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064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涉及电梯节能技术领域。该电梯井道通风装置包括井道顶部,所述井道顶部分别开设有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所述上通风孔与下通风孔分别设置于井道顶部两端,所述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处安装有单向导风装置。该电梯井道通风装置,单向通风阀置于井道的通风孔处,实现井道风进出的单向控制,有利于空气有效循环,通风管道属于空气载体连接上述部件,空气滤芯的作用是过滤从井道排出或者从外部进入的空气,即可净化进入井道的空气也减少污染废气的无组织排放,此结构有益于井道能自然通风,保证井道及轿厢内空气更为清新舒适,轿厢运行阻尼小,电梯运行更加平稳安全。加平稳安全。加平稳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具体为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属于电梯节能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已经与电梯息息相关,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尤为重要。为了防止高层电梯火灾的蔓延以及压差造成的首层厅门开关不流畅,传统井道一般采用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构成的完全封包结构方案,但是完全封闭的狭窄井道造成了电梯高速运行时严重的活塞效应,电梯高速上升时,顶部空气压力远大于底部空气压力,空气由顶部通过轿厢周围的狭窄缝隙高速流向底部,造成电梯运行不稳,轿厢内产生风噪。井道的封闭同时也造成了井道内空气得不到流通,空气混浊含氧量低,乘客处于轿厢内产生身体不适。
[0003]而井道高度60米以下低层电梯的烟囱效应危害并不明显,反而能达到自然通风的效果,合理利用烟囱效应和电梯运行产生的活塞效应来循环井道空气替代部分类型井道采用的耗能型通风设备,即能解决活塞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又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节能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井道高度60米以下低层电梯的烟囱效应危害并不明显,反而能达到自然通风的效果,合理利用烟囱效应和电梯运行产生的活塞效应来循环井道空气替代部分类型井道采用的耗能型通风设备,即能解决活塞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又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节能原则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包括井道顶部,所述井道顶部分别开设有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所述上通风孔与下通风孔分别设置于井道顶部两端,所述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处安装有单向导风装置,所述单向导风装置包括单向通风阀、通风管道、集尘箱、空气滤芯、电磁气阀、电控开关、百叶窗壁板、盖板和温控开关。
[0008]优选地,所述单向通风阀设置于井道顶部的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处,所述单向通风阀设置于通风管道外侧,上通风孔与下通风孔分别设置于井道顶两端,以达到空气流通的最大效果,上通风孔与下通风孔设置位置尽量远离,以及单向通风装置的应用都是为了避免浑浊空气再次返回井道。
[0009]优选地,所述集尘箱安装于井道顶部,所述空气滤芯安装于通风管道内部,气滤芯的作用是过滤从井道排出或者从外部进入的空气,即可净化进入井道的空气也减少污染废
气的无组织排放。
[0010]优选地,所述电磁气阀安装于通风管道顶部,所述电控开关安装于电磁气阀一侧,电磁气阀和电控开关配合使用,用于紧急状况下强制关闭通风设备。
[0011]优选地,所述百叶窗壁板安装于单向导风装置四周,所述盖板安装于单向导风装置顶部,所述盖板由金属或有机玻璃等材质制成,盖板置于单向导风装置的顶部,可由金属或有机玻璃材质制作,用于防止尘土及污垢进入井道,百叶窗壁板置于单向导风装置的四周,百叶窗在电梯不运行时也保留一定的缝隙,使得烟囱效应作用下上升的浑浊热空气有效排出。
[0012]优选地,所述电控开关一侧通过电性连接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一侧通过电性连接有消防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控制柜通过电性连接,消防开关被启动,信号提供到控制柜,再由控制柜给关闭信号到电控开关,达到关闭通风设备的功能,避免火灾通过井道向上蔓延,绿色节能。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该电梯井道通风装置,上通风孔与下通风孔的具体位置还需考虑电梯承重梁及电梯其他部件的位置,单向通风阀置于井道的通风孔处,实现井道风进出的单向控制,有利于空气有效循环,通风管道属于空气载体连接上述部件,空气滤芯的作用是过滤从井道排出或者从外部进入的空气,即可净化进入井道的空气也减少污染废气的无组织排放,此结构有益于井道能自然通风,保证井道及轿厢内空气更为清新舒适,轿厢运行阻尼小,电梯运行更加平稳安全。
[0015]2、该电梯井道通风装置,电磁气阀和电控开关配合使用,用于紧急状况下强制关闭通风设备,温控开关和消防开关同时控制所述电控开关的开关,所述温控开关置于井道内,数量可根据井道的高度来定,当所述温控开关感应到井道温度持续达到50
°
以上或者消防开关被启动,信号提供到控制柜,再由控制柜给关闭信号到所述电控开关,达到关闭通风设备的功能,避免火灾通过井道向上蔓延,绿色节能。无需耗费电力,借用电梯的运行达到井道通风的效果,方案可执行性好,在现有井道基础上稍加改造,不影响原有井道布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百叶窗壁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单向通风阀;2、通风管道;3、集尘箱;4、空气滤芯;5、电磁气阀;6、电控开关;7、百叶窗壁板;8、盖板;9、温控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
[0020]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井道顶部,井道顶部分别开设有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上通风孔与下通风孔分别设置于井道顶部两端,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处安装有单向导风装置,单向导风装置包括单向通风阀1、通风管道2、集尘箱3、空气滤芯4、电磁气阀5、电控开关6、百叶窗壁板7、盖板8和温控开关9,单向通风阀1设置于井道顶部的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处,单向通风阀1 设置于通风管道2外侧,集尘箱3安装于井道顶部,空气滤芯4安装于通风管道
2内部。
[0021]具体地:上通风孔与下通风孔的大小由井道顶部水平截面的大小决定,上通风孔与下通风孔分别设置于井道顶两端,以达到空气流通的最大效果,上通风孔与下通风孔设置位置尽量远离,以及单向通风装置的应用都是为了避免浑浊空气再次返回井道,上通风孔与下通风孔的具体位置还需考虑电梯承重梁及电梯其他部件的位置,单向通风阀1置于井道的通风孔处,实现井道风进出的单向控制,有利于空气有效循环,通风管道2属于空气载体连接上述部件,空气滤芯4的作用是过滤从井道排出或者从外部进入的空气,即可净化进入井道的空气也减少污染废气的无组织排放,此结构有益于井道能自然通风,保证井道及轿厢内空气更为清新舒适,轿厢运行阻尼小,电梯运行更加平稳安全。
[0022]请再次参阅图2,电磁气阀5安装于通风管道2顶部,电控开关6安装于电磁气阀5一侧,电控开关6一侧通过电性连接有控制柜,控制柜一侧通过电性连接有消防开关,温控开关9与控制柜通过电性连接。
[0023]具体地:集尘箱3用于储存滤芯滤出的尘土,电磁气阀5和电控开关6 配合使用,用于紧急状况下强制关闭通风设备,温控开关9和消防开关同时控制电控开关6的开关,温控开关9置于井道内,数量可根据井道的高度来定,当温控开关9感应到井道温度持续达到50
°
以上或者消防开关被启动,信号提供到控制柜,再由控制柜给关闭信号到电控开关6,达到关闭通风设备的功能,避免火灾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包括井道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顶部分别开设有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所述上通风孔与下通风孔分别设置于井道顶部两端,所述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处安装有单向导风装置,所述单向导风装置包括单向通风阀(1)、通风管道(2)、集尘箱(3)、空气滤芯(4)、电磁气阀(5)、电控开关(6)、百叶窗壁板(7)、盖板(8)和温控开关(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通风阀(1)设置于井道顶部的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处,所述单向通风阀(1)设置于通风管道(2)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杰翟敬祥曹嘉鑫
申请(专利权)人:戈尔电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