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环形牵开器,包括两个半圆环、拉钩,两个半圆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以形成一圆环,两个半圆环上分别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包括设置于所述半圆环上的定位卡扣,所述定位卡扣上可转动的连接有一前后调节卡扣,所述拉钩活动穿插于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内;所述半圆环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拉钩于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内的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牵开器通过对各个连接点的调节可以使得拉钩到达任意手术位置,使牵引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达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暴露手术视野,可节省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环形牵开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环形牵开器。
技术介绍
[0002]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最经典的术式,在欧美国家开展已超过60年,已被证明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的方法,被称为在颈动脉硬化狭窄治疗的“金标准”。
[0003]随着颈动脉内膜术以及复杂颈动脉血流重建手术在国内的逐步开展,对用于此术式、并提高手术操作方便性与安全性的专用手术器械的需要日益增加。颈动脉手术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在脑血流被临时阻断或采用临时转流装置的环境下,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迅速且完整地剥除可能导致脑梗塞的“犯罪斑块”及残余碎屑、固定血流恢复后可能被掀起的内膜片、并完成血管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同时保证较小的手术切口以使伤口愈合后更美观。这一操作涉及暴露牵开工具、转流装置、肝素盐水冲洗装置、不同缝合线的固定、补片和血管阻断钳的摆放等多个环节。
[0004]目前采用的传统手术操作需要在这一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在患者颈部不到8
‑
9cm的切口内,放置4把暴露工具(头侧2个颈动脉拉钩、足侧1个甲状腺拉钩、中间1
‑
2把自动牵开器),一个颈动脉转流装置,阻断钳和补片,在这一狭小的空间内交替或联合使用斑块剥离子、直角钳、无损伤血管镊、吸引器、圈镊、Potz剪刀和7
‑
0/6
‑
0Prolene缝线等各种器材,既延长了手术操作的时间,又可能因为暴露不充分和器械在这一区域内过于拥挤导致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收到影响;更重要的是,近端暴露的不充分(目前靠站在头侧的第二助手双手维持性牵拉)将导致远端颈内动脉(目标血管)病变剥除不充分,在主刀补片或头侧缝合时,由于一助和二助需要拉钩和帮助主刀牵开血管、补片和吸引,在患者病变远端位置较高时为保护附近的舌下神经等重要邻近器官,可能需助手需多次调整手中的工具和操作手法,影响了手术的进程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环形牵开器,通过对各个连接点的调节可以使得拉钩到达任意手术位置,使牵引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达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暴露手术视野,可节省l
‑
2名助手,并明显减轻手术助手的劳动强度。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环形牵开器,包括两个半圆环、拉钩,两个半圆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以形成一圆环,两个半圆环上分别连接有锁扣;
[0008]所述锁扣包括设置于所述半圆环上的定位卡扣,所述定位卡扣上可转动的连接有一前后调节卡扣,所述拉钩活动穿插于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内;
[0009]所述半圆环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拉钩于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内的定位组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包括设置于所述半圆环上的定位卡扣,所述定位卡扣上可转
动的连接有一前后调节卡扣,所述拉钩活动穿插于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外侧的第一按压弹扣,所述第一按压弹扣的扣合部能够卡接在所述拉钩上,以将所述拉钩锁紧固定于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拉钩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按压弹扣的扣合部相配合卡接的齿条。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按压弹扣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外侧的第一按压板,所述第一按压板与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外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按压板靠近所述拉钩的一端径向延伸有能够卡接在所述齿条上的卡块。
[0014]进一步地,所述前后调节卡扣上设置有活动贯穿所述定位卡扣的弧形齿条,所述定位卡扣的外侧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弧形齿条相配合卡接的第二按压弹扣。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按压弹扣包括外形呈L形的第二按压板,所述第二按压板的水平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定位卡扣上,用于与所述弧形齿条配合卡接,所述第二按压板的竖直部通过弹片抵接在所述定位卡扣的外侧。
[0016]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选用螺栓。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环形牵开器通过对各个连接点的调节可以使得拉钩到达任意手术位置,使牵引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达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暴露手术视野,可节省l
‑
2名助手,并明显减轻手术助手的劳动强度;
[0019]能够满足从表层到深部组织的牵拉,可调式拉钩保持适当张力,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创伤;
[0020]具有通用性和耐用性,可避免重复采购,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环形牵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环形牵开器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图2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环形牵开器,包括两个半圆环10,两个半圆环10通过螺栓20固定连接以形成一圆环,两个半圆环10上分别连接有锁扣30,锁扣30活动穿设有拉钩40,在半圆环1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拉钩40于锁扣30内的定位组件50。
[0026]作为可选方案,锁扣30包括设置在半圆环10上的定位卡扣31,在定位卡扣31上可转动的连接有一前后调节卡扣32,拉钩40活动穿插于前后调节卡扣32内;
[0027]作为可选方案,定位组件50包括设置于前后调节卡扣32外侧的第一按压弹扣,第
一按压弹扣的扣合部能够卡接在拉钩40上,以将拉钩40锁紧固定于前后调节卡扣32内,在拉钩4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按压弹扣的扣合部相配合卡接的齿条。
[0028]作为一种扩展方案,第一按压弹扣包括转动连接在前后调节卡扣32外侧的第一按压板51,第一按压板51与前后调节卡扣32外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按压板靠近所述拉钩的一端径向延伸有能够卡接在齿条上的卡块52。
[0029]作为可选方案,在前后调节卡扣32上设置有活动贯穿定位卡扣31的弧形齿条60,在定位卡扣31的外侧设置有能够与弧形齿条60相配合卡接的第二按压弹扣70。
[0030]作为一种扩展方案,第二按压弹扣70包括外形呈L形的第二按压板,第二按压板的水平部转动连接在定位卡扣31上,与弧形齿条60配合卡接,第二按压板的竖直部通过弹片抵接在定位卡扣31的外侧。
[0031]在术中根据医生需求将环形牵开器放置在病患需牵开的病灶部位切口之上。在圆环上安装所需的锁扣,并将拉钩40嵌套入锁扣30,调节锁扣30的上下方位和拉钩40前后位置实现对皮肤组织的多角度多方位牵拉。
[0032]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环形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半圆环、拉钩,两个半圆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以形成一圆环,两个半圆环上分别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包括设置于所述半圆环上的定位卡扣,所述定位卡扣上可转动的连接有一前后调节卡扣,所述拉钩活动穿插于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内;所述半圆环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拉钩于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内的定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环形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外侧的第一按压弹扣,所述第一按压弹扣的扣合部能够卡接在所述拉钩上,以将所述拉钩锁紧固定于所述前后调节卡扣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环形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按压弹扣的扣合部相配合卡接的齿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整角度的环形牵开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波,谭晋韵,史伟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手金钟手术器械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