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流体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41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流体喷嘴,包括:壳体、导气管、谐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雾化芯;所述导气管前部外壁设置有导气管螺纹,所述导气管螺纹对称两侧有削平面为进水平面,所述导气管前端内部设置有旋流芯;所述雾化芯后端面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旋流芯旋向相反的斜槽,所述雾化芯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前端;所述导气管通过所述导气管螺纹与所述壳体内壁螺纹连接,且前端面与所述雾化芯后端面相抵;所述谐振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出口前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旋向相反的旋流芯与斜槽,使水和气以相反的旋向在雾化芯内部混合,混合效果更充分均匀,雾化效果显著提升。雾化效果显著提升。雾化效果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流体喷嘴


[0001]本技术涉及喷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流体喷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对开放式粉尘治理上广泛采用水雾抑尘,由于水雾颗粒小于等于粉尘颗粒时,其碰撞凝结沉降的概率最大,而对PM2.5及以下的粉尘颗粒必须要用能产生1

10um水雾粒径才能达到有效的抑尘目的,而常规喷嘴通过水、气直接混合雾化是不能够产生1

10um粒径范围的水雾从而不能有效对PM2.5及一下颗粒的粉尘进行有效沉降。
[0003]现有专利号为200720101066.5的中国技术专利:雾化喷头,该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喷头,它包括有进水管和进风管,其进水管和进风管分别与喷嘴连接体的供水腔和装配于连接体供水腔中心位置的供风管相连接,在供风管的前部设置有径向进水孔,于连接体的前端装配有空心锥形喷嘴,在喷嘴的前方与喷射孔相对应经钢丝架固定设置有带弧形凹槽的振荡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连接体上套置有喷嘴保护管,在保护管的后端装配有喷头后部护壳,于护壳的后端连接有进水管和进风管保护套管;与进水管和进风管并行配置有伴热带。本技术利用水、气混合射流作用于振荡头,以在喷头喷射口端形成振荡波,使喷射出的水雾细化,达到理想降尘的目的。
[0004]上述专利虽然形成一定的雾化效果,但是水气结合不充分,形成雾化效果不明显,因此急切需要研发一种水气充分结合、雾化效果好的喷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流体喷嘴,本技术通过设置旋向相反的旋流芯与斜槽,使水和气以相反的旋向在雾化芯内部混合,混合效果更充分均匀,雾化效果显著提升。
[0006]本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流体喷嘴,包括:壳体、导气管、谐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雾化芯;所述导气管前部外壁设置有导气管螺纹,所述导气管螺纹两侧对称设有削平面,所述削平面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有空腔,所述空腔为进水处;所述导气管前端内部设置有旋流芯;所述雾化芯后端面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旋流芯旋向相反的斜槽,所述雾化芯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前端;所述导气管通过所述导气管螺纹与所述壳体内壁螺纹连接,且前端面与所述雾化芯后端面相抵;所述谐振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出口前方。
[0007]进一步地,所述谐振头后端设置有多层圆弧形阶梯锥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谐振头通过支撑钢丝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外壁设置有钢丝孔、卡槽;所述支撑钢丝弯钩安装在所述钢丝孔内,其钢丝卡在所述卡槽内,所述谐振头内部设有弧形槽与支撑钢丝尖端贴合安装。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为拉瓦尔喷管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斜槽的倾斜角度为15

20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导气管外壁均设置有密封圈。
[0012]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旋向相反的旋流芯与斜槽,将气流与水流逆向旋转的方式在雾化芯内进行混合雾化,使水气产生更加强烈的相互作用,混合效果更充分均匀,雾化效果显著提升。
[0014]2、雾化芯采用航空发动机常采用的拉瓦尔喷管结构,使混合后的水雾充分加速到超音速状态向后喷射,给二次谐振雾化提供了足够的动能。
[0015]3、谐振头采用若干个圆弧状台阶结构,通过圆弧状台阶结构使水雾撞击后再各个圆弧台阶的作用下使水雾产生相互作用形成谐振并产生音爆效应,最大限度的使水滴破碎成1

10um超细雾颗粒,进一步提升抑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雾化芯后视示意图。
[0020]图5为雾化芯剖视示意图
[0021]图6为导气管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谐振头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旋流芯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支撑钢丝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雾化芯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1

壳体;2

导气管、3

旋流芯、4

导气管螺纹、5

削平面、6

雾化芯、7

斜槽、8

谐振头、9

支撑钢丝、10

钢丝孔、11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

图10所示,一种双流体喷嘴,包括:壳体1、导气管2、谐振头8,还包括:雾化芯6;导气管2前部外壁设置有导气管螺纹4,所述导气管螺纹4对称设有两侧有削平面5,所述削平面5与所述壳体1内壁之间有空腔,所述空腔为进水处,导气管2前端内部设置有旋流芯3;雾化芯6后端面设置有30个与旋流芯3旋向相反的斜槽7,斜槽7的倾斜角度为15度;雾化芯6为拉瓦尔喷管结构,安装在壳体1内部前端;导气管2通过导气管螺纹4与壳体1内壁螺纹连接,且前端面与雾化芯6后端面相抵;谐振头8后端设置有多层圆弧形阶梯台阶,固定安装在壳体1出口前方。
[0030]使用时,首先将支撑钢丝9穿过谐振头8内部弧形槽,冲压谐振头8使支撑钢丝9尖端与弧形槽紧密贴合,然后将支撑钢丝9弯钩安装在钢丝孔10内,其钢丝卡在卡槽内完成对谐振头8的固定;将雾化芯6安装在壳体1内部前端,前端面与壳体1内壁相抵,随后将导气管2旋入壳体1内部,导气管螺纹4与壳体1内壁螺纹连接,至前端面与雾化芯6后端面相抵后,
喷嘴组装完成;将喷嘴插入喷嘴座,壳体1、导气管2外壁均设置有密封圈11,确保与喷嘴座之间密封良好,打开水路、气路阀门,气经过旋流芯3后以正时针旋向进入雾化芯6内部,水经过斜槽7后以逆时针旋向进入雾化芯6内部,水与气在雾化芯6内部以正反不同旋向的高速碰撞后充分混合水雾,雾化芯6为拉瓦尔喷管结构,使混合后的水雾进一步加速到超音速状态向后喷射,水雾撞击到谐振头8上,圆弧状台阶结构使水雾撞击后在各个圆弧台阶的作用下使水雾产生相互作用形成谐振并产生音爆效应,最大限度的使水滴破碎成1

10um超细雾颗粒,从而达到更好的降尘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体喷嘴,包括:壳体(1)、导气管(2)、谐振头(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雾化芯(6);所述导气管(2)前部外壁设置有导气管螺纹(4),所述导气管螺纹(4)两侧对称设有削平面(5),所述削平面(5)与所述壳体(1)内壁之间有空腔,所述空腔为进水处;所述导气管(2)前端内部设置有旋流芯(3);所述雾化芯(6)后端面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旋流芯(3)旋向相反的斜槽(7),所述雾化芯(6)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部前端;所述导气管(2)通过所述导气管螺纹(4)与所述壳体(1)内壁螺纹连接,且前端面与所述雾化芯(6)后端面相抵;所述谐振头(8)固定安装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哲于颖翠栾景宏董大伟李江旭罗宝李丹丹骆淑芳赵光辉杨竞业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首创思泰意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