本体;502、豁口;503、凸台;600、第二工装;601、第二本体;602、冲头;700、盖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0028]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
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9]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弹簧扣压装置,用在空气弹簧下端,它不仅具有轻量化、变刚度、可举升的特点,同时具有更好的隔音降噪功能。该扣压装置包括:底座100、支撑环200、以及内压环300;其中,支撑环 2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内,所述支撑环200上设置有防滑部210;内压环300 设置于所述支撑环200的内部、并与支撑环200同轴,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产生胀力将皮囊400的壁体卡接于所述支撑环200与所述内压环300之间,且皮囊400的壁体上压紧抵靠在防滑部210上。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环200为45号钢制成,其支撑强度较大,以保证当内压环300发生形变时支撑环200不发生形变。内压环300由低碳钢制成,可在外力作用下扩张变形。皮囊400由橡胶和尼龙帘线复合而成。底座100一般由尼龙加玻纤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环,设置于所述底座内,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防滑部;内压环,设置于所述支撑环的内部,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产生胀力将皮囊的壁体卡于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内压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翻滚部,所述翻滚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边缘处,所述翻滚部与所述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滚部包括壁体,所述壁体的形状为圆弧曲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壁体的一侧设置有镂空及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包括若干个锯齿状凸起,所述若干个锯齿状凸起排列设置于所述支撑环的内侧壁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预埋嵌入于所述底座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底座内壁为过盈配合连接。8.一种用于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勇朱飞王伟刘辉殷吕司马勇张欣聂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保隆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