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模块和升降模块,固定模块设置在底座上,固定模块包括第一压环和第二压环,第一压环成型有第一通孔,第二压环成型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适配,第一压环和第二压环用于固定弹性体薄膜,升降模块设置在底座上,升降模块包括移动平台,升降模块能够驱动移动平台靠近或远离第一压环,移动平台包括加压平面,加压平面用于对弹性体薄膜施加预应力。第一压环、第二压环和弹性体薄膜为面接触,加压平面和弹性体薄膜为面接触,从而能够提高弹性体薄膜的受力均匀性,减少加压时的应力集中。减少加压时的应力集中。减少加压时的应力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透镜研究领域,特别是一种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透镜由固体材料制成,具有固定的光学特性,为了实现对焦点的转移,需要两个或多个透镜相互配合。与机械地移动固体透镜来改变焦距不同,可变焦距透镜可以通过使用一个透镜单元来动态地控制焦距。可变焦点透镜具有多种类型,充满液体的可变焦点透镜是基于物理变形改变折射表面曲率,例如将两种不混溶液体之间形成的液
‑
液界面作为透镜折射率面,折射率面形状可由流体压力、电润湿或介电泳效应控制,可变焦点透镜具有高响应速度和高光学性能的特点。
[0003]可拉伸可延展的弹性体薄膜通常作为两种液体的隔离层嵌入在可变焦液体透镜系统中,而刚度是决定弹性体薄膜一阶固有频率的重要因素,由于弹性体薄膜过于柔软,刚度不足且在与其他部件键合时由于受力不均匀容易出现应力松弛的部分,影响后续液体透镜的动态响时间。
[0004]现有研究在研制可变焦液体透镜系统时,通过对弹性体薄膜施加预应力的方式来提高结构刚度,然而现有装置对弹性体薄膜施加作用力时存在作用力不均匀的情况,并且还会产生应力集中,影响弹性体薄膜的性能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能够提高弹性体薄膜的受力均匀性。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模块和升降模块,所述固定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模块包括第一压环和第二压环,所述第一压环成型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压环成型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适配,所述第一压环和所述第二压环用于固定弹性体薄膜,所述升降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模块包括移动平台,所述升降模块能够驱动所述移动平台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压环,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加压平面,所述加压平面用于对所述弹性体薄膜施加预应力。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第一压环和第二压环能够压紧弹性体薄膜的边缘,升降模块驱动加压平面对弹性体薄膜的中部施加压力,使得弹性体薄膜产生预应力,第一压环、第二压环和弹性体薄膜为面接触,加压平面和弹性体薄膜为面接触,从而能够提高弹性体薄膜的受力均匀性,减少加压时的应力集中。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模块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压环和所述第二压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环和所述第二压环通过螺纹紧固方式
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杆成型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压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支撑杆相适配,所述第二压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支撑杆相适配,所述第一压环和所述第二压环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杆成型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定位所述第一压环和所述第二压环。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孔,所述加压平面为圆形平面。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加压平面同心。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压平面的边缘设置有平滑的过渡曲面。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模块包括调节座,所述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模块包括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所述调节旋钮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平台,所述调节旋钮能够驱动所述移动平台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压环。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的轴测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用于弹性体薄膜装配时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用于弹性体薄膜装配时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第一压环1、第二压环2、移动平台31、调节座32、调节旋钮33、支撑杆4、底座5、弹性体薄膜6、透镜腔体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
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6]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包括底座5、固定模块和升降模块,固定模块设置在底座5上,固定模块包括第一压环1和第二压环2,第一压环1成型有第一通孔,第二压环2成型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适配,第一压环1和第二压环2用于固定弹性体薄膜,升降模块设置在底座5上,升降模块包括移动平台31,升降模块能够驱动移动平台31靠近或远离第一压环1,移动平台31包括加压平面,加压平面用于对弹性体薄膜施加预应力。
[0028]可以理解的是,在弹性体薄膜6的装配中,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的参与方式如图2、图3所示。首先第一压环1和第二压环2压紧弹性体薄膜6的边缘,第一压环1和第二压环2固定住弹性体薄膜6,升降模块驱动加压平面对弹性体薄膜6的中部施加压力,使得弹性体薄膜6产生预应力。随后弹性体薄膜6保持预应力状态,将液体透镜的其他结构例如透镜腔体7与弹性体薄膜6结合,从而将预应力状态下的弹性体薄膜6转移至透镜腔体7上。最后将弹性体薄膜6与加压平面分离,在弹性体薄膜6的另一面结合另一个透镜腔体7,即完成弹性体薄膜6的装配。
[002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5);固定模块,所述固定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固定模块包括第一压环(1)和第二压环(2),所述第一压环(1)成型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压环(2)成型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适配,所述第一压环(1)和所述第二压环(2)用于固定弹性体薄膜;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升降模块包括移动平台(31),所述升降模块能够驱动所述移动平台(31)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压环(1),所述移动平台(31)包括加压平面,所述加压平面用于对所述弹性体薄膜施加预应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块包括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设置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第一压环(1)和所述第二压环(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杆(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环(1)和所述第二压环(2)通过螺纹紧固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撑杆(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体薄膜预应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成型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压环(1)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支撑杆(4)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尧,邹丽丽,江恒炳,伊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健康医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