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96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包括推车、座椅、高度调节器、体位调节器和控制器,所述座椅包括前后依次铰接的背板、坐板和腿板,所述坐板位于推车之上并与推车之间形成可供病床的床板伸入的夹缝,所述夹缝的高度由高度调节器所调节,所述背板与坐板之间以及坐板与腿板之间的夹角大小由体位调节器所调节,能够将座椅转移至病床之上,同时设置高度调节器以调节坐板与推车的间距,实现夹缝的大小变化,又设置体位调节器以调节背板与坐板之间以及坐板与腿板之间的夹角大小,实现病人体位的变化,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使用便捷。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的
,特别是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的


技术介绍

[0002]定期的体位转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由长期卧床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疚,如压疮、坠积性肺炎、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深静脉血栓等。目前,卧床病人通常由医护人员手动摆动,以进行体位的转换,整个过程较为耗费体力,有的时候甚至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十分不便。此外,部分病人在被调整成坐姿等特定体位后,还可能因重力等因素而在病床上逐渐侧偏直至滑倒,较为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能够将座椅转移至病床之上,同时设置高度调节器以调节坐板与推车的间距,实现夹缝的大小变化,又设置体位调节器以调节背板与坐板之间以及坐板与腿板之间的夹角大小,实现病人体位的变化,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包括推车、座椅、高度调节器、体位调节器和控制器,所述座椅包括前后依次铰接的背板、坐板和腿板,所述坐板位于推车之上并与推车之间形成可供病床的床板伸入的夹缝,所述夹缝的高度由高度调节器所调节,所述背板与坐板之间以及坐板与腿板之间的夹角大小由体位调节器所调节,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高度调节器和体位调节器电连接。
[0005]作为优选,所述推车包括支撑架、机箱和万向轮,所述机箱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面,所述控制器位于机箱的箱体内腔之中,若干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安装在支撑架的腿部底端。
[0006]作为优选,所述座椅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可拆卸安装在坐板的顶面边缘。
[0007]作为优选,所述高度调节器包括顶座、底座、形变杆组、支撑块、高度调节电机、丝杆和丝母,所述顶座与坐板相连接,所述顶座和底座一上一下设置,两组所述形变杆组分别设置在顶座和底座之间,所述形变杆组包括上边杆和下边杆,一组所述形变杆组的上边杆和下边杆的一端于支撑块之外相铰接而另一端分别与顶座和底座相铰接,另一组所述形变杆组的上边杆和下边杆的一端于丝母之外相铰接而另一端分别与顶座和底座相铰接,所述高度调节电机安装在支撑块的外壁上且输出轴端部与丝杆的一端同心连接,所述丝母螺纹连接在丝杆之外。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块。
[0009]作为优选,还包括换位电机,所述换位电机安装在推车之上且输出轴端部与底座的底面同心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体位调节器为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缸体分别与坐板相铰接,两个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端部分别与坐板和腿板相铰接。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条将病人束缚在座椅之上的束缚带。
[0012]作为优选,所述束缚带包括弹力带和网带,所述弹力带和网带的端部相连接并包围成封闭的带圈。
[0013]作为优选,所述束缚带还包括绳子、环体和扣件,两个所述环体分别安装在弹力带的两端,两根所述绳子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网带的两端而另一端先后穿过环体和扣件设置,所述扣件位于环体远离网带的一侧,所述扣件可拆卸安装在绳子的任意绳段处且无法穿过环体的环孔。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前后依次铰接的背板、坐板和腿板构成座椅,使坐板位于推车之上并形成可供病床的床板伸入的夹缝,能够将座椅转移至病床之上,同时设置高度调节器以调节坐板与推车的间距,实现夹缝的大小变化,又设置体位调节器以调节背板与坐板之间以及坐板与腿板之间的夹角大小,实现病人体位的变化,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通过设置换位电机驱动座椅转动,从而能够与高度调节器和体位调节器相配合,将放平至躺板状的座椅安放在床板之上,方便病人的转移,令使用更为省力;通过在坐板上设置可拆卸连接的扶手,既方便病人撑扶,又不影响病人在床板与座椅之间的转移;通过设置弹力带和网带构成束缚带,能够在防止病人从座椅之上掉落的同时,提供了一定的弹力缓冲,并增强了透气性,从而有效提高使用舒适性;通过设置绳子、环体和扣件,方便根据病人的和体型,调节带圈的尺寸。
[0015]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在去除束缚带后的主视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的推车的主视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的座椅和体位调节器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的高度调节器和换位电机的装配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的束缚带的俯视图。
[0021]图中:1

推车、11

支撑架、12

机箱、13

万向轮、2

座椅、21

背板、22

坐板、23

腿板、24

扶手、3

高度调节器、31

顶座、32

底座、33

上边杆、34

下边杆、35

支撑块、36

高度调节电机、37

丝杆、38

丝母、39

限位块、4

体位调节器、5

换位电机、6

束缚带、61

弹力带、62

网带、63

绳子、64

环体、65

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包括推车1、座椅2、高度调节器3、体位调节器4和控制器,所述座椅2包括前后依次铰接的背板21、坐板22和腿板23,所述坐板22位于推车1之上并与推车1之间形成可供病床的床板伸入的夹缝,所述夹缝的高度由高度调节器3所调节,所述背板21与坐板22之间以及坐板22与腿板23之间的夹角大小由体位调节器4所调节,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高度调节器3和体位调节器4电连接。
[0023]所述推车1包括支撑架11、机箱12和万向轮13,所述机箱12安装在支撑架11的顶
面,所述控制器位于机箱12的箱体内腔之中,若干个所述万向轮13分别安装在支撑架11的腿部底端。
[0024]所述座椅2还包括扶手24,所述扶手24可拆卸安装在坐板22的顶面边缘。
[0025]所述高度调节器3包括顶座31、底座32、形变杆组、支撑块35、高度调节电机36、丝杆37和丝母38,所述顶座31与坐板22相连接,所述顶座31和底座32一上一下设置,两组所述形变杆组分别设置在顶座31和底座32之间,所述形变杆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1)、座椅(2)、高度调节器(3)、体位调节器(4)和控制器,所述座椅(2)包括前后依次铰接的背板(21)、坐板(22)和腿板(23),所述坐板(22)位于推车(1)之上并与推车(1)之间形成可供病床的床板伸入的夹缝,所述夹缝的高度由高度调节器(3)所调节,所述背板(21)与坐板(22)之间以及坐板(22)与腿板(23)之间的夹角大小由体位调节器(4)所调节,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高度调节器(3)和体位调节器(4)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1)包括支撑架(11)、机箱(12)和万向轮(13),所述机箱(12)安装在支撑架(11)的顶面,所述控制器位于机箱(12)的箱体内腔之中,若干个所述万向轮(13)分别安装在支撑架(11)的腿部底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2)还包括扶手(24),所述扶手(24)可拆卸安装在坐板(22)的顶面边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病人用可移动的体位转换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器(3)包括顶座(31)、底座(32)、形变杆组、支撑块(35)、高度调节电机(36)、丝杆(37)和丝母(38),所述顶座(31)与坐板(22)相连接,所述顶座(31)和底座(32)一上一下设置,两组所述形变杆组分别设置在顶座(31)和底座(32)之间,所述形变杆组包括上边杆(33)和下边杆(34),一组所述形变杆组的上边杆(33)和下边杆(34)的一端于支撑块(35)之外相铰接而另一端分别与顶座(31)和底座(32)相铰接,另一组所述形变杆组的上边杆(33)和下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菲菲陈飞扬雷仙美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