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65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0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具有阴极、阳极、和在前述阴极和前述阳极之间配置的至少1层发光层,前述发光层包含第1主体材料、第2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前述第1主体材料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前述第2主体材料为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选自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式(2)所示的化合物中的1者以上具有至少1个氘原子。所示的化合物中的1者以上具有至少1个氘原子。所示的化合物中的1者以上具有至少1个氘原子。所示的化合物中的1者以上具有至少1个氘原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对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称为有机EL元件)施加电压时,空穴从阳极、并且电子从阴极分别注入发光层。继而,发光层中,注入的空穴与电子再结合而形成激子。
[0003]为了提高有机EL元件的元件性能而进行了元件材料的改良。此外,通过在单一的有机层中组合使用2种以上的材料,从而进行产生各材料的特长的尝试。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发光层中组合使用2种主体材料的技术。
[000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5

188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然而,即使组合使用多种材料,也未必可维持各材料的长处,有时未发现如期待的提高、或反而性能降低,基于该方法的有机EL元件性能的提高技术尚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驱动电压低、外部量子效率高、且长寿命的有机EL元件。
[0007]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认真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在有机EL元件的发光层中组合使用具有特定的结构且至少一者包含氘的2种化合物(第1主体材料和第2主体材料),由此得到驱动电压低、外部量子效率高、且元件寿命长的有机EL元件,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有机EL元件等。
[0009]1.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具有阴极、阳极、和在前述阴极和前述阳极之间配置的至少1层发光层,前述发光层包含第1主体材料、第2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前述第1主体材料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前述第2主体材料为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选自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式(2)所示的化合物中的1者以上具有至少1个氘原子。
[0010][化1][式(1)中,R
1A
~R
8A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基R、或下述式(1A)所示的基团。
[0011]前述取代基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

S

(R
905
)、

N(R
906
)(R
907
)、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
[0012]前述取代基R存在2个以上时,2个以上的前述取代基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13]L
1A
各自独立地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2价杂环基。
[0014]Ar
1A
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
[0015]R
901
~R
907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
[0016]R
901
~R
907
存在2个以上时,2个以上的R
901
~R
907
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17]‑
L
1A

Ar
1A (1A)(式(1A)中,L
1A
和Ar
1A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前述式(1A)所示的基团存在2个以上时,2个以上的前述式(1A)所示的基团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化2](式(2)中,R
1B
~R
8B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

S

(R
905
)、

N(R
906
)(R
907
)、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
[0018]X
11B
为氧原子或硫原子。
[0019]R
11B
~R
18B
中的1个为与L
2B
键合的单键。
[0020]不是与L
2B
键合的单键的R
11B
~R
18B
中相邻的2个以上的1组以上互相键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或者不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
[0021]不是与L
2B
键合的单键、且不形成前述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的R
11B
~R
18B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
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

S

(R
905
)、

N(R
906
)(R
907
)、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
[0022]L
1B
和L
2B
各自独立地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30的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30的2价杂环基。
[0023]Ar
1B
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
[0024]R
901
~R
90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具有阴极、阳极、和在前述阴极和前述阳极之间配置的至少1层发光层,前述发光层包含第1主体材料、第2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前述第1主体材料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前述第2主体材料为下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选自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式(2)所示的化合物中的1者以上具有至少1个氘原子,[化181]式(1)中,R
1A
~R
8A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基R、或下述式(1A)所示的基团,前述取代基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

S

(R
905
)、

N(R
906
)(R
907
)、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前述取代基R存在2个以上时,2个以上的前述取代基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L
1A
各自独立地为单键、
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2价杂环基,Ar
1A
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R
901
~R
907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R
901
~R
907
存在2个以上时,2个以上的R
901
~R
907
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L
1A

Ar
1A (1A)式(1A)中,L
1A
和Ar
1A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前述式(1A)所示的基团存在2个以上时,2个以上的前述式(1A)所示的基团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化182]式(2)中,R
1B
~R
8B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

S

(R
905
)、

N(R
906
)(R
907
)、卤素原子、氰基、硝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X
11B
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
11B
~R
18B
中的1者为与L
2B
键合的单键,不是与L
2B
键合的单键的R
11B
~R
18B
中相邻的2个以上的1组以上互相键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或者不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不是与L
2B
键合的单键、且不形成前述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的R
11B
~R
18B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

S

(R
905
)、

N(R
906
)(R
907
)、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L
1B
和L
2B
各自独立地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30的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30的2价杂环基,Ar
1B
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R
901
~R
907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2)中,不是与L
2B
键合的单键的R
11B
~R
18B
中相邻的2个以上的1组以上不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2)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式(2

1)~式(2

3)中任一者所示的化合物,[化183]
式(2

1)~式(2

3)中,R
1B
~R
8B
、L
1B
、L
2B
、Ar
1B
和X
11B
如前述式(2)中所定义,R
25B
~R
28B
中相邻的2个以上的1组以上互相键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R
21B
~R
24B
中相邻的2个以上的1组以上互相键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或者不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不形成前述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的R
21B
~R
28B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

S

(R
905
)、

N(R
906
)(R
907
)、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R
901
~R
907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2)或前述式(2

1)~式(2

3)中,L
1B
和L
2B
各自独立地为单键、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14的亚芳基。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2)或前述式(2

1)~式(2

3)中,L
1B
和L
2B
各自独立地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2)或前述式(2

1)~式(2

3)中,Ar
1B
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2)或前述式(2

1)~式(2

3)中,Ar
1B
选自下述式(a1)~(a4)所示的基团,[化184]式(a1)~(a4)中,*为与L
1B
键合的单键,R
21
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

S

(R
905
)、

N(R
906
)(R
907
)、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R
901
~R
907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m1为0~4的整数,m2为0~5的整数,m3为0~7的整数,
m1~m3分别为2以上时,多个R
21
互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m1~m3分别为2以上时,相邻的多个R
21
互相键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或者不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2)或前述式(2

1)~式(2

3)中,X
11B
为氧原子。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2)或前述式(2

1)~式(2

3)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式(2

11)~式(2

14)中任一者所示的化合物,[化185]式(2

11)~式(2

14)中,Ar
1B
如前述式(2)中所定义,R
25B
~R
28B
如前述式(2

1)~式(2

3)中所定义。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式(1

1)所示的化合物,[化186]
式(1

1)中,R
1A
、R
3A
~R
8A
、L
1A
和Ar
1A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式(1

11)、式(1

12)或式(1

13)所示的化合物,[化187]式(1

11)、式(1

12)和式(1

13)中,R
1A
、R
3A
~R
8A
、L
1A
和Ar
1A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式(1

2)所示的化合物,[化188]式(1

2)中,L
1A
和Ar
1A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式(1

21)、式(1

22)或式(1

23)所示的化合物,[化189]
式(1

21)、式(1

22)和式(1

23)中,L
1A
和Ar
1A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1)、(1

1)、(1

2)、(1

11)~(1

13)或前述式(1

21)~(1

23)中,L
1A
为单键、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14的亚芳基。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1)、(1

1)、(1

2)、(1

11)~(1

13)或前述式(1

21)~式(1

23)中,L
1A
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1)、(1

1)、(1

2)、(1

11)~(1

13)或前述式(1

21)~(1

23)中,Ar
1A
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1)、(1

1)、(1

2)、(1

11)~(1

13)或前述式(1

21)~(1

23)中,Ar
1A
选自下述式(a1)~(a4)所示的基团,[化190]式(a1)~(a4)中,*为与L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Y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