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281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目的是有效缓解水垢的形成,延长EDR膜堆和电极的使用寿命,提升净水效率。一种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包括两个进水端、四个三通电磁阀、EDR膜堆、两个出水端,各个所述三通电磁阀均包括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各个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出水口能够开启和关闭以使得通过所述EDR膜堆两条水路切换;通过调整所述电极的正负通电,使得正电极、负电极极性相互倒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通过EDR膜堆的两条水路切换,实现净水支路与浓水支路切换,并通过调整电极的正负通电,实现EDR膜堆电极的倒极,从而有效缓解膜堆表面水垢的形成,延长EDR膜堆和电极的使用寿命,提升EDR膜堆的净水效率。提升EDR膜堆的净水效率。提升EDR膜堆的净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器的换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家庭都普遍安装了净水器,以保证饮水健康。但EDR膜堆在长时间工作不换向的情况下,会使EDR膜片浓水室中的离子不断积累,形成沉淀的水垢,导致EDR膜片性能衰减加剧,同时由于正电极长期通正电,负电极长期通负电,从而影响EDR膜堆和正负电极的使用寿命,导致净水器的使用效率下降。
[0003]针对此情况,现有技术通常会定期冲洗EDR膜堆和阴极与阳极,以降低膜堆中的TDS,浪费水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在两进水端和两出水端不变换的情况下,对通过EDR膜堆的两条水路切换,实现净水支路与浓水支路切换,通过调整电极的正负通电,实现EDR膜堆电极的倒极,从而有效缓解膜堆表面水垢的形成,延长EDR膜堆和电极的使用寿命,提升EDR膜堆的净水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端、第二进水端、第一三通电磁阀、第二三通电磁阀、第三三通电磁阀、第四三通电磁阀、EDR膜堆、第一出水端、第二出水端,其中,所述EDR膜堆包括第一进水接口、第二进水接口、第一出水接口、第二出水接口、正电极、负电极;各个所述三通电磁阀均包括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端与第一三通电磁阀进水口相连,第二进水端与第二三通电磁阀进水口相连;所述EDR膜堆第一出水接口与第三三通电磁阀进水口相连,第二出水接口与第四三通电磁阀进水口相连;所述EDR膜堆第一进水接口分别与第一三通电磁阀、第二三通电磁阀各自的一个出水口相连,所述EDR膜堆第二进水接口分别与第一三通电磁阀、第二三通电磁阀各自的另一个出水口相连,以能够进行水路切换;所述第一出水端分别与第三三通电磁阀、第四三通电磁阀各自的一个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出水端分别与第三三通电磁阀、第四三通电磁阀各自的另一个出水口相连,以能够进行水路切换;各个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出水口能够开启和关闭以使得通过所述EDR膜堆两条水路切换;通过调整所述电极的正负通电,使得正电极、负电极极性相互倒换。
[0006]进一步,包括通路状态和换向状态,其中,在所述通路状态,第一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关闭,第二出水口开启并与所述EDR膜堆第一进水接口相连;第二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关闭,第二出水口开启并与所述EDR膜堆第二进水接口相连;第三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关闭,第二出水口开启并与所述第一出水端相连;第四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关闭,第二出水口开启并与所述第二出水端相连;在所述换向状态,第一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关闭,第一出水口开启并与所述EDR膜堆第二进水接口相连;第二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关闭,第一出水口开启并与所述
EDR膜堆第一进水接口相连;第三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关闭,第一出水口开启并与所述第二出水端相连;第四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关闭,第一出水口开启并与所述第一出水端相连,同时调整所述电极的正负通电,使得正电极、负电极极性相互倒换。
[0007]进一步,还包括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能够控制各个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出水口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正电极、负电极极性相互倒换。
[0008]进一步,还包括在所述三通电磁阀出水口与所述EDR膜堆进水接口之间管路、所述三通电磁阀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端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单向阀。
[000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由于在EDR膜堆两侧的进水支路和出水支路上均设置有三通电磁阀,该换向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控制三通电磁阀的一个出水口开启的同时另一个出水口关闭,以使得EDR膜堆两侧两条水路切换,实现净水支路与浓水支路切换,同时通过调整电极的正负通电,实现EDR膜堆电极的倒极。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此EDR膜堆的换向系统,可有效缓解膜堆表面水垢的形成,延长EDR膜堆和电极的使用寿命,提升EDR膜堆的净水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一种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一种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的通路状态示意图。
[0013]图3是一种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的换向状态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第一进水端,2、第二进水端,3、第一三通电磁阀,30、进水口,31、第一出水口,32、第二出水口,4、第二三通电磁阀,40、进水口,41、第一出水口,42、第二出水口,5、第三三通电磁阀,50、进水口,51、第一出水口,52、第二出水口,6、第四三通电磁阀,60、进水口,61、第一出水口,62、第二出水口,7、第一出水端,8、第二出水端,9、EDR膜堆,91、第一进水接口,92、第二进水接口,93、第一出水接口,94、第二出水接口,95、正电极,96、负电极,11、单向阀,12、单向阀,21、单向阀,22、单向阀,71、单向阀,72、单向阀,81、单向阀,82、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图1具体说明如下:一种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端1、第二进水端2、第一三通电磁阀3、第二三通电磁阀4、第三三通电磁阀5、第四三通电磁阀6、EDR膜堆9、第一出水端7、第二出水端8,其中,所述EDR膜堆9包括第一进水接口91、第二进水接口92、第一出水接口93、第二出水接口94、正电极95、负电极96;各个所述三通电磁阀均包括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端1与第一三通电磁阀3进水口30相连,第二进水端2与第二三通电磁阀4进水口40相连;所述EDR膜堆9第一出水接口93与第三三通电磁阀5进水口50相连,第二出水接口94与第四三通电磁阀6进水口60相连;所述EDR膜堆9第一进水接口91分别与第一三通电磁阀3、第二三通电磁阀4各自的一个出水口相连,所述EDR膜堆9第二进水接口92分别与第一三通电磁阀3、第二三通电磁阀4各自的另一个出水口相连,以能够进行水路切换;所述第一出水端7分别与第三三通电磁阀5、第四三通电磁阀6各自的一个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出水端8分别与第三三通电磁阀5、第四三通电磁阀6各自的另一个出水口相连,以能够进行水路切换;各个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出水口能够开启和关闭以使得通
过所述EDR膜堆两条水路切换;通过调整所述电极的正负通电,使得正电极95、负电极96极性相互倒换。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2所示的,在所述通路状态,正电极95通正电,负电极96通负电,第一三通电磁阀3的第一出水口31关闭,第二出水口32开启并与单向阀12及EDR膜堆9第一进水接口91相连;第二三通电磁阀4的第一出水口41关闭,第二出水口42开启并与单向阀22及EDR膜堆9第二进水接口92相连;第三三通电磁阀5的第一出水口51关闭,第二出水口52开启并与单向阀71及第一出水端7相连;第四三通电磁阀6的第一出水口61关闭,第二出水口62开启并与单向阀82及第二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水端、第二进水端、第一三通电磁阀、第二三通电磁阀、第三三通电磁阀、第四三通电磁阀、EDR膜堆、第一出水端、第二出水端,其中,所述EDR膜堆包括第一进水接口、第二进水接口、第一出水接口、第二出水接口、正电极、负电极;各个所述三通电磁阀均包括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端与第一三通电磁阀进水口相连,第二进水端与第二三通电磁阀进水口相连;所述EDR膜堆第一出水接口与第三三通电磁阀进水口相连,第二出水接口与第四三通电磁阀进水口相连;所述EDR膜堆第一进水接口分别与第一三通电磁阀、第二三通电磁阀各自的一个出水口相连,所述EDR膜堆第二进水接口分别与第一三通电磁阀、第二三通电磁阀各自的另一个出水口相连,以能够进行水路切换;所述第一出水端分别与第三三通电磁阀、第四三通电磁阀各自的一个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出水端分别与第三三通电磁阀、第四三通电磁阀各自的另一个出水口相连,以能够进行水路切换;各个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出水口能够开启和关闭以使得通过所述EDR膜堆两条水路切换;通过调整所述电极的正负通电,使得正电极、负电极极性相互倒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DR净水器的换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路状态和换向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飞樊学蔺
申请(专利权)人:溢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林庆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