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节律光谱的调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272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夜间节律光谱的调制方法,其包括:提供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和蓝绿光LED;调节各LED的光通量,即得到具有预设光通量的夜间节律光谱;其中,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蓝绿光LED的光通量分别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61.8~69.3%、0.72~0.88%、28.6~37.31%和0~1.8%。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得到具有适宜节律刺激效应,高显色指数的夜间节律光谱,适宜夜间使用。适宜夜间使用。适宜夜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夜间节律光谱的调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光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夜间节律光谱的调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室内光环境对人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光照会对人的视觉、生理功能、行为造成影响。根据研究,光照的这种影响与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有关。光信号由ipRGCs传递至昼夜节律中枢SCN,即可实现对人体生物钟与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对人体而言,当其每日得到较为适宜的时间和强度的光照刺激,可以很好地校准人体内部生物钟节律周期。若没有得到合适强度和时间的光照刺激,则会破坏这一平衡状态,进而给人体带来很大危害。研究表明,ipRGCs细胞是被其内部的光敏蛋白——视黑素所激活的。研究者根据此点建立了视黑素光谱光视效能函数来计算“视黑素光通量”,进而被改进为视黑素等效勒克斯(EML)。一般以EML作为评价标准,进行节律光谱的设计。
[0003]影响光照节律效应的主要因素包括光谱构成、光照强度、光照时长等。现有研究中,多通过调整光强度、色温来调整光照节律效应。然而采用这种方法就不可避免地影响视觉上的变化,如色温、显色性等,降低了视觉效应。因此,往往难以同时调节节律刺激效应和视觉效应。
[0004]此外,参照上海团体标准T/SIEATA《中小学教室照明质量分级评价》的规定,夜间的视黑素等效勒克斯EML的值应小于等于130,平均照度大于等于300lx,满足AAAAA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夜间节律光谱的调制方法,其具有较高的显色指数,同时具有适宜的节律刺激水平。
[0006]为了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夜间节律光谱的调制方法,其包括:
[0007](1)提供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和蓝绿光LED,将其布设在基板上;
[0008](2)调节所述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和蓝绿光LED的光通量,使得各LED的光通量达到预设范围,即得到具有预设光通量的夜间节律光谱;
[0009]其中,所述白光LED的光通量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61.8~69.3%,所述蓝光LED的光通量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0.72~0.88%,所述绿光LED的光通量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28.6~37.31%,所述蓝绿光LED的光通量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0~1.8%。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2)包括:
[0011](2.1)分别调节所述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和蓝绿光LED的光通量;其中,在调节其中一个LED的光通量时,其他LED保持关闭;
[0012](2.2)同时启动所述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和蓝绿光LED,即得到具有预设光通量的夜间节律光谱。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白光LED的色温为2600~3000K。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蓝光LED的峰值波长为450~460nm。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绿光LED的峰值波长为540~555nm。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蓝绿光LED的峰值波长为490~500nm。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白光LED的色温为2700K,所述蓝光LED的峰值波长为455nm。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绿光LED的峰值波长为550nm,所述蓝绿光LED的峰值波长为495nm。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白光LED的光通量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61.83~66.35%,所述蓝光LED的光通量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0.82~0.87%,所述绿光LED的光通量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31.06~37.31%,所述蓝绿光LED的光通量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0~1.77%。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夜间节律光谱的视黑素等效勒克斯值小于120,显色指数Ra大于等于87。
[0021]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采用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蓝绿光LED四色通道,通过对各通道光通量的调节,得到了较低节律刺激水平的夜间节律光谱,该调制方法简单易行。在保障高显色指数、通用照明白光需求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夜间照明的节律刺激水平。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对比例1~4中四种LED的光谱图;其中,1为峰值波长为455nm的蓝光,2为峰值波长为495nm的蓝绿光,3为峰值波长为550nm的绿光,4为色温为2700K的白光;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光谱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光谱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的光谱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的光谱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3的光谱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4的光谱图;
[0030]图8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5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2]专利技术人在节律光谱的研究过程中,偶然发现通过白光、蓝光、绿光、蓝绿光四通道进行混色,通过简单的调节各通道的光通量(或光通量),即可得到高视觉效应与低节律刺激效应的夜间节律光谱。故提出本专利技术。
[0033]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夜间节律光谱的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提供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和蓝绿光LED,将其布设在基板上;
[0035]其中,白光LED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白光LED,其色温为2600~3000K,示例性的为
2650K、2700K、2750K、2800K、2850K、2900K、2950K或3000K,但不限于此。优选的,白光LED的色温为2700K。
[0036]蓝光LED的峰值波长为450~460nm,示例性的为450nm、452nm、454nm、456nm、458nm或460nm,但不限于此。优选的,蓝光LED的峰值波长为455nm。
[0037]绿光LED的峰值波长为540~555nm,示例性的为541nm、543nm、545nm、547nm、550nm、552nm或554nm,但不限于此。优选的,绿光LED的峰值波长为550nm。
[0038]蓝绿光LED的峰值波长为490~500nm,示例性的为492nm、494nm、496nm或498nm,但不限于此。优选的,蓝绿光LED的峰值波长为495nm。
[0039]其中,基板可为光源板,但不限于此。优选的,布设LED时,保持各LED之间间距均匀。
[0040]S2:调节所述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和蓝绿光LED的光通量,使得各LED的光通量达到预设范围,即得到具有预设光通量的夜间节律光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间节律光谱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提供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和蓝绿光LED,将其布设在基板上;(2)调节所述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和蓝绿光LED的光通量,使得各LED的光通量达到预设范围,即得到具有预设光通量的夜间节律光谱;其中,所述白光LED的光通量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61.8~69.3%,所述蓝光LED的光通量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0.72~0.88%,所述绿光LED的光通量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28.6~37.31%,所述蓝绿光LED的光通量占预设光通量的比例为0~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节律光谱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2.1)分别调节所述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和蓝绿光LED的光通量;其中,在调节其中一个LED的光通量时,其他LED保持关闭;(2.2)同时启动所述白光LED、蓝光LED、绿光LED和蓝绿光LED,即得到具有预设光通量的夜间节律光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节律光谱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LED的色温为2600~3000K。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节律光谱的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超朱奕光魏彬程小芳刘禾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