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91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铆接工作站技术领域,具体为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包括工作站和支撑座一,所述支撑座一安装在工作站下端,还包括:移动机构和移动辅助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在支撑座一内部,所述移动辅助机构安装在支撑座一下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筒和转轴,所述支撑筒安装在支撑座一内部,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撑筒内部,所述支撑筒内壁开设凹槽,所述凹槽内侧开设支撑槽,所述转轴外壁安装凸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下端设置移动机构和移动辅助机构,使工作站可以进行移动,不仅方便在屋内调整工作的位置,也方便把工作站移动到屋外进行装车运输。行装车运输。行装车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


[0001]本技术涉及铆接工作站
,具体为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

技术介绍

[0002]铆接即铆钉连接,是一个机械词汇,是利用轴向力将零件铆钉孔内钉杆墩粗并形成钉头,使多个零件相连接的方法,通过工作站内的机器人对物品进行铆接,机器人工作站是指以一台或多台机器人为主,配以相应的周边设备,如变位机、输送机、工装夹具等,或借助人工的辅助操作一起完成相对独立的一种作业或工序的一组设备组合,机器人工作站主要由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辅助设备以及其他周边设备所构成,在这种构成中,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应尽量选用标准装置,对于个别特殊的场合需设计专用机器人,而末端执行器等辅助设备以及其他周边设备则随应用场合和工件特点的不同存在着较大差异。
[0003]现有的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体型较重,一般只能呆在屋里的某一处,不能够进行移动,而且不方便把工作站移动到屋外进行装车运输,为此,我们提出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5]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通过对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下端设置移动机构和移动辅助机构,使工作站可以进行移动,不仅方便在屋内调整工作的位置,也方便把工作站移动到屋外进行装车运输,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现有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体型较重,一般只能呆在屋里的某一处,不能够进行移动,而且不方便把工作站移动到屋外进行装车运输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其包括:工作站和支撑座一,所述支撑座一安装在工作站下端,还包括:移动机构和移动辅助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在支撑座一内部,所述移动辅助机构安装在支撑座一下端。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筒和转轴,所述支撑筒安装在支撑座一内部,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撑筒内部。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筒内壁开设凹槽,所述凹槽内侧开设支撑槽。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轴外壁安装凸边,所述凸边转动连接在支撑槽内侧。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轴下端安装定位座,所述转轴下端螺纹安装支脚,所述定位座下端转动连接螺纹筒。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筒下端螺纹安装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端安装移动轮一。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辅助机构包括支撑座二和液压缸一,所述液压缸一安装在支撑座一内壁,所述液压缸一输出端延伸至支撑座一下侧,所述支撑座二安装在液压缸一输出端。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座二下端安装有移动轮二,所述支撑座二侧端分别安装液压缸二和液压缸三,所述液压缸二和液压缸三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推板,所述液压缸二和液压缸三均倾斜安装在支撑座二侧端内壁。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
[0016]通过对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下端设置移动机构和移动辅助机构,使工作站可以进行移动,不仅方便在屋内调整工作的位置,也方便把工作站移动到屋外进行装车运输,在工作站移动过程遇到不可避免的阻碍物时候可方便进行跨越过去。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中支撑座一的结构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中定位座的仰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中移动辅助机构的结构图。
[0021]图中:工作站1、支撑座一11、移动机构2、支撑筒21、凹槽211、支撑槽212、凸边22、转轴23、定位座24、螺纹筒241、螺纹杆25、支脚26、移动轮一27、移动辅助机构3、支撑座二31、液压缸一32、移动轮二33、液压缸二34、推板35、液压缸三3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3]本技术提供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具有通过对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下端设置移动机构和移动辅助机构,使工作站可以进行移动,不仅方便在屋内调整工作的位置,也方便把工作站移动到屋外进行装车运输的优点,请参阅图1

4,包括工作站1和支撑座一11,还包括:移动机构2和移动辅助机构3;
[0024]支撑座一11安装在工作站1下端,支撑座一11具有支撑工作站1的作用。
[0025]移动机构2安装在支撑座一11内部,移动机构2具有方便工作站1移动运输的作用,移动机构2包括支撑筒21和转轴23,支撑筒21安装在支撑座一11内部,支撑筒21具有方便转轴23定位转动的作用,转轴23转动连接在支撑筒21内部,转轴23具有支撑支脚26和移动轮一27的作用,转轴23还具有方便对支脚26和移动轮一27转动的作用,支撑筒21内壁开设凹槽211,凹槽211具有方便插接转轴23的作用,凹槽211内侧开设支撑槽212,支撑槽212具有方便支撑凸边22转动的作用,转轴23外壁安装凸边22,凸边22具有支撑转轴23的作用,以及对转轴23限位的作用,凸边22转动连接在支撑槽212内侧,转轴23下端安装定位座24,定位座24具有支撑螺纹筒241,以及通过销钉连接螺纹筒241的作用,方便螺纹筒241可以转动,
转轴23下端螺纹安装支脚26,支脚26具有支撑工作站1和支撑座一11的作用,以及方便调节工作站1高度的作用,定位座24下端转动连接螺纹筒241,螺纹筒241具有支撑螺纹杆25,以及方便螺纹杆25螺纹升降的作用,螺纹筒241下端螺纹安装螺纹杆25,螺纹杆25具有支撑移动轮一27的作用,以及方便对移动轮一27进行升降的作用,螺纹杆25下端安装移动轮一27,移动轮一27具有支撑工作站1,以及方便对工作站1进行移动的作用。
[0026]移动辅助机构3安装在支撑座一11下端,移动辅助机构3具有在移动机构2在过不平地段的时候辅助移动的作用,移动辅助机构3包括支撑座二31和液压缸一32,液压缸一32安装在支撑座一11内壁,液压缸一32具有升降支撑座二31的作用,液压缸一32输出端延伸至支撑座一11下侧,支撑座二31安装在液压缸一32输出端,支撑座二31具有支撑液压缸二34和液压缸三36的作用,支撑座二31下端安装有移动轮二33,移动轮二33具有接触地面辅助移动工作站1的作用,支撑座二31侧端分别安装液压缸二34和液压缸三36,液压缸二34和液压缸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包括工作站(1)和支撑座一(11),所述支撑座一(11)安装在工作站(1)下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2)和移动辅助机构(3),所述移动机构(2)安装在支撑座一(11)内部,所述移动辅助机构(3)安装在支撑座一(11)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支撑筒(21)和转轴(23),所述支撑筒(21)安装在支撑座一(11)内部,所述转轴(23)转动连接在支撑筒(21)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21)内壁开设凹槽(211),所述凹槽(211)内侧开设支撑槽(2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3)外壁安装凸边(22),所述凸边(22)转动连接在支撑槽(212)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机器人铆接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3)下端安装定位座(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航赵杰刘俊楠袁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聆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