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42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浮筒、推进器和/或舵片、推进器防护架、甲板、船舱、舱门、舱窗、舱顶、警灯组件、通信天线、防撞门墩、登陆吊门、船舷折叠挂椅等的组合结构,实现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重量轻、体积小、吃水量和浮力大、航速高、航程大、海事工程铝合金焊接结构稳固性能和防腐性能高、水上警事和救援功能齐全。维护成本较低,推进器防护架和船头防冲撞结构坚固。登陆吊门电动收放,角度灵活,便于登陆、登检和海事水上救援。浮筒连接设有斧劈状切水块结构,切水性好,船底壳结构稳定性好,能有效提升航速、吃水量、浮力和防止侧翻。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浮筒艇
,尤其涉及一种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浮筒艇主要采用玻璃钢材质和圆柱形浮筒的结构,造成船体体积和重量大,浮力小,乘载量低,稳定性差。特别是作为水上运行的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艇,船体宽度较小,在风浪或水流从一侧冲击时,且纵向设置的圆柱形浮筒的结构影响船艇的航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体积和重量大、维护成本高、浮力小、乘载量低、稳定性差、影响船艇航速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包括浮筒、切水块、连接块、后密封浮舱、挂载槽、推进器和/或舵片、推进器防护架、甲板、船舱、舱门、舱窗、舱顶、警灯组件、通信天线、扶梯、护栏、撑杆导轨、撑杆卡座、防撞门墩、登陆吊门、顶棚U形撑杆、斜撑杆、棚顶、驾驶台、船舷折叠挂椅、游码,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浮筒呈圆柱形,上侧面轴向平行设有连接块,前端设有斧劈状切水块,所述连接块上侧连接设有甲板,所述浮筒平行设置在所述甲板下底面两侧和中间,中间的所述浮筒后端的甲板下底面设有梯形的后密封浮舱,所述后密封浮舱后端凸出所述甲板的后端设有挂载槽,所述挂载槽后端连接设有推进器和/或舵片,所述推进器和/或舵片上侧包围设有推进器防护架,所述挂载槽两侧的甲板上分别连接设有扶梯;
[0007]所述甲板上侧面中间设有船舱,所述船舱的上端设有舱顶,所述舱顶的前侧设有警灯组件,后侧设有通信天线,后侧中间设有扶梯与所述甲板连接,所述船舱的后端沿所述甲板边缘设有护栏,后端所述甲板中间的护栏与所述推进器防护架连接固定,所述船舱的前端沿所述甲板边缘设有护栏至甲板的前侧角连接设有防撞门墩,所述船舱前后两端的两侧护栏上设有船舷折叠挂椅,所述防撞门墩呈三角形柱状,与所述护栏连接处的上端面设有撑杆卡座,靠近所述撑杆卡座至所述船舱侧壁前端的护栏上连接设有梯形的撑杆导轨,所述撑杆导轨上连接设有游码,两侧的所述撑杆导轨的游码上连接设有顶棚U形撑杆,所述顶棚U形撑杆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连接设有游码,所述游码上连接设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下端与同侧的所述撑杆卡座卡合支撑连接,所述顶棚U形撑杆顶部连接设有棚顶;所述防撞门墩之间设有登陆吊门,所述船舱前端右侧设有舱窗,左侧设有舱门,后端中间或一侧舱窗,所述舱窗的两侧或一侧设有舱门,前端的所述舱窗竖直或前倾设置,所述舱窗内侧连接设有驾驶台,所述驾驶台设有机械和电性操控系统以及动力系统、警灯警报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影音播放系统和灯光照明系统,所述机械和电性操控系统与所述动力系统、灯光照明系统、影音播放系统、推进器和/或舵片、登陆吊门和棚顶操控连接,构成所述一种警用或海
事救援浮筒快艇。
[0008]进一步地,所述警灯组件包括高音喇叭、探照灯、声光警灯。
[0009]进一步地,所述浮筒、切水块、连接块、后密封浮舱、甲板、船舱防撞门墩、登陆吊门为海事工程铝合金材质。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撞门墩上端靠近内侧设有绞线盘和钢丝绳,所述绞线盘连接设有伺服电机,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登陆吊门对应的侧角连接固定,所述登陆吊门下端与所述甲板设有轴性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一种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的技术参数为船体长为 5m、7.98m、10.3m的一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棚顶为防水遮阳布或塑料遮阳板,所述棚顶的前端和 /或后端连接设有液压伸缩杆和/或电动卷轴将所述棚顶撑开或收纳在舱顶夹层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船舷折叠挂椅设有背板和座板,所述背板后侧上下两端设有挂槽与所述护栏的横梁钩挂连接固定。
[0014]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体积和重量大、维护成本高、浮力小、乘载量低、稳定性差、影响船艇航速的问题。
[0016]本技术采用浮筒、切水块、连接块、后密封浮舱、挂载槽、推进器和/或舵片、推进器防护架、甲板、船舱、舱门、舱窗、舱顶、警灯组件、通信天线、扶梯、护栏、撑杆导轨、撑杆卡座、防撞门墩、登陆吊门、顶棚U形撑杆、斜撑杆、棚顶、驾驶台、船舷折叠挂椅、游码的组合结构,实现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重量轻、体积小、吃水量和浮力大、航速高、航程大、海事工程铝合金焊接结构稳固性能和防腐性能高、水上警事和救援功能齐全。维护成本较低,推进器防护架和船头防冲撞结构坚固。登陆吊门电动收放,角度灵活,便于登陆、登检和海事水上救援。浮筒连接设有斧劈状切水块结构,切水性好,船底壳结构稳定性好,能有效提升航速、吃水量、浮力和防止侧翻。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底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撑杆卡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所示:1

浮筒、2

切水块、3

连接块、4

后密封浮舱、5

挂载槽、6

推进器和/或舵片、7

推进器防护架、8

甲板、9

船舱、10

舱门、11
‑ꢀ
舱窗、12

舱顶、13

警灯组件、14

通信天线、15

扶梯、16

护栏、17

撑杆导轨、18

撑杆卡座、19

防撞门墩、20

登陆吊门、21

顶棚U形撑杆、 22

斜撑杆、23

棚顶、24

驾驶台、25

船舷折叠挂椅、26

游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技术,但不能也不应当
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

5所示的一种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包括浮筒1、切水块 2、连接块3、后密封浮舱4、挂载槽5、推进器和/或舵片6、推进器防护架7、甲板8、船舱9、舱门10、舱窗11、舱顶12、警灯组件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警用或海事救援浮筒快艇,包括浮筒、切水块、连接块、后密封浮舱、挂载槽、推进器和/或舵片、推进器防护架、甲板、船舱、舱门、舱窗、舱顶、警灯组件、通信天线、扶梯、护栏、撑杆导轨、撑杆卡座、防撞门墩、登陆吊门、顶棚U形撑杆、斜撑杆、棚顶、驾驶台、船舷折叠挂椅、游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呈圆柱形,上侧面轴向平行设有连接块,前端设有斧劈状切水块,所述连接块上侧连接设有甲板,所述浮筒平行设置在所述甲板下底面两侧和中间,中间的所述浮筒后端的甲板下底面设有梯形的后密封浮舱,所述后密封浮舱后端凸出所述甲板的后端设有挂载槽,所述挂载槽后端连接设有推进器和/或舵片,所述推进器和/或舵片上侧包围设有推进器防护架,所述挂载槽两侧的甲板上分别连接设有扶梯;所述甲板上侧面中间设有船舱,所述船舱的上端设有舱顶,所述舱顶的前侧设有警灯组件,后侧设有通信天线,后侧中间设有扶梯与所述甲板连接,所述船舱的后端沿所述甲板边缘设有护栏,后端所述甲板中间的护栏与所述推进器防护架连接固定,所述船舱的前端沿所述甲板边缘设有护栏至甲板的前侧角连接设有防撞门墩,所述船舱前后两端的两侧护栏上设有船舷折叠挂椅,所述防撞门墩呈三角形柱状,与所述护栏连接处的上端面设有撑杆卡座,靠近所述撑杆卡座至所述船舱侧壁前端的护栏上连接设有梯形的撑杆导轨,所述撑杆导轨上连接设有游码,两侧的所述撑杆导轨的游码上连接设有顶棚U形撑杆,所述顶棚U形撑杆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连接设有游码,所述游码上连接设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下端与同侧的所述撑杆卡座卡合支撑连接,所述顶棚U形撑杆顶部连接设有棚顶;所述防撞门墩之间设有登陆吊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炳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米兰船业科创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