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防止侧漏光的侧发光式量子膜液晶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25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防止侧漏光的侧发光式量子膜液晶模组,包括框体和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与框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框体内固定设有发光组件和导光组件;导光组件包括反射片和导光板,发光组件和反射片分别与框体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且发光组件与框体的其中一个侧边相接,导光板固定在发光组件的边侧,导光板与反射片固定连接;导光板远离发光组件的侧边及相邻两边与框体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固定设有可压缩的遮光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压缩的遮光结构首先能够配合导光板收缩和膨胀,另外能够遮挡住导光板往边缘处发散的光,防止导光板边缘出现光溢出的现象。现象。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防止侧漏光的侧发光式量子膜液晶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模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防止侧漏光的侧发光式量子膜液晶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模组主要由背光源(Back Light)和液晶屏(LCD)组成,背光源提供白色光源,白光通过液晶屏的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过滤出红、绿、蓝三色,加载在薄膜晶体管(TFT)的电压高低,可以控制红、绿、蓝三色的亮度,通过调节三色的不同亮度来实现各种颜色的显示;所以液晶显示模组能够展现出来的色域面积大小,取决于背光源LED所能呈现的色域大小和彩色滤光片所能过滤的红、绿、蓝颜色深度。
[0003]因此,要提高液晶模组颜色的显示效果,只能从提高滤光片的鲜艳程度和提高背光中的红、绿、蓝三色光的比例来实现。但是,提升彩色滤光片的颜色色域,不仅会大幅提高制作的成本,而且液晶屏的透光率也会大幅降低;后来,人们发现使用量子膜提升颜色色域,不仅制作成本提高的不多,且亮度基本不损失;所以,量子膜在提升色域方面成本更加有优势。
[0004]目前量子膜,主流方案有:含镉量子膜(硫化镉,硒化镉,碲化镉等)、钙钛矿量子膜。含镉量子膜,膜材一般采用红、绿复合量子点搭配blue chip LED方案;钙钛矿量子膜则采用纯绿量子点搭配blue chip+KSF LED方案,所以含铬量子点一般为黄色膜、钙钛矿量子膜为绿色膜。根据量子膜颜色和成分的不同,搭配相对应波长和颜色的LED,利用三原色混色原理,来实现白光显示。
[0005]量子膜液晶模组是根据不同方案的量子膜,匹配blue chip LED或blue chip+KSF LED,利用三原色混色原理,选用相对应直径的量子点,通过混光原理来实现白光的一种含量子膜的液晶模组。相较白光LED液晶模组,量子点液晶模组可以显示全色域、窄频带、连续光谱,95%接近于自然光,在色彩纯度和色彩还原能力上有卓越表现。量子点为无机材料,稳定性强,寿命长,转换效率高,色彩效果上可以达到甚至超越OLED显示屏,同时成本更低。且量子膜背光结构无需改变现有白光LED背光源结构,可以在现有背光结构上快速替换,因此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场景,是目前液晶显示行业发展的趋势。
[0006]侧发光液晶显示模组中,因为发光LED组件在液晶模组的侧边,LED组件的光通过导光板的网点折射和反光膜的反射,来实现点光源到面光源分布。此种结构会导致在导光板边缘会有大量的光溢出,溢出的光经过漫反射会在导光板的截面出形成亮带。
[0007]因为量子膜使用的blue chip LED或blue chip+KSF LED,两种LED发出的分别是蓝光和紫光;所以在视觉效果上,边缘溢光形成的亮带为蓝色或者紫色,边缘漏光区域和显示区域颜色对比反差明显,这也是限制量子膜在窄边框超薄结构的显示屏产品中推广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减少侧漏光或者将测漏光转成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白色光是目前量子膜液晶显示模组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量子膜液晶模组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侧漏光的侧发光式量子膜液晶模组,并具体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能够防止侧漏光的侧发光式量子膜液晶模组,包括框体和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所述框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内固定设有发光组件和导光组件;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反射片和导光板,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反射片分别与所述框体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框体的其中一个侧边相接,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发光组件的边侧,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片固定连接;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发光组件的侧边及相邻两边与所述框体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固定设有可压缩的遮光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遮光结构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黑色泡棉、灰色泡棉、黑色软硅胶块和灰色软硅胶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发光组件的侧壁上设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的颜色与所述发光组件出光颜色为光学互补色。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导光板的接触面上设有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位于所述反射片的外周侧边上,所述反射结构的颜色与所述发光组件出光颜色为光学互补色。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结构包括丝印实线和丝印网点,所述丝印实线与所述反射片的侧边相接,所述丝印网点位于所述丝印实线的内侧。
[0014]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屏内设有显示区,所述丝印实线的宽度与所述显示区侧边到所述反射片侧边的水平距离相同。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丝印网点包括宽度相同第一丝印网点和第二丝印网点,所述第一丝印网点位于所述第二丝印网点的内侧;假设,所述第一丝印网点的宽度为M,所述显示区侧边到所述框体侧边的水平距离为N,那么,M=2N。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丝印网点上的网点直径为0.05

0.4毫米,所述第二丝印网点的网点直径为0.2

0.6毫米。
[0017]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包括胶框和金属框,所述胶框固定在所述金属框内,并与所述金属框卡接;所述导光组件固定在所述胶框内侧,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反射片分别与所述金属框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组件还包括量子膜,所述量子膜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量子膜的上表面依次设有下增光片和上增光片。
[0019]与现有的背光结构相比,本技术在导光板与框体之间留有间隙,能够保证导光板在高低温条件下工作时足够的收缩和膨胀空间,有效地延长了液晶模组的使用寿命;在间隙处设置的可压缩的遮光结构首先能够配合导光板收缩和膨胀,另外能够遮挡住导光板往边缘处发散的光,防止导光板边缘出现光溢出的现象,能够提升产品的用户使用好感。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A

A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1中B

B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反射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防止侧漏光的侧发光式量子膜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和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所述框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内固定设有发光组件和导光组件;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反射片和导光板,所述发光组件和所述反射片分别与所述框体的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框体的其中一个侧边相接,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发光组件的边侧,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射片固定连接;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发光组件的侧边及相邻两边与所述框体的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固定设有可压缩的遮光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止侧漏光的侧发光式量子膜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结构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黑色泡棉、灰色泡棉、黑色软硅胶块和灰色软硅胶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止侧漏光的侧发光式量子膜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发光组件的侧壁上设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的颜色与所述发光组件出光颜色为光学互补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防止侧漏光的侧发光式量子膜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导光板的接触面上设有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位于所述反射片的外周侧边上,所述反射结构的颜色与所述发光组件出光颜色为光学互补色。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防止侧漏光的侧发光式量子膜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包括丝印实线和丝印网点,所述丝印实线与所述反射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小康石体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赛时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