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128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包括相连的残渣分离器和油水分离罐,所述油水分离罐包括:罐体,为圆柱筒状;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罐体下部的一侧,连接残渣分离器的出水口;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出油口,设置在罐体顶部;所述罐体设置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从所述罐体的上部空间抽气,从罐体底部充气。从罐体内部的污水液面上方抽取气体,从罐体内部污水底部进行充气,实现了气体的内部循环,不向外部排放污浊气体。罐体底部污水由于水压的存在,以及空气泵的转动在底部产生的风压,有利于气体在污水下部溶解。同时离心风机的转动使污水上方压力减小,有利于气泡从污水上部的逸出,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生活含油污水,特别是餐饮业厨房污水,先要进行油水分离,以脱除污水中的油,以符合排放标准,满足后续污水处理各工艺过程的要求,回收的油还可以进一步生态利用。现有的分离式隔油设备已实现自动化控制,一般是先进行残渣的分离,然后含油污水在罐体内进行气浮法分离,使分散再污水中的油滴上浮漂在污水表面的上部,再将上部的油层分离出来。
[0003]目前使用的气浮法分离一般是先加压,充入空气使污水溶解部分空气,再减压产生气泡,排出气体。这种方式由于需要加压,对罐体强度要求高,且排出气体的比较难闻,对周围环境不友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不用加压,且在分离油的过程中减少气体的排出,具体方案如下。
[0005]一种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包括相连的残渣分离器和油水分离罐,所述油水分离罐包括:
[0006]罐体,为圆柱筒状;
[0007]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罐体下部的一侧,连接残渣分离器的出水口;
[0008]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
[0009]出油口,设置在罐体顶部;
[0010]所述罐体设置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从所述罐体的上部空间抽气,从罐体底部充气。
[0011]从罐体内部的污水液面上方抽取气体,从罐体内部污水底部进行充气,实现了气体的内部循环,不向外部排放污浊气体。同时由于水压的存在,以及离心风机的转动在底部产生的风压,有利于气体在污水下部溶解。同时离心风机的转动使污水上方压力减小,有利于气泡从污水上部的逸出,进行油水分离。
[0012]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罐体的出油口高度的位置,设置环形集油槽,所述出油口与所述环形集油槽连接。
[001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充气机构包括:
[0014]空气泵,安装于所述罐体的外部;
[0015]抽气口,安装于所述罐体内部的污水液面上方,与所述空气泵管道连接;
[0016]气体喷头,安装于所述罐体内的底部,与所述空气泵管道连接。
[001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气体喷头包括:
[0018]环形喷管,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
[0019]喷头管路,穿过所述罐体壁,连接所述环形喷管与空气泵出风口;
[0020]喷嘴,设置在环形喷管,有不少于三个,环形阵列排布。
[0021]进一步的改进,喷嘴与所在的环形阵列所在平面的径线呈一定角度。
[0022]进一步的改进,环形管路的上壁还设置若干通孔,以利于增加水中溶解空气的量。
[002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罐体底壁形状为下凹的球缺,以减少淤积情况的发生。
[0024]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料口设置流量阀,控制进料口流量,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关闭。
[0025]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1)本技术提供的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从罐体内部的污水液面上方抽取气体,从罐体内部污水底部进行充气,实现了气体的内部循环,不向外部排放污浊气体。
[0027](2)罐体底部污水由于水压的存在,以及空气泵的转动在底部产生的风压,有利于气体在污水下部溶解。同时离心风机的转动使污水上方压力减小,有利于气泡从污水上部的逸出,进行油水分离。
[0028](3)在罐体的出油口高度的位置,设置环形集油槽,有利上层油向外汇集通过出油口流出分离。
附图说明
[00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整体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的油水分离罐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的油水分离罐的一种改进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的油水分离罐的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图4中A

A剖面图;
[0035]图6为本技术气体喷头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
[0037]1残渣分离器;
[0038]2.油水分离罐;
[0039]21.罐体;
[0040]22.进料口;
[0041]23.出水口;
[0042]24.出油口;
[0043]25.环形集油槽;
[0044]3.沉淀分离罐;
[0045]4.储油罐;
[0046]5.充气机构;
[0047]51.空气泵;
[0048]52.抽气口;
[0049]53.气体喷头;
[0050]531.环形喷管;
[0051]532.喷头管路;
[0052]533.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54]如
技术介绍
,目前气浮法分离一般是先加压,充入空气使污水溶解部分空气,再减压产生气泡,排出气体,由于需要加压,对罐体强度要求高,排出气体的比较难闻。
[0055]本实施例提供的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通过将现有从外部引入空气再排空的方式,改为从设备内部引入空气,是气体内循环,达到减少对外部的空气排出。同时,通过气流方向的控制,使罐体内的污水转动起来,提供分离油的效率。
[0056]如图1

5所示,为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的整体工作原理图,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残渣分离器1、油水分离罐2、沉淀分离罐3、储油罐4。残渣分离器1的出水进入油水分离罐。油水分离罐2的分离出油进入储油罐4,分离出的污水进入沉淀分离罐3进形污泥沉淀以及进一步的水油分离。沉淀分离罐3分离出的油进入储油罐,分离出的污水合格后进入市政管网。
[0057]如图2

5所示,油水分离罐2包括罐体21、进料口22、出水口23、出油口 24。罐体21为圆柱筒状,进料口22设置在罐体下部的一侧,连接残渣分离器的出水口;出水口23设置在罐体的底部,出油口24设置在罐体顶部。
[0058]如图3所示,为本实例罐体2结构的一种改进,在罐体2的出油口高度的位置,设置环形集油槽25,出油口24与环形集油槽25连通。环形集油槽25的设置有利上层油向外汇集通过出油口24流出分离。
[0059]罐体设置充气机构5,充气机构5从罐体的上部空间抽气,从罐体底部充气。充气机构包括空气泵51、抽气口52、气体喷头53。空气泵51安装于罐体21的外部;抽气口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包括相连的残渣分离器和油水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罐包括:罐体,为圆柱筒状;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罐体下部的一侧,连接残渣分离器的出水口;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出油口,设置在罐体顶部;所述罐体设置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从所述罐体的上部空间抽气,从罐体底部充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的出油口高度的位置,设置环形集油槽,所述出油口与所述环形集油槽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全自动隔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包括:空气泵,安装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抽气口,安装于所述罐体内部的污水液面上方,与所述空气泵管道连接;气体喷头,安装于所述罐体内的底部,与所述空气泵管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延超刘伟江会廷王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特亚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