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107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36
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装置,涉及锂电池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充电座、插头、移动板、连接板、第一安装板、负极铜片、转轴、第二安装板、绝缘垫片和正极铜片;充电座上表面设有充电槽,充电槽底部内壁上沿横向设置有开口,充电座内设有空腔,空腔位于开口下方,空腔与开口连通,充电槽横向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移动板沿横向滑动设置在空腔内壁上;连接板贯穿开口设置在移动板上,连接板与充电座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板设置在连接板上;负极铜片设置在第一安装板横向一侧;转轴转动设置在安装槽上下两侧内壁上;第二安装板设置在转轴上,第二安装板位于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给锂电池充满电之后对锂电池进行断电,使用时安全性高。时安全性高。时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充电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因锂电池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锂电电池太娇嫩,如果充电器质量不好、锂电池的保护板有问题,就会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爆炸起火等问题,这让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使用感到有些害怕。锂电池在充电时,即是“引火源”,也是“燃烧物”。当锂电池过冲后,由于锂电池负极无法嵌入更多的锂离子,导致锂离子在负极表面以金属锂析出,造成枝晶锂现象的出现,当枝晶锂生长到一定程度便会刺破隔膜,造成电池内部短路,出现隔离膜破损,电池内部会产生非常大的电流和热量,产生的热和过强的电能释放会导致电池寿命严重受损,而且对于使用密闭封装而成的锂电池来说,其内部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导致电池内部压力骤增,并且由于锂离子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最终会产生外壳爆裂和燃烧的情况出现。
[0003]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充电装置使用时,不能够在锂电池充满电后对锂电池进行自动断电操作,使用时安全性低,不利于锂电池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在锂电池充满电之后自动给锂电池进行断电的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装置,包括充电座、插头、移动板、连接板、第一安装板、负极铜片、转轴、第二安装板、绝缘垫片和正极铜片;
[0006]充电座上表面设置有充电槽,充电槽底部内壁上沿横向设置有开口,充电座内设置有空腔,空腔位于开口下方,空腔与开口连通,充电槽横向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移动板沿横向滑动设置在空腔内壁上;连接板贯穿开口设置在移动板上,连接板与充电座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板设置在连接板上;负极铜片设置在第一安装板横向一侧;
[0007]转轴转动设置在安装槽上下两侧内壁上;第二安装板设置在转轴上,第二安装板位于安装槽内;绝缘垫片和正极铜片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板横向两侧,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处于同一高度;插头设置在充电座底部,插头与负极铜片和正极铜片均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充电座内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位于安装槽下方;还包括电动机和处理器,电动机设置在安装腔内,电动机与转轴驱动连接,电动机与插头电性连接;处理器设置在充电座上,处理器与插头电性连接,处理器与电动机控制连接。
[0009]优选的,还包括显示灯;显示灯设置在充电座上,显示灯与插头电性连接,处理器与显示灯控制连接。
[0010]优选的,充电座底部设置有底槽,底槽纵向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安装轴,插头转动设置在安装轴上,插头位于底槽内。
[0011]优选的,空腔底部内壁上设置有滑槽;移动板底部设置有滑块,滑块与充电座滑动连接,滑块位于滑槽内。
[0012]优选的,滑槽为T形槽结构,滑块为T形块结构,滑块与滑槽相适配。
[0013]优选的,还包括弹簧;弹簧设置在空腔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空腔远离第二安装板的横向一侧内壁和移动板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使用时,将锂电池放入充电槽内,使得锂电池的正极与正极铜片电性连接,锂电池的负极与负极铜片电性连接,此时将插头插在插座上,即可对锂电池进行充电,在对锂电池充满电之后,处理器控制电动机启动,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二安装板转动,第二安装板带动正极铜片和绝缘垫片转动,第二安装板转动一百八十度即可带动绝缘垫片与第二安装板接触,进而实现停止对锂电池充电,实现本装置的自动断电功能,使用时安全性高,有利于锂电池的发展。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装置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装置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附图标记:1、充电座;101、充电槽;102、开口;103、空腔;104、滑槽;105、安装槽;106、安装腔;107、底槽;2、安装轴;3、插头;4、移动板;401、滑块;5、连接板;6、第一安装板;7、负极铜片;8、弹簧;9、转轴;10、第二安装板;11、绝缘垫片;12、正极铜片;13、电动机;14、处理器;15、显示灯;16、锂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装置,包括充电座1、插头3、移动板4、连接板5、第一安装板6、负极铜片7、弹簧8、转轴9、第二安装板10、绝缘垫片11、正极铜片12、电动机13、处理器14和显示灯15;
[0022]充电座1上表面设置有充电槽101,充电槽101底部内壁上沿横向设置有开口102,充电座1内设置有空腔103,空腔103位于开口102下方,空腔103与开口102连通,空腔103底部内壁上设置有滑槽104,滑槽104为T形槽结构,充电槽101横向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105,充电座1内设置有安装腔106,安装腔106位于安装槽105下方,充电座1底部设置有底槽107,底槽107纵向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安装轴2;移动板4沿横向滑动设置在空腔103内壁上,移动板4底部设置有滑块401,滑块401与充电座1滑动连接,滑块401位于滑槽104内,滑块401为T形块结构,滑块401与滑槽104相适配,能够保证移动板4在空腔103内壁上滑动时的稳定性;连接板5贯穿开口102设置在移动板4上,连接板5与充电座1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板6设置在连接板5上;负极铜片7设置在第一安装板6横向一侧;弹簧8设置在空腔103内,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空腔103远离第二安装板10的横向一侧内壁和移动板4连接,能够保证自然状
态下,在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负极铜片7能够尽可能的靠近正极铜片12,进而保证本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锂电池16充电使用;
[0023]转轴9转动设置在安装槽105上下两侧内壁上;第二安装板10设置在转轴9上,第二安装板10位于安装槽105内;绝缘垫片11和正极铜片12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板10横向两侧,正极铜片12和负极铜片7处于同一高度;插头3设置在充电座1底部,插头3与负极铜片7和正极铜片12均电性连接,插头3转动设置在安装轴2上,插头3位于底槽107内,能够将插头3收入底槽107内,方便插头3的收纳;
[0024]电动机13设置在安装腔106内,电动机13与转轴9驱动连接,电动机13与插头3电性连接;处理器14设置在充电座1上,处理器14与插头3电性连接,处理器14与电动机13控制连接,在将插头3插入插座上给锂电池充电后,如果锂电池电量充满了,此时处理器14就会控制电动机13的输出轴转动一百八十度,此时电动机13的输出轴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1)、插头(3)、移动板(4)、连接板(5)、第一安装板(6)、负极铜片(7)、转轴(9)、第二安装板(10)、绝缘垫片(11)和正极铜片(12);充电座(1)上表面设置有充电槽(101),充电槽(101)底部内壁上沿横向设置有开口(102),充电座(1)内设置有空腔(103),空腔(103)位于开口(102)下方,空腔(103)与开口(102)连通,充电槽(101)横向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105);移动板(4)沿横向滑动设置在空腔(103)内壁上;连接板(5)贯穿开口(102)设置在移动板(4)上,连接板(5)与充电座(1)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板(6)设置在连接板(5)上;负极铜片(7)设置在第一安装板(6)横向一侧;转轴(9)转动设置在安装槽(105)上下两侧内壁上;第二安装板(10)设置在转轴(9)上,第二安装板(10)位于安装槽(105)内;绝缘垫片(11)和正极铜片(12)分别设置在第二安装板(10)横向两侧,正极铜片(12)和负极铜片(7)处于同一高度;插头(3)设置在充电座(1)底部,插头(3)与负极铜片(7)和正极铜片(12)均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自动充电断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充电座(1)内设置有安装腔(106),安装腔(106)位于安装槽(105)下方;还包括电动机(13)和处理器(14),电动机(13)设置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邦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