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3606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采用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进行,首先添加养殖液并调整养殖液参数;再断开过滤循环,抽离第一隔离板使养殖区和实验区连通;再在运动泳道端口处插上漏水塞,打开动力组件开关,调整运动泳道中水的流速,开始有氧运动实验;当有氧运动实验结束时,拔除漏水塞,抽离第一隔离板使养殖区和实验区连通;最后放下第一隔离板,关闭动力组件开关,开启过滤循环组件的电源。该方法避免了从养殖装置转移到实验装置的复杂性,无需实验人员使用物体驱赶鱼类进行有氧运动,避免有氧运动实验中鱼类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应激状态。应激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型鱼类运动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鱼类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对鱼类的一些基础性实验结果大多数情况下也能适用于人体。利用鱼类可以研究生命科学的基础问题,揭示胚胎和组织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可以构建人类的各种疾病和肿瘤模式,建立药物筛选和治疗的研究平台;可以建立毒理学和水产育种学模型,研究和解决环境科学和农业科学的重大问题。
[0003]在现有的鱼类运动实验中,实验人员需使用物体接触鱼类从而将其驱赶到特定的位置。但是长时间使用物体驱赶会使鱼类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影响正常的生理健康水平,从而影响相关实验的准确性。同时在某些实验中需鱼类在较长时间段内保持同一运动,泳道的设计至关重要。
[0004]斑马鱼与人类基因有着87%的相似度,利用斑马鱼会自发地逆水流方向游泳以及在一定空间范围及水流速中会产生自发有氧游泳运动的特性,可将斑马鱼的运动应到相关病症行为的研究中,如有氧运动对斑马鱼糖尿病并发抑郁行为的改善、运动对斑马鱼焦虑行为的影响、重金属对斑马鱼运动的影响等。
[0005]中国专利202010747044.6公开了一种斑马鱼类训练装置,主要包括训练鱼缸和放鱼机构,该装置有利于实验中的观察,同时使训练鱼缸中的水实现单向循环,利用鱼类喜欢逆水流游泳的特点,对鱼类进行多种训练方式。但是该专利中的装置制造复杂,斑马鱼在实验进行之前需要在储存筒中提前适应水质,实验进行时通过升降机构等进行转移,仍会使斑马鱼产生应激反应,影响实验效果。同时该装置中水流的大小无法进行精确地掌控,无法有效确定斑马鱼的运动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该方法使用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避免实验时对鱼类进行捕捞、更换生活环境等物理刺激。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采用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进行,所述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包括缸体、隔离组件、过滤循环组件、恒温组件、运动泳道、抽水室和动力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将所述缸体划分为养殖区和实验区,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上开设有隔离漏水孔,所述第二隔离板上开设有进出孔道;所述过滤循环组件和恒温组件设置在养殖区中;所述运动泳道安装在实验区中的缸壁上;所述抽水室设置在养殖区中与过滤循环组件相对的位置;所述动力组件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抽水室连接,另一端与运动泳道连接;
[0009]所述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0010]在所述养殖区中添加养殖液,所述养殖液通过所述隔离漏水孔和进出孔道流入所述实验区,打开所述过滤循环组件的开关,调整所述养殖液的温度、pH值、盐度、电导率;
[0011]将所述过滤循环组件的电源断开,停止养殖区中养殖液的过滤循环;
[0012]抽离所述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中的第一隔离板,通过所述进出孔道使养殖区和试验区连通;
[0013]放下第一隔离板,使养殖区和试验区断开连通,在所述运动泳道端口处插上漏水塞,打开动力组件的开关,调整运动泳道中所述养殖液的流速,开始有氧运动实验;
[0014]有氧运动实验结束,拔除漏水塞,抽离第一隔离板,通过所述进出孔道使养殖区和试验区连通;
[0015]放下第一隔离板,关闭动力组件的开关,开启过滤循环组件的电源。
[0016]进一步地,调整所述养殖液的温度为20℃

30℃;调整所述养殖液的pH为6

8;调整所述养殖液的盐度为0.25%

0.50%;调整所述养殖液的电导率为500μS/cm

800μS/cm。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循环组件与所述抽水室分别安装在所述养殖区中缸体一侧的两个拐角处;
[0018]所述恒温组件包括恒温加热器、控制芯片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恒温加热器设置在缸体底部;
[0019]所述过滤循环组件包括上水管、静音水泵、过滤水槽,所述上水管、静音水泵、过滤水槽由下而上依次连接,所述上水管竖直安装在所述缸体内壁上,所述过滤水槽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缸体内壁上。
[002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水槽包括过滤棉和滤水口,所述滤水口设置在所述滤水槽底部,所述过滤棉覆盖在所述滤水口上方。
[0021]进一步地,所述抽水室与所述缸体等高,所述抽水室侧面均匀开有抽水漏水孔,所述抽水漏水孔直径为5mm;所述进水管一端放置在所述抽水室内腔底部。
[0022]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泳道为1个或多个;所述动力组件为水泵;所述缸体包括泳道孔,所述泳道孔设置在安装所述运动泳道的缸体侧壁上,所述运动泳道穿过所述泳道孔。
[0023]进一步地,所述水泵通过连接水管连接水阀一端,所述水阀另一端通过连接水管与所述运动泳道连接;或者
[0024]所述水泵通过连接水管与分流器连接,所述分流器包括多个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通过连接水管与水阀连接,所述水阀通过连接水管与所述运动泳道连接;
[0025]所述运动泳道进水端口上安装流量计,所述流量计量程为1

40L/min。
[0026]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泳道包括泳道主体、前置管道、漏水塞;
[0027]所述流量计与所述前置管道连接,所述泳道主体穿过所述泳道孔;
[0028]所述漏水塞设置在所述泳道主体两端。
[00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平行放置于所述缸体中间,间隔1

3cm;
[0030]所述第一隔离板设置在接近所述运动泳道的一侧,所述第二隔离板设置在远离所述运动泳道的一侧;
[0031]所述第一隔离板与缸体等长等高,所述第一隔离板表面均匀开有隔离漏水孔,所述隔离漏水孔直径为5mm;
[0032]所述第二隔离板与缸体等长等高,所述第二隔离板底部开有进出孔道,所述进出
孔道为半圆形孔洞,所述进出孔道半径为5

8cm。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34](1)本专利技术中的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从养殖装置转移到实验装置的复杂性,也减小了对鱼类的应激伤害,无需实验人员使用物体驱赶鱼类进行有氧运动,避免鱼类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影响正常的生理健康水平。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结构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运动泳道结构图;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进行,所述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包括缸体、隔离组件、过滤循环组件、恒温组件、运动泳道、抽水室和动力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将所述缸体划分为养殖区和实验区,所述隔离组件包括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上开设有隔离漏水孔,所述第二隔离板上开设有进出孔道;所述过滤循环组件和恒温组件设置在养殖区中;所述运动泳道安装在实验区中的缸壁上;所述抽水室设置在养殖区中与过滤循环组件相对的位置;所述动力组件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抽水室连接,另一端与运动泳道连接;所述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在所述养殖区中添加养殖液,所述养殖液通过所述隔离漏水孔和进出孔道流入所述实验区,打开所述过滤循环组件的开关,调整所述养殖液的温度、pH值、盐度、电导率;将所述过滤循环组件的电源断开,停止养殖区中养殖液的过滤循环;抽离所述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中的第一隔离板,通过所述进出孔道使养殖区和试验区连通;放下第一隔离板,使养殖区和试验区断开连通,在所述运动泳道端口处插上漏水塞,打开动力组件的开关,调整运动泳道中所述养殖液的流速,开始有氧运动实验;有氧运动实验结束,拔除漏水塞,抽离第一隔离板,通过所述进出孔道使养殖区和试验区连通;放下第一隔离板,关闭动力组件的开关,开启过滤循环组件的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中的过滤循环组件的电源断开后,打开动力组件的开关,使运动泳道中养殖液流速稳定一段时间后关闭动力组件的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养殖液的温度为20℃

30℃;调整所述养殖液的pH为6

8;调整所述养殖液的盐度为0.25%

0.50%;调整所述养殖液的电导率为500μS/cm

800μS/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有氧运动实验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循环组件与所述抽水室分别安装在所述养殖区中缸体一侧的两个拐角处;所述恒温组件包括恒温加热器、控制芯片和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立波王磊马嘉辉孙达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