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合康托尔光子晶体的光逻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65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康托尔光子晶体的光逻辑器,属于全光通讯技术领域。复合光子晶体的光逻辑器的层状结构表示为:ABABBBABABB1GB2BBB3GB3BBB2GB1BABABBBABA,其中,字母A、B分别表示两种折射率不同的均匀电介质薄片,G表示单层石墨烯,B1GB2、B3GB3和B2GB1均表示单层石墨烯G嵌入电介质薄片B的内部形成的三明治结构,单层石墨烯G在光逻辑器中所处位置的局域电场最强,使单层石墨烯G的三阶非线性效应得到增强,进而实现低阈值光学双稳态;所述电介质薄片A和电介质薄片B的厚度均为各自折射率对应的1/4光学波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光学双稳态的阈值低等优点。学双稳态的阈值低等优点。学双稳态的阈值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复合康托尔光子晶体的光逻辑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全光通讯
,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康托尔光 子晶体的光逻辑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全光通信中,需要在光域内对信号进行储存、中继、定时、 放大和整形等,这就要用到光逻辑器,而基于光学双稳态的光逻 辑器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类。
[0003]光学双稳态是一种基于材料光克尔效应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当入射光足够强时,一个输入光强值可以对应着两个不同的输出 光强值,即一个入射光强值可以诱导两个稳定的共振输出态。当 把光学双稳态应用于光逻辑器时,双稳态的上、下阈值分别对应 着光逻辑器的逻辑1和逻辑0的判决阈值。判决阈值越大,触发 光逻辑器判决所需的光强就越大。另一方面,器件的功率越大, 则器件的稳定性会变得越差,且对散热条件的要求也变高。另外, 上、下阈值之间的间隔越小,逻辑1和逻辑0的区分度就越弱, 那么误判率就变大。目前对光学双稳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 过新材料和新结构来降低光学双稳态的阈值,以及增大上、下阈 值之间的间隔。
[0004]要实现低阈值的光学双稳态,一方面寻求具有较大三阶非线 性系数的材料,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系统结构来增强局域电场,因 为光克尔效应正比于局域电场,故强的局域电场可提高材料的三 阶非线性效应。
[0005]石墨烯是一种超薄二维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且其表面 电导率可以通过石墨烯的化学势来灵活地调控。重要的是,石墨 烯具有可观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这使得石墨烯成为实现低阈 值光学双稳态的热门材料。另外,为进一步降低双稳态的阈值, 可利用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激元来增强石墨烯的局域电场,从而 提高石墨烯的非线性效应;还可将石墨烯嵌入到光子晶体的缺陷 层中,利用缺陷的电场局域性来增强石墨烯的非线性效应。
[0006]将两种折射率不同的电介质在空间上交替排列,形成具有周 期性结构的光子晶体。在波矢空间,光子晶体具有类似于半导体 中电子能带的光子能带结构。处于带隙内的光波会被无透射地全 部反射。若在一维光子晶体中引入缺陷层,透射谱中会出现缺陷 模,即透射模。透射模对电场具有较强的局域性,常被用于增强 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效应。而在准光子晶体或非周期光子晶体中, 存在天然的缺陷层,且缺陷模的数量随序列序号的增加呈几何级 数递增,故准光子晶体或非周期光子晶体是可被用于增强电场局 域性的理想结构。
[0007]可将石墨烯和准光子晶体复合,实现低阈值的光学双稳态。 如将石墨烯嵌入到Thue

Morse(T

M)光子晶体中,利用光学分 形态对电场的局域性可以实现低阈值的光学双稳态,光学双稳态 的阈值约为GW/cm2(吉瓦每平方厘米)。T

M序列在数学上是一 种准周期序列,将两种折射率不同的电介质薄片按T

M序列规则 排列,便可形成T

M光子晶体,它是一种准周期光子晶体。T

M 光子晶体具有多个缺陷腔,且同一个缺陷腔中又对应多个缺陷模, 即共振模或透射模,将这些共振模随着序列号的增加呈几何级数 分裂,故也将这些共
振模叫T

M光子晶体的光学分形共振态。
[0008]为进一步降低光学双稳态的阈值,将石墨烯与Octonacci光 子晶体复合。Octonacci光子也是一种准周期光子晶体,也具有光 学分形的特性,且这些光学分形态对电场的局域性更强。特别地, Octonacci光子晶体的共振透射模彼此之间独立,相邻共振模之间 的间隔距离适当,可被用于实现多个彼此独立的低阈值光学双稳 态。在石墨烯与Octonacci光子晶体的复合结构中,光学双稳态 的阈值可低至100MW/cm2(MW/cm2表示兆瓦每平方厘米)。是 否存在其它的准周期光子晶体和石墨烯的复合结构,能进一步降 低光学双稳态的阈值,得到低判决阈值的光逻辑器,成为本领域 的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 基于复合康托尔光子晶体的光逻辑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是如何降低光学双稳态的阈值。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1]一种基于复合康托尔光子晶体的光逻辑器,其特征在于,基 于复合康托尔光子晶体的光逻辑器的层状结构表示为: ABABBBABABB1GB2BBBB3GB3BBB2GB1ABABBBABA,其中, 字母A、B分别表示两种折射率不同的均匀电介质薄片,G表示 单层石墨烯,B1GB2、B3GB3和B2GB1均表示单层石墨烯G嵌入 电介质薄片B的内部形成的三明治结构,所述单层石墨烯G在光 逻辑器中所处位置的局域电场最强,使单层石墨烯G的三阶非线 性效应得到增强,进而实现低阈值光学双稳态;所述电介质薄片 A和电介质薄片B的厚度均为各种光学波长的1/4。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介质薄片A的基质材料为碲化铅,所述电 介质薄片B的基质材料为冰晶石。
[0013]进一步的,通过单层石墨烯G的化学势来调控双稳态的上阈 值、下阈值和阈值间隔。
[0014]进一步的,通过入射波长来调控双稳态的上阈值、下阈值和 阈值间隔。
[0015]本复合结构包括一个石墨烯单层和一个序列序号N=3的康 托尔(Cantor)光子晶体,所述康托尔光子晶体为ABABBBABABBBBBBBBBABABBBABA,字母A、B分别表示 两种折射率不同的均匀电介质薄片;所述康托尔光子晶体存在多 个彼此独立的光学分形态,分形态对应的电场具有局域作用,三 个石墨烯单层被嵌入到其中一个分形态局域电场最强的位置,此 复合结构整体上可表示成: ABABBBABABB1GB2BBB3GB3BBB2GB1BABABBBABA,其中G 表示单层石墨烯;所述石墨烯所处位置的局域电场最强,因此石 墨烯的三阶非线性效应得到极大地增强,进而实现低阈值的光学 双稳态;所述电介质薄片A和电介质薄片B的厚度均为各自折射 率对应的1/4光学波长,此结构中光学双稳态的阈值可低至 100kW/cm2,这比Octonacci光子晶体与石墨烯复合结构中光学双 稳态的阈值低3个量级。
[0016]基于Cantor光子晶体与石墨烯复合结构中光学双稳态的上、 下阈值,以及上、下阈值之间的间隔,随石墨烯的化学势和入射 波长的减小而降低,因此,当将此结构中的光学双稳态应用于光 逻辑器时,光逻辑器的逻辑1与0的判决阈值,以及逻辑1、逻 辑0判决阈值之间的间隔,都可以通过石墨烯的化学势和入射波 长来灵活地调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序列序号N=3的Cantor光子晶体与石墨烯复合结构示 意图。
[0018]图2是序号N=3的Cantor光子晶体中光的线性透射谱。
[0019]图3是波长λ=2.2301μm对应的光学分形态的归一化电场分 布。
[0020]图4是出射光强随入射光强的变化关系。
[0021]图5中(a)图为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复合康托尔光子晶体的光逻辑器,其特征在于,基于复合康托尔光子晶体的光逻辑器的层状结构表示为:ABABBBABABB1GB2BBB3GB3BBB2GB1BABABBBABA,其中,字母A、B分别表示两种折射率不同的均匀电介质薄片,G表示单层石墨烯,B1GB2、B3GB3和B2GB1均表示单层石墨烯G嵌入电介质薄片B的内部形成的三明治结构,所述单层石墨烯G在光逻辑器中所处位置的局域电场最强,使单层石墨烯G的三阶非线性效应得到增强,进而实现低阈值光学双稳态;所述电介质薄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善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