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针织物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337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针织物的制作工艺,属于电热产品技术领域,该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针织片机编织出初始状针织物主体,初始状针织物主体为预设结构的平面片状,且初始状针织物主体上的第一预设部位、第二预设部位以及第三预设部位均为双层结构;将发热线植入第一预设部位中,使得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将电源线组件及电源模组分别植入第二预设部位及第三预设部位中,并使得发热线通过电源线组件与电源模组进行电性连接;根据预设结构缝合初始状针织物主体,得到相应的电热针织物。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电热针织物通过发热片发热导致穿着体验差的技术问题。通过发热片发热导致穿着体验差的技术问题。通过发热片发热导致穿着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针织物的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电热针织物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电热针织物的大量产品中,均采用独立制作发热片与针织物主体,然后对两者通过车缝等多道工序进行缝合加工,使两者进行结合,达到使普通针织物具备发热功能的目的。即先通过专业生产针织物的机器,生产出整体式的针织物主体后,再通过粘合或者刺绣绑定等方式将发热丝以一个固定的形态固化至底片或基材上,使之成为三明治结构(表层为无纺布,中间为发热线,底层为无纺布)。然后再将发热片采用车缝的工艺缝制到针织物主体上。由于粘合发热线的两层柔性材料(比如无纺布)大多不具备弹性,且车缝工艺也不具备弹性,所以一旦针织物主体车缝发热片之后,弹性至少丧失40%,从而导致穿着体验极差,且多一层发热片(三明治结构),亦会给针织物的穿戴带来非常强的异物感,导致穿着体验极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热针织物的制作工艺,旨在解决现有电热针织物通过发热片发热导致穿着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热针织物的制作工艺,所述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针织片机编织出初始状针织物主体,所述初始状针织物主体为预设结构的平面片状,且所述初始状针织物主体上的第一预设部位、第二预设部位以及第三预设部位均为双层结构;将发热线植入所述第一预设部位中,使得所述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将电源线组件及电源模组分别植入所述第二预设部位及所述第三预设部位中,并使得所述发热线通过所述电源线组件与所述电源模组进行电性连接;根据所述预设结构缝合所述初始状针织物主体,得到相应的电热针织物。
[0005]可选地,所述通过针织片机编织出初始状针织物主体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针织片机的预设程序对所述初始状针织物主体的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的编织设计,以得到所述初始状针织物主体。
[0006]可选地,所述预设程序包括对所述第一预设部位、所述第二预设部位以及所述第三预设部位进行提花圆筒工艺编织设计,使得所述第一预设部位、所述第二预设部位以及所述第三预设部位均形成双层结构。
[0007]可选地,所述初始状针织物主体为高弹力包芯纱与仿貂绒编织而成。
[0008]可选地,所述发热线包括发热线主体以及包裹所述发热线主体的防护层。
[0009]可选地,所述发热线主体为金属发热丝或合成纤维发热丝或纯碳纤维发热丝或合成碳纤维发热丝。
[0010]可选地,所述防护层为硅胶层或TPU层。
[0011]可选地,所述电源线组件包括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以及将所述正极电源线与
所述负极电源线编织在一起的编织物表皮。
[0012]可选地,所述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两层波浪状,且所述发热线的一端通过一铜扣端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电源线的一端,所述发热线的另一端通过另一铜扣端子电性连接所述负极电源线的一端。
[0013]可选地,所述铜扣端子的外侧包裹有热缩管。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热针织物的制作工艺,其在制作电热针织物时,先通过针织片机编织出初始状针织物主体,该初始状针织物主体为预设结构的平面片状,且该初始状针织物主体上的第一预设部位、第二预设部位以及第三预设部位均为双层结构。接着,将发热线植入第一预设部位中,使得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同时,将电源线组件及电源模组分别植入第二预设部位及第三预设部位中,并使得发热线通过电源线组件与电源模组进行电性连接。最后,根据预设结构缝合初始状针织物主体,得到相应的电热针织物。这样一来,通过本制作工艺制作的电热针织物通过植入第一预设部位的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来实现本电热针织物的发热功能,可极大简化电热针织物的生产工艺,不再需要发热片的生产流程,降低了电热针织物的生产成本,并使得电热针织物的工艺更加美观,整个发热系统器件被简化且隐藏进入电热针织物中。同时,采用发热线的结构设计,相比发热片,可极大缩小了异物体积,使得人体对发热片的异物感基本消失,同时,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可确保其不会影响本电热针织物的弹性及增大其发热区域,使得发热系统器件更牢固,不易脱离针织物主体,且电热针织物的发热部位更加符合人体特点,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穿着更舒适。可见,本技术方案,其可有效解决现有电热针织物通过发热片发热导致穿着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针织物的制作工艺的流程框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针织物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所示电热针织物的第一预设部位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针织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热针织物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S110:通过针织片机编织出初始状针织物主体,该初始状针织物主体为预设结构的平面片状,且该初始状针织物主体上的第一预设部位、第二预设部位以及第三预设
部位均为双层结构。
[0023]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初始状针织物主体110为预设结构的平面片状,该预设结构可以是袜子结构、护膝结构或其他针织物结构,本实施例图中具体以袜子结构为例。初始状针织物主体110为高弹力包芯纱与仿貂绒编织而成,可采用普通7针,9针或12针织片机编织出,其具体材料成分为:22.5%粘胶,52.5%锦纶,10%涤纶,15%氨纶。该材料弹性好,舒适如软,适合针织机编织。编织时,根据针织片机的预设程序对该初始状针织物主体110的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的编织设计,以得到该初始状针织物主体110。该预设程序包括对第一预设部位111、第二预设部位112以及第三预设部位113进行提花圆筒工艺编织设计,使得第一预设部位111、第二预设部位112以及第三预设部位113均形成双层结构,具体如图3所示,形成上下层中空空间。
[0024]步骤S120:将发热线植入该第一预设部位中,使得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
[0025]具体地,如图2及图3所示,可将发热线120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后用加长秃头针穿引至该第一预设部位111的中空空间中实现其植入。由于发热线120为柔软线材,其可在植入第一预设部位111后,可变成与第一预设部位111相同的多处折弯的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针织物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针织片机编织出初始状针织物主体,所述初始状针织物主体为预设结构的平面片状,且所述初始状针织物主体上的第一预设部位、第二预设部位以及第三预设部位均为双层结构;将发热线植入所述第一预设部位中,使得所述发热线多处折弯形成预设形状;将电源线组件及电源模组分别植入所述第二预设部位及所述第三预设部位中,并使得所述发热线通过所述电源线组件与所述电源模组进行电性连接;根据所述预设结构缝合所述初始状针织物主体,得到相应的电热针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针织片机编织出初始状针织物主体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针织片机的预设程序对所述初始状针织物主体的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的编织设计,以得到所述初始状针织物主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程序包括对所述第一预设部位、所述第二预设部位以及所述第三预设部位进行提花圆筒工艺编织设计,使得所述第一预设部位、所述第二预设部位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嘉良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