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油田作业用劳保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87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油田作业用劳保服,劳保服本体;主散热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劳保服本体背部的导热柔性片,所述导热柔性片的外壁左右两侧贴合有半导体制冷片a;控制及供能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劳保服本体的背部并通过导线与所述导热柔性片构成电连接的电流转换器,所述劳保服本体的正面胸口一侧设置有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流转换器构成电连接的控制器;导热柔性片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绝缘性能,其可在通电状态下实现两个面的快速换热,当使用者感觉闷热时,开启半导体制冷片a后,导热柔性片在半导体制冷片a的配合下可将人体背部的热量快速吸收,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a将热量反向排散,起到快速散热降温的效果。起到快速散热降温的效果。起到快速散热降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油田作业用劳保服


[0001]本技术涉及劳保服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油田作业用劳保服。

技术介绍

[0002]劳保服是指在工作和生产劳动中穿着的具有防护功能的服装,分为高温工作服,防尘防油抗水工作服,防辐射服,防毒服,防静电服等;然而,目前现有的劳保服不具有散热功能,尤其在油田作业区、矿井等高温环境下会感到闷热,导致工作人员在穿着劳保服时舒适性较差,同时还会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劳保服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与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油田作业用劳保服,其具有快速有效、主动散热的的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油田作业用劳保服,包括:
[0006]劳保服本体;
[0007]主散热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劳保服本体背部的导热柔性片,所述导热柔性片的外壁左右两侧贴合有半导体制冷片a;
[0008]控制及供能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劳保服本体的背部并通过导线与所述导热柔性片构成电连接的电流转换器,所述劳保服本体的正面胸口一侧设置有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流转换器构成电连接的控制器;
[0009]腋下散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劳保服本体两侧腋下部位的导热铜片。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柔性片嵌合固定于所述劳保服本体的布体内部,所述导热柔性片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a的相反一侧贴合有防水层,所述导热柔性片的片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a的接口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流转换器相电接的第一导线,其中,半导体制冷片a设置的数量以不影响导热柔性片的自然挠曲幅度为主。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柔性片的具体形状和大小可根据劳保服与背部接触的轮廓而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流转换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导线,所述控制器的功能部分还包括显示屏、开关旋钮和调压旋钮,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二导线、电流转换器和第一导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a之间构成电性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可隐藏于劳保服的衣体内部,以不暴露在外为佳。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流转换器的底部还设置有与其构成电连接的电源盒,所述电源盒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板,其中,电源盒的盒体外部还设置有可与其卡接的合盖。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板优先设置为可快速拆卸与安装,便于劳保服的灵活使用。
[0016]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铜片的外侧壁还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b,所述半导体制冷片b的接口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流转换器之间构成电性连接的第三导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导线同样可隐藏于劳保服的衣体内部,以不暴露在外为佳。
[0018]进一步地,所述劳保服本体的肩袖端还设置有可拆卸式衣袖,其中,可拆卸式衣袖与劳保服本体衔接处可设置为撞钉扣连接、锁链连接或魔术贴连接,其以方便二者快速拆装为目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劳保服本体可设置有具有凉爽透气的内衬。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方案中,通过主散热部的设置,导热柔性片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绝缘性能,当使用者感觉闷热时,开启半导体制冷片a后,导热柔性片(210)在半导体制冷片a的配合下可将人体背部的热量快速吸收,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a将热量反向排散,起到快速散热降温的效果。
[0022]2、通过腋下散热组件的设置,为了进一步提高劳保服的散热效果,则导热铜片可与腋下的柔软部分进行接触,并在半导体制冷片b的配合下将腋下温度进行快速吸收,再通过半导体制冷片b反向排出,起到加强散热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后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导热柔性片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0、劳保服本体;110、可拆卸式衣袖;200、主散热部;210、导热柔性片;220、半导体制冷片a;230、散热孔;240、防水层;250、第一导线;300、控制及供能部;310、电流转换器;320、第二导线;330、控制器;3301、显示屏;3302、开关旋钮;3303、调压旋钮;340、电源盒;350、电池板;400、腋下散热组件;410、导热铜片;420、半导体制冷片b;430、第三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油田作业用劳保服,包括:
[0031]劳保服本体100;
[0032]主散热部200,包括设置于劳保服本体100背部的导热柔性片210,导热柔性片210的外壁左右两侧贴合有半导体制冷片a220;
[0033]控制及供能部300,包括设置于劳保服本体100的背部并通过导线与导热柔性片210构成电连接的电流转换器310,劳保服本体100的正面胸口一侧设置有通过导线与电流
转换器310构成电连接的控制器330;
[0034]腋下散热组件400,包括设置于劳保服本体100两侧腋下部位的导热铜片410。
[0035]如图1和图3所示,导热柔性片210嵌合固定于劳保服本体100的布体内部,导热柔性片210位于半导体制冷片a220的相反一侧贴合有防水层240,导热柔性片210的片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230,半导体制冷片a220的接口端设置有与电流转换器310相电接的第一导线250,其中,半导体制冷片a220设置的数量以不影响导热柔性片210的自然挠曲幅度为主;
[0036]本实施例中:导热柔性片210优先采用导热硅胶材质,其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绝缘性能,半导体制冷片a220为现有技术,此不在赘述,其可在通电状态下实现两个面的快速换热,即吸热与散热,当使用者感觉闷热时,开启半导体制冷片a220后,导热柔性片210在半导体制冷片a220的配合下可将人体背部的热量快速吸收,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a220将热量反向排散,起到快速散热降温的效果,防水层240可避免人体背部的汗液侵染导热柔性片210,第一导线250可连接电流转换器310、电源端和控制端。
[0037]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器330与电流转换器31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导线320,控制器330的功能部分还包括显示屏3301、开关旋钮3302和调压旋钮3303,控制器330通过第二导线320、电流转换器310和第一导线250与半导体制冷片a220之间构成电性连接;
[0038]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油田作业用劳保服,其特征在于,包括:劳保服本体(100);主散热部(200),包括设置于所述劳保服本体(100)背部的导热柔性片(210),所述导热柔性片(210)的外壁左右两侧贴合有半导体制冷片a(220);控制及供能部(300),包括设置于所述劳保服本体(100)的背部并通过导线与所述导热柔性片(210)构成电连接的电流转换器(310),所述劳保服本体(100)的正面胸口一侧设置有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流转换器(310)构成电连接的控制器(330);腋下散热组件(400),包括设置于所述劳保服本体(100)两侧腋下部位的导热铜片(4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油田作业用劳保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柔性片(210)嵌合固定于所述劳保服本体(100)的布体内部,所述导热柔性片(210)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a(220)的相反一侧贴合有防水层(240),所述导热柔性片(210)的片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230),所述半导体制冷片a(220)的接口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流转换器(310)相电接的第一导线(250),其中,半导体制冷片a(220)设置的数量以不影响导热柔性片(210)的自然挠曲幅度为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油田作业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鑫谢婉莹沈友峰薄学文蒋义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鸿胜石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