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型的长寿命橡套电缆,包括缆线,所述缆线外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上夹板、转动槽、转动块、下夹板、橡胶垫、连接板、安装槽、卡接槽、转动板和限位板,所述缆线外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一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转动嵌入有转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卡接槽,便于对转动板的位置进行限制,并通过限位板和橡胶垫的韧性,使得限位板的位置进行限制,并通过不同位置的限位板,便于对更小尺寸的缆线进行挤压限制,以此方便工作人员对缆线任意一端进行剥取缆线,对缆线切割位置进行挤压限制,避免直接拉动缆线,将多余的缆芯拉出。将多余的缆芯拉出。将多余的缆芯拉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型的长寿命橡套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橡套电缆
,具体为一种防护型的长寿命橡套电缆。
技术介绍
[0002]橡套电缆是由多股的细铜丝为导体,外包橡胶绝缘和橡胶护套的一种柔软可移动的电缆品种,一般来讲,包括通用橡套软电缆、电焊机电缆、潜水电机电缆、无线电装置电缆和摄影光源电缆等品种;
[0003]但现有的橡套电缆,当工作人与缆线需要接线一端进行切割时,由于缺少对缆线切割位置进行挤压限制的组件,导致将多余的缆芯拉出,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护型的长寿命橡套电缆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护型的长寿命橡套电缆,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当工作人与缆线需要接线一端进行切割时,由于缺少对缆线切割位置进行挤压限制的组件,导致将多余的缆芯拉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型的长寿命橡套电缆,包括缆线,所述缆线外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上夹板、转动槽、转动块、下夹板、橡胶垫、连接板、安装槽、卡接槽、转动板和限位板;
[0006]所述缆线外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一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转动嵌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底端焊接有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内壁中部位置处均粘接有橡胶垫,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一端均焊接有连接板,一个所述连接板一边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另一个所述连接板一边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安装槽内壁转动嵌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一端中部两侧位置处均焊接有限位板。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橡胶垫两边端均设置为圆角,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一端之间留有空隙。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板外端与卡接槽内部契合,另一个所述限位板底端与一个连接板顶端留有空隙。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板底端设置为圆角,一个所述限位板底端与一个连接板顶端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缆线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缆芯、锡纸、聚乙烯橡胶、阻燃己丙橡胶和收束橡胶套;
[0011]所述缆线内部等距设置有缆芯,所述缆芯外端贴有锡纸,所述缆线内部靠近锡纸外端填充有聚乙烯橡胶,所述缆线内部靠近聚乙烯橡胶外端填充有阻燃己丙橡胶,所述缆线内部靠近阻燃己丙橡胶外端套接有收束橡胶套。
[0012]优选的,多个所述锡纸外端与聚乙烯橡胶内部接触,所述收束橡胶套内壁与阻燃
己丙橡胶外端紧密贴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4]1、设置有辅助机构,通过转动块,便于调节下夹板的位置,并通过橡胶垫,方便上夹板与下夹板合并,对缆线进行夹持的同时,使得上夹板与下夹板具备更大的转动角度,同时通过卡接槽,便于对转动板的位置进行限制,并通过限位板和橡胶垫的韧性,使得限位板的位置进行限制,并通过不同位置的限位板,便于对更小尺寸的缆线进行挤压限制,适用于更多尺寸的线缆,以此方便工作人员对缆线任意一端进行剥取缆线,对缆线切割位置进行挤压限制,避免直接拉动缆线,将多余的缆芯拉出。
[0015]2、设置有防护机构,通过锡纸,使得缆芯具备屏蔽效果的同时,使得锡纸更加方便与聚乙烯橡胶分离,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切割工作,并通过聚乙烯橡胶使得缆芯具备防潮的同时,使得缆芯具备更好的绝缘效果,同时通过阻燃己丙橡胶,使得缆芯具备阻燃的效果,从而对缆线进行防护的同时延长缆线的使用寿命,并通过收束橡胶套使得多个橡胶连接的更加紧密,避免因为折弯而出现空隙。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转动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锡纸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缆线;
[0023]2、辅助机构;201、上夹板;202、转动槽;203、转动块;204、下夹板;205、橡胶垫;206、连接板;207、安装槽;208、卡接槽;209、转动板;210、限位板;
[0024]3、防护机构;301、缆芯;302、锡纸;303、聚乙烯橡胶;304、阻燃己丙橡胶;305、收束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实施例: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型的长寿命橡套电缆,包括缆线1,缆线1外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辅助机构2,辅助机构2包括上夹板201、转动槽202、转动块203、下夹板204、橡胶垫205、连接板206、安装槽207、卡接槽208、转动板209和限位板210;
[0027]缆线1外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上夹板201,上夹板201一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转动槽202,转动槽202内部转动嵌入有转动块203,转动块203底端焊接有下夹板204,上夹板201和下夹板204内壁中部位置处均粘接有橡胶垫205,便于对缆线1进行夹持,两个橡胶垫205
两边端均设置为圆角,上夹板201和下夹板204相对一端之间留有空隙,上夹板201和下夹板204相对一端均焊接有连接板206,一个连接板206一边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207,另一个连接板206一边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卡接槽208,安装槽207内壁转动嵌入有转动板209,转动板209一端中部两侧位置处均焊接有限位板210,便于对转动板209的位置进行限制,转动板209外端与卡接槽208内部契合,另一个限位板210底端与一个连接板206顶端留有空隙,转动板209底端设置为圆角,一个限位板210底端与一个连接板206顶端接触,便于对上夹板201和下夹板204的合并。
[0028]缆线1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3,防护机构3包括缆芯301、锡纸302、聚乙烯橡胶303、阻燃己丙橡胶304和收束橡胶套305;
[0029]缆线1内部等距设置有缆芯301,缆芯301外端贴有锡纸302,方便对缆线1进行剥取缆线,缆线1内部靠近锡纸302外端填充有聚乙烯橡胶303,缆线1内部靠近聚乙烯橡胶303外端填充有阻燃己丙橡胶304,缆线1内部靠近阻燃己丙橡胶304外端套接有收束橡胶套305,便于对多个缆芯301进行进行收束,多个锡纸302外端与聚乙烯橡胶303内部接触,收束橡胶套305内壁与阻燃己丙橡胶304外端紧密贴合。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拉动下夹板204,使得下夹板204带动转动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型的长寿命橡套电缆,包括缆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1)外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辅助机构(2),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上夹板(201)、转动槽(202)、转动块(203)、下夹板(204)、橡胶垫(205)、连接板(206)、安装槽(207)、卡接槽(208)、转动板(209)和限位板(210);所述缆线(1)外端一侧位置处设置有上夹板(201),所述上夹板(201)一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转动槽(202),所述转动槽(202)内部转动嵌入有转动块(203),所述转动块(203)底端焊接有下夹板(204),所述上夹板(201)和下夹板(204)内壁中部位置处均粘接有橡胶垫(205),所述上夹板(201)和下夹板(204)相对一端均焊接有连接板(206),一个所述连接板(206)一边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207),另一个所述连接板(206)一边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卡接槽(208),所述安装槽(207)内壁转动嵌入有转动板(209),所述转动板(209)一端中部两侧位置处均焊接有限位板(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的长寿命橡套电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橡胶垫(205)两边端均设置为圆角,所述上夹板(201)和下夹板(204)相对一端之间留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子义,王月超,赵守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亚龙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