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Wi-SUN协议的Uart-以太网转换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50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持W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持Wi

SUN协议的Uart

以太网转换模组


[0001]本技术属于物联网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Wi

SUN协议的Uart

以太网转换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物联网是目前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大趋势,它强调的是万物联网,物联网的普及将会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因物联网兴起,远距离通讯需求日益增加,低功耗广域网通讯技术犹如百花齐放,包括Wi

SUN,LoRaWAN, NB

IOT,ZigBee等。这些方案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运营商的蜂窝网络、一类是自组网络。运营商的蜂窝网络例如NB

IOT,它有着布网方便、技术门槛低、网络规模大等优势。自组网络例如比较成熟的LoRaWAN、ZigBee等,能够自己掌控网络,且通信的带宽较高,可以自己定制协议等优势。
[0003]现在NB

IOT等的计费方式还不是很明确,导致用户使用成本比较高。另外一个限制在于用户数据都要跑在公网,对于数据安全是一个考验。由于LoRaWAN的核心技术在其公司SEMTECH的手中,这种形式无形中使用者会绑定在LoRa技术下,该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以及政策的变动都会影响到LoRaWAN的使用者。而ZigBee虽然已经是一个标准的成熟的组网技术,但是他的网络范围是远远达不到物联网需求的。同时,其它厂商Wi

SUN 边缘路由器(Border Router简称BR)方案上行输出采用Uart。导致输出速率低,同时数据只能以串口报文形式交互,失去了Wi

SUN本身数据格式为IPv6的优势。
[0004]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以太网网关、以太网网关设备以及系统”,其公告号为“CN107040461A”,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太网网关、以太网网关设备以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网关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使用要求的问题,实现以太网网关的多功能性,提高了以太网网关的适应性和使用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以太网网关,包括以太网主控板,该以太网主控板包括以太网接口、以太网隔离变压器、以太网控制器、微控制器、串行接口、带有USB接口的USB控制器、SD卡槽接口和存储器;以太网接口、以太网隔离变压器、以太网控制器依次连接;以太网控制器、串行接口、带有USB接口的USB控制器、外围供电电路、SD卡槽接口、存储器分别与微控制器相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创建一个标准的、规范的、不绑定的能够实现大规模组网的一种无线组网方案的硬件模块。一种支持Wi

SUN协议的Uart

以太网转换模组,为Wi

SUN BR提供标准以太网输出接口,保证了通讯速率,以及数据交互格式为标准以太网IPv6,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用户可借助现有网络传输数据,同时解决了传输距离以及传输路径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以太网PHY电路、主芯片、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第一时钟电路、第二时钟电路和外部存储器电路,所述以太网PHY电路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源电路、第一时钟电路和主芯片,所述主芯片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第二时钟电路和外部存储器电路,所述第二时钟电路与外部存储
器相连。本技术基于IEEE802.15.4g,IEEE802.1x的规范,为Wi

SUN BR提供标准以太网输出接口,保证了通讯速率,以及数据交互格式为标准以太网IPv6,数据通过以太网传输,用户可借助现有网络传输数据,同时解决了传输距离以及传输路径的问题。
[0007]作为优选,所述以太网PHY电路包括以太网芯片U5、电阻R29、电阻R33、电阻R35、电阻R38、电容C11、电容C13、电容C20、电容C21、电阻R42、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39、电容C12、电容C19和电阻R40,所述以太网芯片U5的测试启用引脚与电阻R3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电阻R3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管理数据接口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29的一端与3.3V使能端相连,所述3.3V使能端还分别与电阻R33和电阻R35相连,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多路复用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38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带隙电路电阻器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3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以太网芯片U5的调节器电源输出引脚与电容C1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3与电容C11并联,所述以太网芯片U5的3.3V模拟电源输入引脚与电阻R4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与使能端相连,所述电容C20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3.3V模拟电源输入引脚相连,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1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3.3V模拟电源输入引脚相连,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0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传输错误或光纤判断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1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RMII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电阻R39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接受时钟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与电容C1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0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数字电源输入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40的另一端与3.3V使能端相连,所述电容C19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数字电源输入引脚相连,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以太网芯片U5与MCU之间通过RMII接口实现数据的交互,并负责数据从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并将模拟数据通过TDP和TDN以差分的形似发送出去。同时IP101GRI也负责将通过RDP和RDN接收到的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通过RMII接口发送给MCU。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1、电阻R1、电源芯片U1、电容C2、电容C3和电感B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路输入端VDD5.0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输入电源VDD5.0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U1的使能引脚相连,所述电源芯片U1的输入引脚与输入电源VDD5.0相连,所述电源芯片U1的反馈引脚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芯片U1的输出引脚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B1的一端与电源芯片U1的输出引脚相连,所述电感B1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出端VDD33相连。第一电源电路给主芯片和以太网PHY电路供电,供电为DC 5V,内部采用一路LDO电路,输出3.3V同时供给VC5800、IP101GRI、有源晶体电路供电。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时钟电路包括第一晶振X1、电容C30和电容C31,所述第一晶振X1的输入引脚与电容C3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Wi

SUN协议的Uart

以太网转换模组,其特征是,包括以太网PHY电路、主芯片、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第一时钟电路、第二时钟电路和外部存储器电路,所述以太网PHY电路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源电路、第一时钟电路和主芯片,所述主芯片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第二时钟电路和外部存储器电路,所述第二时钟电路与外部存储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Wi

SUN协议的Uart

以太网转换模组,其特征是,所述以太网PHY电路包括以太网芯片U5、电阻R29、电阻R33、电阻R35、电阻R38、电容C11、电容C13、电容C20、电容C21、电阻R42、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39、电容C12、电容C19和电阻R40,所述以太网芯片U5的测试启用引脚与电阻R3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电阻R3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管理数据接口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29的一端与3.3V使能端相连,所述3.3V使能端还分别与电阻R33和电阻R35相连,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多路复用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38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带隙电路电阻器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3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以太网芯片U5的调节器电源输出引脚与电容C1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3与电容C11并联,所述以太网芯片U5的3.3V模拟电源输入引脚与电阻R4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与使能端相连,所述电容C20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3.3V模拟电源输入引脚相连,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1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3.3V模拟电源输入引脚相连,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0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传输错误或光纤判断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51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RMII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与3.3V电压端相连,所述电阻R39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接受时钟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与电容C1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0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数字电源输入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40的另一端与3.3V使能端相连,所述电容C19的一端与以太网芯片U5的数字电源输入引脚相连,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Wi

SUN协议的Uart

以太网转换模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1、电阻R1、电源芯片U1、电容C2、电容C3和电感B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电路输入端VDD5.0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输入电源VDD5.0相连,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芯片U1的使能引脚相连,所述电源芯片U1的输入引脚与输入电源VDD5.0相连,所述电源芯片U1的反馈引脚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芯片U1的输出引脚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B1的一端与电源芯片U1的输出引脚相连,所述电感B1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出端VDD33相连。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文海游雪城孙香涛刘建廖先仪林风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利尔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