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油缸漏气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119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油缸漏气检测装置。这种便携式油缸漏气检测装置,有外套筒以及插入外套筒的内杆,外套筒和内杆之间形成第一腔室,外套筒上开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出气口,出气口与待测油缸进油口连通;内杆伸入第一腔室的部分外壁设有密封圈,驱动内杆向出气口移动,将第一腔室的空气从出气口压入待测油缸进油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扳手卡入扳手孔,转动内杆,内杆向左移动,小杆部挤压第一腔室的空气,将空气挤入待测油缸进油口,观察待测油缸的活塞杆是否移动,以此判断油缸是否漏气问题。油缸是否漏气问题。油缸是否漏气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油缸漏气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漏气检测装置
,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油缸漏气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检测油缸是否漏气。现有技术中,检测油缸漏气通常需要使用气泵或油泵。使用气泵检测,需要将待测油缸置于水中,然后气泵工作,将空气压入待测油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使用油泵检测,油泵工作,将液压油压入待测油缸,观察是否有油冒出。使用气泵或油泵检测油缸漏气性能,便携性差,不能灵活检测油缸漏气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油缸漏气检测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油缸漏气检测装置,安装于待测油缸进油口,具有外套筒以及插入外套筒的内杆,外套筒和内杆之间形成第一腔室,外套筒上开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出气口,出气口与待测油缸进油口连通;内杆伸入第一腔室的部分外壁设有密封圈,驱动内杆向出气口移动,将第一腔室的空气从出气口压入待测油缸进油口连通。
[0005]进一步地,所述内杆包括一体成型的小杆部和大杆部,外套筒内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为台阶结构且第一腔室直径小于第二腔室直径;所述小杆部插入第一腔室,大杆部插入第二腔室,大杆部与第二腔室螺纹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通过转接头与待测油缸进油口连通,转接头进气端插入出气口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内壁设有密封衬套,转接头进气端插入密封衬套且转接头与密封衬套形成密封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杆外端部设有扳手孔。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具有以下优点:
[0010](1)、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扳手卡入扳手孔,转动内杆,内杆向左移动,小杆部挤压第一腔室的空气,将空气挤入待测油缸进油口,观察待测油缸的活塞杆是否移动,以此判断油缸是否漏气问题;
[0011](2)、不需要使用气泵或油泵,便携性能好,灵活适用于油缸漏气检测。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中:1.外套筒,2.内杆,21.小杆部,22.大杆部,3.第一腔室,4.密封圈,5.第二腔室,6.出气口,7.密封衬套,8.转接头,9.扳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8]如图1和图3所示的便携式油缸漏气检测装置,安装于待测油缸进油口,具有外套筒1以及插入外套筒1的内杆2,外套筒1和内杆2之间形成第一腔室3,外套筒1上开设有与第一腔室3连通的出气口6,出气口6与待测油缸进油口连通;内杆2伸入第一腔室3的部分外壁设有密封圈4,驱动内杆2向出气口6移动,将第一腔室3的空气从出气口6压入待测油缸进油口连通。
[0019]内杆2包括一体成型的小杆部21和大杆部22,外套筒1内置有与第一腔室3连通的第二腔室5,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5为台阶结构且第一腔室3直径小于第二腔室5直径;小杆部21插入第一腔室3,大杆部22插入第二腔室5,大杆部22与第二腔室5螺纹连接。第一腔室3与第二腔室5连接处设置的台阶,用于大杆部22限位,防止大杆部22过度移动。大杆部22与第二腔室5螺纹连接,第二腔室5与外界连通,内杆2移动时,第二腔室5的空气排入大气。这样,第二腔室5的空气无法产生内杆2前进的阻力。
[0020]出气口6通过转接头8与待测油缸进油口连通,转接头8进气端插入出气口6内;出气口6内壁设有密封衬套7,转接头8进气端插入密封衬套7且转接头8与密封衬套7形成密封结构;内杆2外端部设有扳手孔9。
[0021]这种便携式油缸漏气检测装置的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转接头8与待测油缸进油口连接。扳手卡入扳手孔9,由于大杆部22与第二腔室5螺纹连接,转动内杆2,内杆2向左移动,小杆部21挤压第一腔室3的空气,将空气通过出气口6和转接头8传递,挤入待测油缸进油口,如图2所示;观察待测油缸的活塞杆是否移动,若活塞杆移动,说明待测油缸没有漏气;若活塞杆没有移动,则说明待测油缸出现漏气问题,需要进一步维修。
[0022]这种便携式油缸漏气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具有以下优点:
[0023](1)、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扳手卡入扳手孔9,转动内杆2,内杆2向左移动,小杆部21挤压第一腔室3的空气,将空气挤入待测油缸进油口,观察待测油缸的活塞杆是否移动,以此判断油缸是否漏气问题;
[0024](2)、不需要使用气泵或油泵,便携性能好,灵活适用于油缸漏气检测。
[0025]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技术的实质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油缸漏气检测装置,安装于待测油缸进油口,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套筒(1)以及插入外套筒(1)的内杆(2),外套筒(1)和内杆(2)之间形成第一腔室(3),外套筒(1)上开设有与第一腔室(3)连通的出气口(6),出气口(6)与待测油缸进油口连通;内杆(2)伸入第一腔室(3)的部分外壁设有密封圈(4),驱动内杆(2)向出气口(6)移动,将第一腔室(3)的空气从出气口(6)压入待测油缸进油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油缸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2)包括一体成型的小杆部(21)和大杆部(22),外套筒(1)内置有与第一腔室(3)连通的第二腔室(5),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5)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南武油缸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