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充电后备电池,包括一盒体,盒体内部具有充电器收容空间及电池收容空间,充电器收容空间的两侧设有若干第一卡扣,盒体外侧设有直流输入埠及电源输出埠;至少一个可充电电池单元置于所述电池收容空间中;一上盖覆于盒体上,将可充电电池单元密封于盒体中,上盖开设有至少一卡槽;一充电器容置于所述充电器收容空间中,该充电器设有电源输入埠及直流输出埠,该充电器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卡扣及至少一卡孔,该等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嵌扣配合;至少一卡楔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卡槽,并可分离地卡入所述卡孔,将所述充电器与所述盒体可分离地整合一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充电后备电池,尤指一种整合有充电器的可充电后备电池。
技术介绍
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由于通常采用电池供电,因此,因电池突然耗尽而导致便携式电子设备经常被迫中断使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当前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所使用的电池通常是可充电电池,如锂电池、镍氢电池等,因此,当使用者外出时必须额外携带充电器以配合相应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这样造成使用者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困扰,出现了一种将充电器与可充电电池整合为一体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用后备电池,这种电池具有绝缘外壳,充电器与可反复充电的电池单元被一体包覆于外壳内,这种设计可以在电源耗尽的时候立刻充电,且携带方便。但,上述的设计在使用中具有重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在充电情况下,充电器与可充电电池均会产生相当的热量,当充电器与可充电电池被不可分离地整合为一体时,这两者在充电时所产生的热量累积将导致该产品不能稳定的工作,更有甚者有导致可充电电池爆炸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电后备电池,其内可分离地整合一充电器,确保充电安全稳定,且结构紧凑,便于携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可充电后备电池,包括一盒体,盒体内部具有充电器收容空间及电池收容空间,盒体外侧设有直流输入埠及电源输出埠;至少一个可充电电池单元置于所述电池收容空间中;一上盖覆于盒体上,将可充电电池单元密封于盒体中,该上盖开设有至少一卡槽;一充电器容置于所述充电器收容空间中,该充电器设有电源输入埠及直流输出埠,该充电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卡孔;至少一卡楔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卡槽,并可分离地卡入所述卡孔,将所述充电器与所述盒体可分离地整合一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可充电后备电池,包括盒体,盒体内部具有充电器收容空间及电池收容空间,该充电器收容空间的两侧设有若干第一卡扣,该盒体外侧设有直流输入埠及电源输出埠;至少一个可充电电池单元置于所述电池收容空间中;一上盖覆于盒体上,将可充电电池单元密封于盒体中;一充电器容置于所述充电器收容空间中,该充电器设有电源输入埠及直流输出埠,该充电器两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卡扣,该等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嵌扣配合,将所述充电器与所述盒体可分离地整合一体。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可充电后备电池藉由可分离地整合一充电器,充电时可将充电器取出,从而确保充电安全稳定,不使用时又可将充电器收入可充电后备电池的盒体而成为一体,使结构紧凑,便于携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充电后备电池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可充电后备电池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可充电后备电池充电时的工作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可充电后备电池的充电器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可充电后备电池的卡楔的立体图。图中,1.盒体,11.充电器收容空间,12.第一卡扣,13.电池收容空间,14.滑动杆收容空间,15.上盖,151.卡槽,16.直流输入埠,17.液晶面板,18.按钮,19.电源输出埠,2.充电器,22.第二卡扣,24电源输入埠,26.直流输出埠,28.卡孔,3.可充电电池单元,4.卡楔,41.推动杆,411.插接柱,42.滑动杆,421.插接孔,423.突出部,5.电源输入线,6.转接线,7.输出线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的可充电后备电池由盒体1、上盖15、充电器2、可充电电池单元3及卡楔4等组成。该盒体1内部的一侧具有充电器收容空间11,用以收容承载充电器2,另一侧凹设有电池收容空间13,用以容纳复数可充电电池单元3。该等可充电电池单元3通过并联或串联提供便携式电子设备所需的电流与电压,于本实施例中,可充电电池单元3为锂电池单元,亦可为镍氢电池单元、镍镉电池单元等。在电池收容空间13的一端进一步形成有一滑动杆收容空间14。充电器收容空间11大致呈矩形,其两侧对称设有若干第一卡扣12。盒体1外侧的一端设有直流输入埠16,用以接受充电器2所提供的充电电流,盒体1外侧的另一端设有电源输出埠19(见图3),用以为外部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工作电源。盒体1中亦内置有电量监控显示电路,用以监控复数可充电电池单元3的剩余电量,当使用者希望获知剩余电量信息时,可按压按钮18,此时液晶面板17将显示可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上盖15覆于盒体1上,将可充电电池单元3、电量监控显示电路、按钮18及液晶面板17密封于盒体1中,上盖15一侧设有一卡槽151,以供卡楔4穿过设置。充电器2内设有充电电路,用以提供可充电电池单元3所需的充电电流,其外部的一端设有电源输入埠24,用以接受外部输入的交流市电,其外部的另一端设有直流输出埠26(见图3),用以将充电电路所转换的充电电流输出。充电器2两侧壁上对称设有若干第二卡扣22,用以与位于充电器收容空间11上的第一卡扣12嵌扣配合。充电器2侧壁上靠近电源输入埠24处进一步设有一卡孔28(见图4),以供卡楔4卡入。如图5所示,卡楔4包括推动杆41及滑动杆42,推动杆41可滑动地设于卡槽151中,其下端中部设有若干插接柱411;滑动杆42收容于滑动杆收容空间14中,其一端具有一突出部423,中部亦相应于插接柱411设有若干插接孔421,该插接柱411穿过卡槽151并容置于插接孔421中,藉此将卡楔4组装成一整体。请参阅图3,本技术的可充电后备电池工作时还需提供一电源输入线5、一转接线6及一电源输出线7。当使用者充电时,外部交流市电经电源输入线5和电源输入埠24输入充电器2中,经充电电路调整及变压后的电流经过直流输出埠26、转接线6及直流输入埠16接至可充电电池单元3进行充电。充电中或充电完毕后,由可充电电池单元3提供的工作电源经过电源输出埠19及电源输出线7输送至便携式电子设备,以满足其工作所需。充电完毕后,使用者只需将充电器2上的第二卡扣22对准第一卡扣12的上部开口,下压充电器2至无法推动时,再沿如图1所示的箭头所指方向推动,就可将充电器2收入盒体1。此外,为防止外出携带时充电器2从盒体1中滑出,在充电器2收入盒体1后,使用者还可推动卡楔4的推动杆41,推动杆41带动滑动杆42滑动,滑动杆42前端的突出部423自滑动杆收容空间14中探出,并卡入充电器2的卡孔28中,使充电器2无法滑动。再次需要充电时,反向推动推动杆41,使突出部423脱离卡孔28,再反向推动充电器2,将充电器2从盒体1中取出,再如前述,利用电源输入线5及转接线6将外部电源与充电器2及可充电电池单元3连接起来即可充电。因此,本技术的可充电后备电池藉由可分离地整合一充电器2,充电时可将充电器2取出,从而确保充电安全稳定,不使用时又可将充电器2收入可充电后备电池的盒体1而成为一体,使结构紧凑,便于携带。至于本技术相关的其它电路设计,诸如可充电后备电池充电电路、电量监控电路等属于现有已知技术,且非本技术的特征,故在此不再述及。以上实施例,是以交流市电提供充电器2所需的电源,但也可由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或蓄电瓶提供直流电,并经由充电器2调整至所需的电流或电压。无论以直流电或交流电提供充电器2所需的电源,均应属等效设计。权利要求1.一种可充电后备电池,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充电后备电池,包含有一盒体,该盒体内部具有充电器收容空间及电池收容空间,该盒体外侧设有直流输入埠及电源输出埠;至少一个可充电电池单元,置于所述电池收容空间中;一上盖,覆于盒体上,将可充电电池单元密封于盒体中;一充电器,容置于所述充电器收容空间中,该充电器具有电源输入埠及直流输出埠,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卡孔,该上盖开设有至少一卡槽,该可充电后备电池还包括至少一卡楔,该卡楔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卡槽,并可分离地卡入所述卡孔,将所述充电器与所述盒体可分离地整合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和,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