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0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包括能将废弃物集中到内部的集尘袋114和设有通过该集尘袋引导空气的通气孔116、并由前面板112a和后面板112b构成的支撑部112,该支撑部112设计为以上下方向安装附设在真空吸尘器本体2内部的结构,在前面板112a和后面板112b之间设有可通过支撑部112上面部122出入的手把118和与该手把的下端相连接并固定在支撑部122内侧下端的隔离膜118a,向上拉动手把118形成堵住上述通气孔116的结构。支撑部122的前面板112a和后面板112b的上面部122的中心部分设有凹陷部分122a。以向上拉动手把118可堵住通气孔116,从而使得集尘袋在脱离清洁器之前就可堵住通气孔,因此具有能有效的防止废弃物向外流出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般吸尘器领域吸尘器的辅助器具中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特别是涉及一种为了把集尘袋从真空吸尘器本体向外拿出时能够更简便的防止集尘袋内部的废弃物向外流出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dirtand dust collecting papear filter for vacuum cleaner)。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般现有的真空吸尘器本体的立体示意图,一般现有的真空吸尘器本体2内部安装设有产生吸引力作用的部件,其与连接胶皮管4相连接,因此根据本体2内部的吸引力发生部件的吸引力,使含有废弃物的空气顺着连接胶皮管4被吸入到本体2内部。而且真空吸尘器本体2前方上部的外壳(cover)8,其在真空吸尘器的结构上,是与本体2上部的一侧以铰链相连接,以便其向上开启。上述外壳8下部的本体2内部形成了集尘室3,该集尘室3里没有集尘袋。而集尘室3室内的集尘袋10是为了过滤空气中的废弃物而设置的。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上述的集尘袋10设置在本体2内部的集尘室3内,其由维持集尘袋10位置的支撑部12和为过滤空气中吸进的废弃物而只排出新鲜空气的集尘袋14所构成。上述集尘袋14由纸类材料作成,它具有能排出空气的部分。上述集尘袋14与支撑部12的通气孔16相连接。因此在空气中的废弃物,通过上述通气孔16残留在上述集尘袋14的内侧,空气则因本体2的吸引力向外排出。根据上述结构,如果隔一定时间再操纵使用此吸尘器时,上述的集尘袋10的内部就会积满灰尘等废弃物,使用者可以从本体2向外拿出集尘袋10把新的集尘袋安装到本体2的内部。请结合参阅图4、图5所示,上述集尘袋10的支撑部12由具有一定硬度的厚纸类材料制作而成,其包括构成前面和后面的前面板12a和后面板12b,该前面板12a和后面板12b之间安装设有手把18以及与其相连的隔离膜18a。所述的前面板12a和后面板12b除了上述手把18的插入部分之外全部被密封。如图所示,上述手把18从侧面20插入到支撑部12的内侧面,因此,包括上述支撑部12上面部22的全部都是被密封的。由于上述手把18插入支撑部12而使通气孔16完全开放,所以连通孔16a设置在手把18上。插入在前面板12a和后面板12b之间的上述手把18的左侧端与隔离膜18a相连接,该隔离膜18又固定连接在支撑部12左侧内部,若向上拉上述手把18,连通孔16则向上移动,这时上述隔离膜18a就能够完全堵住支撑部12的通气孔16(如图5所示)。上述隔离膜18a及手把18的结构构成,实质上是为了防止上述集尘袋14的内部积满灰尘时这些灰尘通过上述通气孔16排出到外部。而且如图1所示,上述集尘袋10设置在外壳8下部的集尘室3内,在该集尘袋10装置在集尘室3内部的情况下,要将集尘袋10从上往下套,若把集尘袋从上往下套,上述的支撑部12就可在集尘室3内部维持垂直状态。如图1所示,设置在上述集尘室3内整体部分的夹子9夹住支撑部12上面部22的情况下,此支撑部12可维持垂直状态。这种状态是与上述连接胶皮管4和上述通气孔6相一致的。所以通过连接胶皮管4进入的含有废弃物的空气可以被引入到上述集尘袋14的内部。如果使用一定时间后,上述的集尘袋14的内部则会积满灰尘等废弃物,此时要把上述集尘袋10从集尘室3里拿出来更换新的集尘袋10。此集尘袋10要向上拿出,这时,通气孔16处在开启的状态。而且把集尘袋10完全拿出来后,因为能向上拉手把18,所以隔离膜18a能完全堵住上述支撑部12的通气孔16。即按以往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结构,在上述集尘袋10未完全从本体2分离的状态下不能向上拉手把,因此在将集尘袋10从本体2的集尘室3向上拿出的过程中封套里面的废弃物存在有向外流出的可能。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产生的技术问题,实质上是在上述集尘袋10上下插入或者使其分离的过程中引起的,但是在吸尘器本体2结构上因外壳(cover)8只能向上开启,所以集尘袋10只能按上下方向插入或者分离。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虽可提供使用者一具有过滤空气中废物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结构中还存在有不能防止聚积在集尘袋内部的废弃物向外流出的缺点,造成该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提供防止聚积在集尘袋内部的废弃物向外流出的功能,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真空吸尘器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结构,使其具有能够防止聚积在集尘袋内部的废弃物向外流出的功能,而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使其具有能够防止聚积在吸尘器集尘袋内部的废弃物向外流出的功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包括能将废弃物集中到内部的集尘袋和设有通过该集尘袋引导空气的通气孔、并由前面板和后面板构成的支撑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撑部,设计为以上下方向安装附设在真空吸尘器本体内部的结构,在上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设有可通过支撑部上面部出入的手把和与该手把的下端相连接并固定在支撑部内侧下端的隔离膜,向上拉动手把形成堵住上述通气孔的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其中所述的支撑部的前面板和后面板的上面部的中心部分设有凹陷部分。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是由把废弃物向内部集中的集尘袋和具有能够通过该集尘袋引导空气的通气孔的支撑部所构成,上述的支撑部由前面板和后面板构成,其间设有可通过支撑部上面出入的手把和连接在该手把下端并固定在支撑部内侧下端的隔离膜。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向上拉动该手把,隔离膜即可堵住通气孔,从而使得集尘袋在脱离清洁器之前就可以堵住该通气孔,因此具有能有效的防止废弃物向外流出的功效。另外,上述支撑部的上面部具有使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的手把顺利出入而成型的凹陷部,而且上述的隔离膜固定在上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的下端,故借由该支撑部上面部中心部分的凹陷部,使用者可以方便地握持手把,故使用非常方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具有能够有效的防止聚积在吸尘器集尘袋内部的废弃物向外流出,且具有使用方便、适于实用的优良功效。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吸尘器用集尘袋,包括能将废弃物集中到内部的集尘袋(114)和设有通过该集尘袋引导空气的通气孔(116)、并由前面板(112a)和后面板(112b)构成的支撑部(112),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撑部(112),设计为以上下方向安装附 设在真空吸尘器本体(2)内部的结构,在上述的前面板(112a)和后面板(112b)之间设有可通过支撑部(112)上面部(122)出入的手把(118)和与该手把的下端相连接并固定在支撑部(122)内侧下端的隔离膜(118a),向上拉动手把(118)形成堵住上述通气孔(116)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会吉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