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OS响应的二聚体喜树碱前药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202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6
一种ROS响应的二聚体喜树碱前药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结构如式所示,结构如式所示,结构如式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OS响应的二聚体喜树碱前药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一种细胞毒性喹啉类生物碱,能抑制DNA 拓扑异构酶(TOPO I)。喜树碱是从产于中国的喜树(喜树,幸福树)树皮和枝干分离出来,早期为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癌症的方法。喜树碱在初步临床试验有显著的抗癌特性、溶解度低以及含有高度的药物不良反应特性。药用化学家进而利用这些特性开发出了多样的合成喜树碱和各种衍生品,以增加良好的效果。
[0003]研究表明,细胞内的ROS水平主要与丙酮酸脱氢酶、NADPH氧化酶类 (NOXs)、一氧化氮合酶、黄嘌呤氧化酶等有关。正常状态下,细胞内的ROS 含量大约在20
×
10
‑3μM。但是在与ROS相关的疾病状态下,ROS含量最高可达惊人的100μM。因此,ROS也作为一种标志物或者靶向对象用于治疗、诊断 ROS相关的疾病中。ROS响应的前药或者探针大多由三部分组成:ROS响应部分、药效部分以及用于连接前两部分并且可以自发断裂的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ROS响应的二聚体喜树碱前药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以解决现有问题,以及提供一种上述化合物在抗癌活性中的应用。
[0005]技术方案:一种ROS响应的二聚体喜树碱前药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其具有如式所示的结构,
[0006][0007]一种ROS响应的二聚体喜树碱前药的设计合成过程如下:
[0008][0009]Reagents and conditions:(i)acetone,hydrochloric acid,0℃,2h;(ii)DMAP,
EDC
·
HCl,CH2Cl2, 0℃,24h.
[0010]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步骤1.称取3

巯基丙酸(2.12g,20mmol)与丙酮(0.58g,10mmol)溶于10mL 浓盐酸中,0℃下搅拌2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抽滤得到白色固体B。
[0012]步骤2.在搅拌下,将化合物B(1.26g,5mmol)与4

二甲氨基吡啶(0.12g,1 mmol),1

乙基

(3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0.19g,1mmol)溶于 10mL无水二氯甲烷中,0℃下搅拌24h。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萃取,用无水硫酸钠除水,硅胶柱层析(洗脱剂V
DCM
∶V
MeOH
=20∶1),得到小分子二聚体前药 C。
[0013]具体实施方式
[0014]步骤1.称取3

巯基丙酸(2.12g,20mmol)与丙酮(0.58g,10mmol)溶于10 mL浓盐酸中,0℃下搅拌2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抽滤得到白色固体 B。1H NMR(600MHz,CDCl3):δ12.17(s,2H),2.71(d,J=4.0Hz,4H),2.56(d,J= 8.8Hz,4H),1.58(s,6H).
13
C NMR(151MHz,CDCl3)δ172.5,50.5,32.5,22.5.MS EI
+
:252.34(C9H
16
O4S2,[M]+
).
[0015]步骤2.在搅拌下,将化合物B(1.26g,5mmol)与4

二甲氨基吡啶(0.12g,1 mmol),1

乙基

(3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0.19g,1mmol)溶于 10mL无水二氯甲烷中,0℃下搅拌24h。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萃取,用无水硫酸钠除水,硅胶柱层析(洗脱剂V
DCM
∶V
MeOH
=20∶1),得到小分子二聚体前药 C。1H NMR(600MHz,CDCl3):δ8.31(d,J=4.0Hz,2H),7.82(d,J=6.4Hz,2H), 7.71(m,4H),7.40(t,J=6.4Hz,5.7Hz,4H),4.71

4.67(m,4H),4.28(s,4H),2.71 (d,J=4.0Hz,4H),2.56(d,J=8.8Hz,4H),1.96(d,J=4.0Hz,4H),1.58(s,6H), 0.89(s,6H).
13
C NMR(151MHz,CDCl3)δ173.1,167.5,156.9,152.7,148.9,145.5, 131.9,130.1,129.1,127.6,126.5,120.0,97.5,76.2,65.4,53.7,50.5,32.5,
31.8,22.5, 10.2.MS EI
+
:913.05(C
49
H
44
N4O
10
S2,[M]+
).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ROS响应的二聚体喜树碱前药的体外活性测试:制备的二聚体前药分子在PBS缓冲液(pH7.4,1%DMSO)中进行了初步的体外实验。将二聚体前药分子(10μM)与过氧化氢(0

50eq)在37℃温育60分钟后,观察到分别在 500nm处有显著的荧光增强(图1)。为了更详细地研究前药分子对过氧化氢的响应,通过记录500nm处荧光强度的变化来评估其在过氧化氢存在下的时间依赖性荧光响应。前药反应迅速,并最后保持基本稳定(图2)。随后进行了前药二聚体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二聚体前药对正常细胞毒性很小,而对4T1细胞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列二聚体前药分子与ROS响应的荧光光谱强度变化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列二聚体前药分子与ROS响应不同时间的荧光光谱强度变化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列二聚体前药分子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毒性实验结果图
[0023]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专利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OS响应的二聚体喜树碱前药的结构2.一种ROS响应的二聚体喜树碱前药的制备方法,结构如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称取3

巯基丙酸(2.12g,20mmol)与丙酮(0.58g,10mmol)溶于10mL浓盐酸中,0℃下搅拌2h。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抽滤得到白色固体B。步骤2.在搅拌下,将化合物B(1.26g,5mmol)与4

二甲氨基吡啶(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亚熙陈新月潘建成雷德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