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36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包括支撑台、支撑壳、动力输出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支撑台包括下底板、升降机构以及上底板,通过升降机构调节上底板的高度,支撑壳固定设置于上底板顶部,支撑壳内设有齿轮组,齿轮组与电机和动力输出单元连接,动力输出单元设有两个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其结构合理,具有使用方便、适用性强等优点,有效解决双卧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轴安装时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程度低的问题。程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

技术介绍

[0002]已知双卧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轴安装时,需要对搅拌轴的位置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安装搅拌轴时,需要调整各个刀臂之间的角度,技术人员在操作时,至少需要两个人协同旋转才能转动搅拌轴,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未能满足生产需求,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通过此变位机实现制造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其结构合理,具有使用方便、适用性强等优点,有效解决双卧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轴安装时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包括支撑台、支撑壳、动力输出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支撑台包括下底板、升降机构以及上底板;所述上底板设置于下底板上方,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通过升降机构调节上底板的高度;
[0005]所述支撑壳固定设置于上底板顶部,支撑壳内设有齿轮组,齿轮组输入端与减速器输出端连接,减速器固定在上底板顶部,减速器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机固定在上底板顶部;
[0006]所述动力输出单元设置在支撑壳上,动力输出单元包括一根水平设置且中空的旋转轴,旋转轴中部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齿轮组输出端连接;
[0007]所述旋转轴的一端通过一号电磁离合器与一号输出端连接,一号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一号法兰,一号法兰与旋转轴的中心轴线重合,从而形成与旋转轴同轴线的旋转输出端;
[0008]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二号电磁离合器与二号输出端连接,二号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花键轴套,花键轴套入花键轴套啮合传动,同时花键轴与花键轴套在轴向上相互滑动,从而形成可伸缩输出端;所述的花键轴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有二号法兰,从而形成与旋转轴中心轴线成一定夹角的输出端;
[0009]所述的控制单元固定设置于下底板上,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单元、蓄电池,控制器带有控制面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下底板横向两侧的X形铰接杆,铰接杆的上端与支撑台底部铰接,铰接杆的下端与下底板铰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设置于下底板横向两侧的X形铰接杆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杆,连接
杆与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气缸的外壳与下底板铰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X形铰接杆是由两根杆件的中段铰接构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推动把手,推动把手上套设有防护套。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底板底部设有万向轮。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设有两个输出端,通过控制单元和动力输出单元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同时转动两根搅拌轴或者选择性的转动其中一根搅拌轴;两个输出端的高度可由支撑台的升降机构调节,两个输出端的其中一端还具有伸缩功能和万向连接功能,提高该变位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通过变位机代替人工操作,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其结构合理,具有使用方便、适用性强等优点,有效解决双卧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轴安装时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的背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的动力输出单元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
[0023]1、支撑台,2、支撑壳,3、旋转轴,4、一号电磁离合器,5、一号输出端,6、一号法兰,7、二号电磁离合器,8、二号输出端,9、二号法兰,10、电机,11、齿轮组,12、下底板,13、铰接杆,14、气缸,15、连接杆,16、上底板,17、花键轴套,18、花键轴,19、万向联轴器,20、推动把手,21、防护套,22、控制单元,23、动力输出单元,24、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5]如图1、2、3、4、5所示的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包括支撑台1、支撑壳2、动力输出单元23以及控制单元22,所述支撑台1包括下底板12、升降机构24以及上底板16;所述上底板16设置于下底板12上方,上底板16与下底板12之间通过升降机构24连接,通过升降机构24调节上底板16的高度。
[0026]所述支撑壳2固定设置于上底板16顶部,支撑壳2内设有齿轮组11,齿轮组11输入端与减速器输出端连接,减速器固定在上底板16顶部,减速器输入端与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电机10固定在上底板16顶部。
[0027]所述动力输出单元23设置在支撑壳2上,动力输出单元23包括一根水平设置且中空的旋转轴3,旋转轴3中部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齿轮组11输出端连接。
[0028]所述旋转轴3的一端通过一号电磁离合器4与一号输出端5连接,一号输出端5上固定设置有一号法兰6,一号法兰6与旋转轴3的中心轴线重合,从而形成与旋转轴3同轴线的旋转输出端。
[0029]所述旋转轴3的另一端通过二号电磁离合器7与二号输出端8连接,二号输出端8通过螺栓固定有花键轴套17,花键轴18套入花键轴套17啮合传动,同时花键轴18与花键轴套17在轴向上相互滑动,从而形成可伸缩输出端;所述的花键轴18通过万向联轴器19连接有二号法兰9,从而形成与旋转轴3中心轴线成一定夹角的输出端。
[0030]所述的控制单元22固定设置于下底板12上,控制单元22包括控制单元、蓄电池,控制器带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控制器连接,用于输入控制指令;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以获得移动式电源供电;控制器通过控制面板与上述一号和二号电磁离合器连接,通过控制离合器的开合进而控制旋转轴3两侧的两个输出端的转动。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机构24包括设置于下底板12横向两侧的X形铰接杆13,铰接杆13的上端与支撑台1底部铰接,铰接杆13的下端与下底板12铰接。
[003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设置于下底板12横向两侧的X形铰接杆13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与气缸14的活塞杆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驱动双旋转可独立控制的变位机,其特征是:包括支撑台(1)、支撑壳(2)、动力输出单元(23)以及控制单元(22),所述支撑台(1)包括下底板(12)、升降机构(24)以及上底板(16);所述上底板(16)设置于下底板(12)上方,上底板(16)与下底板(12)之间通过升降机构(24)连接,通过升降机构(24)调节上底板(16)的高度;所述支撑壳(2)固定设置于上底板(16)顶部,支撑壳(2)内设有齿轮组(11),齿轮组(11)输入端与减速器输出端连接,减速器固定在上底板(16)顶部,减速器输入端与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电机(10)固定在上底板(16)顶部;所述动力输出单元(23)设置在支撑壳(2)上,动力输出单元(23)包括一根水平设置且中空的旋转轴(3),旋转轴(3)中部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齿轮组(11)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轴(3)的一端通过一号电磁离合器(4)与一号输出端(5)连接,一号输出端(5)上固定设置有一号法兰(6),一号法兰(6)与旋转轴(3)的中心轴线重合,从而形成与旋转轴(3)同轴线的旋转输出端;所述旋转轴(3)的另一端通过二号电磁离合器(7)与二号输出端(8)连接,二号输出端(8)通过螺栓固定有花键轴套(17),花键轴(18)套入花键轴套(17)啮合传动,同时花键轴(18)与花键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俊峰韩辉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仕高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