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89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8
一种水冷电抗器,包括铁芯和线圈,所述线圈由金属空心管绕制而成,金属空心管外设置有绝缘层,线圈与树脂浇筑为一体且构成芯套,铁芯插装在芯套中,芯套的外侧设置有与其浇筑为一体的二个伞裙,芯套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与二个伞裙电连接。所述芯套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凸台,伞裙设置在凸台上;伞裙通过凸台与芯套浇筑为一体。所述水冷电抗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铁芯上方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芯套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管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冷管与芯套的进水口相连通,芯套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冷管与出水管的进水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能高的特点。具有安全性能高的特点。具有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电抗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冷电抗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文献号CN 204144025 U于2015年02月04日公开了一种水冷电抗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水冷电抗器和第二水冷电抗器,所述的第一水冷电抗器包括第一铁芯,第一铁芯外侧设有第一绕组,第一铁芯和第一绕组之间设有第一水冷管和第二水冷管,所述的第二水冷电抗器包括第二铁芯,第二铁芯外侧设有第二绕组,第二铁芯和第二绕组之间设有第三水冷管和第四水冷管,第一水冷电抗器和第二水冷电抗器的下侧设有定位支架板,定位支架板的下侧设有第一进出水分水器、第二进出水分水器、第一转换分水器和第二转换分水器,第三水冷管和第四水冷管的出水口连接第一转换分水器。这种电抗器的安全性能较低,容易造成危险,令客户不太满意,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水冷电抗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水冷电抗器,包括铁芯和线圈,其结构特征是所述线圈由金属空心管绕制而成,金属空心管外设置有绝缘层,线圈与树脂浇筑为一体且构成芯套,铁芯插装在芯套中,芯套的外侧设置有与其浇筑为一体的二个伞裙,芯套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与二个伞裙电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芯套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凸台,伞裙设置在凸台上;伞裙通过凸台与芯套浇筑为一体。
[0006]进一步,所述水冷电抗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铁芯上方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芯套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管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冷管与芯套的进水口相连通,芯套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冷管与出水管的进水端相连通。
[0007]进一步,所述水冷电抗器还包括不锈钢接头,该不锈钢接头为二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水冷管和第二水冷管上。
[0008]进一步,所述水冷电抗器还包括与第一水冷管和第二水冷管相接的导线排,该导线排为二个且分别设置在不锈钢接头与伞裙之间。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水冷管和第二水冷管为透明铁氟龙管。
[0010]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芯套的同侧或对侧。
[0011]进一步,所述水冷电抗器还包括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该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分别与铁芯的两侧相接,第一夹件的顶部朝外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二夹件的顶部朝外设置有第二翻边,连接板分别横置在第一翻边以及第二翻边上,进水管通过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夹件相接,出水管通过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夹件相接。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夹件或第二夹件的端部设置有装配孔,该装配孔位于芯套的外
侧,温度控制开关设置在装配孔中。
[0013]进一步,所述伞裙沿凸台的轴向方向上下间隔设置。
[0014]进一步,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3mm~1mm;金属空心管为铜制空心管或铝制空心管。
[0015]本技术中的线圈由金属空心管绕制而成,金属空心管外设置有绝缘层,线圈与树脂浇筑为一体且构成芯套,铁芯插装在芯套中,芯套的外侧设置有与其浇筑为一体的二个伞裙,芯套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与二个伞裙电连接。本产品的体积小,耐压强度高,首先将线圈与树脂浇筑构成芯套后再将铁芯插入芯套中,装配速度得到提高,并且通过设置伞裙增加对铁芯或夹件的爬电距离,防止电流集中,有效避免电弧的形成,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0016]本技术中的第一水冷管和第二水冷管为透明铁氟龙管。铁氟龙管耐温性好,能够防止电抗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管壁造成损坏,由于铁氟龙管具有优良的塑料特性,避免了以往的水管出现橡胶老化的问题,从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且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免维护,并且通过透明的铁氟龙管,令操作人员能够从外界观察到电抗器内部水路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为铁芯,2为芯套,2.1为凸台,3为伞裙,4.1为出水管,4.2为进水管,5.1为第一水冷管,5.2为第二水冷管,6.1为第一夹件,6.1.1为第一翻边,6.2为下夹件,6.2.1为第二翻边,7为连接板,8为不锈钢接头,9为导线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2]参见图1

图2,本水冷电抗器,包括铁芯1和线圈,所述线圈由金属空心管绕制而成,金属空心管外设置有绝缘层,线圈与树脂浇筑为一体且构成芯套2,铁芯1插装在芯套2中,芯套2的外侧设置有与其浇筑为一体的二个伞裙3,芯套2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与二个伞裙3电连接。
[0023]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3mm~1mm;该绝缘层既可以是直接涂覆在金属空心管外表面,也可以是将绝缘带缠绕在金属空心管外表面,以确保金属空心管外表面绝缘。
[0024]其中,金属空心管为铜制空心管或铝制空心管。
[0025]在本实施例中,线圈由带有绝缘层的铜制空心管或铝制空心管绕制而成。
[0026]更具体的,绝缘层的厚度为0.3mm~1mm。
[0027]所述芯套2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凸台2.1,伞裙3设置在凸台2.1上;伞裙3通过凸台2.1与芯套2浇筑为一体。
[0028]在本实施例中,凸台2.1为树脂构成。
[0029]所述水冷电抗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铁芯1上方的进水管4.2和出水管4.1,芯套2上
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管4.2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冷管5.1与芯套2的进水口相连通,芯套2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冷管5.2与出水管4.1的进水端相连通。
[0030]所述水冷电抗器还包括不锈钢接头8,该不锈钢接头8为二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水冷管5.1和第二水冷管5.2上。
[0031]所述水冷电抗器还包括与第一水冷管5.1和第二水冷管5.2相接的导线排9,该导线排9为二个且分别设置在不锈钢接头8与伞裙3之间。由于不锈钢管接头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防锈性以及密封性,当冷却液体在进行流动时,避免了不锈钢管接头与进水管、出水管之间出现电化学侵蚀、渗漏等现象,降低了冷却液体对不锈钢管接头、进水管以及出水管的接触部位的侵蚀,保证了电抗器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
[0032]所述第一水冷管5.1和第二水冷管5.2为透明铁氟龙管。
[0033]所述进水管4.2和出水管4.1位于芯套2的同侧或对侧。
[0034]所述水冷电抗器还包括第一夹件6.1和第二夹件6.2,该第一夹件6.1和第二夹件6.2分别与铁芯1的两侧相接,第一夹件6.1的顶部朝外设置有第一翻边6.1.1,第二夹件6.2的顶部朝外设置有第二翻边6.2.1,连接板7分别横置在第一翻边6.1.1以及第二翻边6.2.1上,进水管4.2通过连接板7的一端与第一夹件6.1相接,出水管4.1通过连接板7的另一端与第二夹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电抗器,包括铁芯(1)和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线圈由金属空心管绕制而成,金属空心管外设置有绝缘层,线圈与树脂浇筑为一体且构成芯套(2),铁芯(1)插装在芯套(2)中,芯套(2)的外侧设置有与其浇筑为一体的二个伞裙(3),芯套(2)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与二个伞裙(3)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电抗器,其特征是所述芯套(2)的外壁沿轴向设置有凸台(2.1),伞裙(3)设置在凸台(2.1)上;伞裙(3)通过凸台(2.1)与芯套(2)浇筑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电抗器,其特征是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铁芯(1)上方的进水管(4.2)和出水管(4.1),芯套(2)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管(4.2)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水冷管(5.1)与芯套(2)的进水口相连通,芯套(2)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冷管(5.2)与出水管(4.1)的进水端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电抗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不锈钢接头(8),该不锈钢接头(8)为二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水冷管(5.1)和第二水冷管(5.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电抗器,其特征是还包括与第一水冷管(5.1)和第二水冷管(5.2)相接的导线排(9),该导线排(9)为二个且分别设置在不锈钢接头(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渠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本原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