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节软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74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次使用的无污染多节软膏结构,包括管体和盖体,管体由两个以上储药仓首尾连接而成,相连接的多个储药仓可分离设置;储药仓包括出药口、储药仓主体、储药仓尾部,其中,出药口位于储药仓的首端,储药仓尾部位于储药仓的尾端,出药口、储药仓主体、储药仓尾部依次排布设置;出药口用于供软膏由储药仓主体挤出,储药仓主体用于储存软膏,储药仓尾部用于密封储药仓主体;盖体与出药口的形状相适配,盖体与位于管体的最前端的出药口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节软膏结构,将位于罐体最前端的储药仓内的软膏使用完毕后卸下,保证后续的储药仓内的药膏洁净;具有洁净防污染、防止交叉感染,便于控量,以及适于携带等多重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节软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药品外包装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节软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软膏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药品存放体,结构目前就是通管主体加盖体,为便于销售前的存放,通管主体端口设置锡膜。这种锡膜被患者打开后,就无法复原。如果软膏多次使用,该锡膜无法形成多次使用期间的隔离和保护作用。
[0003]目前市售的软膏体有塑料管和铝管两种,塑料管成本低,但是由于管体弹性大,管内膏体被挤出后,管体恢复性形变会立刻将空气带入管体内,影响管体内余量软膏药物的性能;此外,如果手部动作控制不好,还会把已经挤出的药物吸回管体内,造成污染。铝管基本没有恢复性弹性形变,因此可改善外部污染空气和药物回流的污染问题,但是铝管的出药量非常不好控制,经常发生盖体已经该上,但是由于金属外壳受力形变后药膏持续外溢,造成不洁净和浪费。
[0004]此外,同一个药体,家庭间交叉使用也会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0005]此外,目前市售的药膏都是大通管,用户难以掌握用量,尤其是药膏通常用于外科皮肤用药,需要根据病患面积进行适量涂抹,目前的市售的软膏体无法对此进行控制,更无法形成有效医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用于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次使用的无污染多节软膏结构,具有洁净防污染、防止交叉感染,便于控量,以及适于携带等多重作用。
[0007]本技术所提供的多节软膏结构,包括管体和盖体,管体由两个以上储药仓首尾连接而成,相连接的多个储药仓可分离设置;储药仓包括出药口、储药仓主体、储药仓尾部,其中,出药口位于储药仓的首端,储药仓尾部位于储药仓的尾端,出药口、储药仓主体、储药仓尾部依次排布设置;出药口用于供软膏由储药仓主体挤出,储药仓主体用于储存软膏,储药仓尾部用于密封储药仓主体;盖体与出药口的形状相适配,盖体与位于管体的最前端的出药口配合连接。
[0008]优选地,各储药仓的容量相同。
[0009]优选地,各储药仓的容量不同。
[0010]优选地,储药仓的外表面带有容量刻度。
[0011]优选地,储药仓主体采用避光材料制成。
[0012]优选地,多个储药仓相互独立可分离设置。
[0013]优选地,每个储药仓的形状相同。
[0014]优选地,出药口呈圆锥台形状。
[0015]优选地,出药口设置有隔离膜。
[0016]优选地,盖体的背离出药口的一端设置有具有刺穿隔离膜的机械强度的圆锥尖
端。
[0017]采用本技术多节软膏结构,将位于罐体最前端的储药仓内的软膏使用完毕后卸下,保证后续的储药仓内的药膏洁净;具有洁净防污染、防止交叉感染,便于控量,以及适于携带等多重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多节软膏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多节软膏结构的实施例二中储药仓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管体1,盖体2,储药仓11,出药口110,储药仓主体111,储药仓尾部112,隔离膜1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3]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节软膏结构,其软膏管可以多次使用,同时具备无污染的功能。
[0025]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包括管体1和盖体2。其中,管体1和盖体2可以螺旋连接,盖体2以管帽的形式连接至管体1。管体1和盖体2的外形可以一致,也可以不同。管体1可以是常见的圆柱体,棱柱体等。本技术所提供的多节软膏结构,包括管体和盖体,管体1由至少两个储药仓11首尾连接而成,相连接的两个储药仓11可分离设置;储药仓11包括出药口110、储药仓主体111、储药仓尾部112,其中,出药口110位于储药仓11的首端,储药仓尾部112位于储药仓11的尾端,出药口110、储药仓主体111、储药仓尾部112依次排布设置;出药口110用于供软膏由储药仓主体111挤出,储药仓主体111用于储存软膏,储药仓尾部112用于密封储药仓主体111;盖体2与出药口110的形状相适配,盖体2与位于管体1的最前端的出药口110配合连接。
[0026]本技术特征在于,管体1是多个储药仓11连接而成。具体的,各储药仓11之间首尾顺次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螺旋连接、热熔胶等。
[0027]各储药仓11的容量可以相同。储药仓11外表面优选带有容量刻度,从而设置不同容量的储药仓11,从而适应患者在不同病情阶段的需求,避免药物浪费。
[0028]可选的,每个储药仓11的容量可以是相同的,例如每个储药仓的容量是1ml,10ml的药品,含10节储药仓11。
[0029]可选的,每个储药仓的容量可以是不相同,按照常规治疗需求量设计,例如,10ml的药品含5节储药仓11可以分为,3ml,3ml,2ml,1ml,1ml。
[0030]优选的,每个储药仓11的径口是相同的,以便盖体2可以配合任何一个储药仓11。
[0031]优选的,储药仓11的储药主体部分采用避光功能的材料制成。
[0032]储药仓11在使用完毕后,即时分离抛弃,因此,便于携带。如此,由于将管体1分隔成独立的若干段特定容量的储药仓11,因此患者使用药体时,洁净卫生,便于控制用量,且便于携带。
[0033]实施例1
[0034]储药仓11包括出药口110,储药仓主体111,以及储药仓尾部112。每个储药仓11的容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储药仓的具体容量可以通过储药仓主体111的长度来设置。
[0035]储药仓11的上端带有一个出药口110,该出药口110可以是收拢的圆锥形状,并与盖体2相配合形成稳定连接,例如圆螺旋口。
[0036]储药仓11的中端是储药仓主体111,满足一次性取用后抛弃该储药仓主体111,将盖体2连接至下一储药仓11,从而保证药物的清洁和功效。
[0037]储药仓11的下端是底板112,与储药仓主体111密封连接,以形成与其他储药仓11的隔离。
[0038]盖体2为了实现与管体1 的分离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节软膏结构,包括管体和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两个以上储药仓首尾连接而成,相连接的多个所述储药仓可分离设置;所述储药仓包括出药口、储药仓主体、储药仓尾部,其中,所述出药口位于所述储药仓的首端,所述储药仓尾部位于所述储药仓的尾端,所述出药口、所述储药仓主体、所述储药仓尾部依次排布设置;所述出药口用于供软膏由所述储药仓主体挤出,所述储药仓主体用于储存软膏,所述储药仓尾部用于密封所述储药仓主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出药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盖体与位于所述管体的最前端的出药口配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软膏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储药仓的容量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节软膏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储药仓的容量不同。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锐常海英戴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