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回路电缆下地终端钢管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50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电力输送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单回路电缆下地终端钢管杆,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前端和后端的中心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功能杆,所述功能杆中心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钢管杆本体,所述基板顶部的中心开设有中心槽,所述中心槽右侧的中心开设有功能槽,所述功能槽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弹簧。支撑板、减震弹簧和限定板的使用,可以在钢管杆本体进行直立工作时,对钢管杆本体进行减震和限定作用,进而防止钢管杆本体因为转动弧度过大导致钢管杆本体出现倾斜倒塌现象,而钢管杆本体的倾斜倒塌会导致钢管杆本体出现摔坏现象,严重时可能会砸伤工作人员,提高设备的防护性和安全性。提高设备的防护性和安全性。提高设备的防护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回路电缆下地终端钢管杆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电力输送设备
,具体为单回路电缆下地终端钢管杆。

技术介绍

[0002]电力输送电路分为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架空线路是通过钢管杆作为支撑来使架空线路在空中行走,架空线路中,为节省空间,钢管杆多沿城市道路架设。电缆线路则是通过电缆下地输送电力。
[0003]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钢管杆在安装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通过人工拉动钢管杆的一端,使得钢管杆的管身作圆弧转动,从而使得钢管杆进行直立,但是在工作人员拉动钢管杆时,常会因为拉动角度过大导致钢管杆出现倾斜倒塌现象,继而使得钢管杆出现摔坏不能使用现象,严重时可能会砸伤工作人员,且在拉动钢管杆时,常会因为用力角度的不同,导致钢管杆出现偏移现象,继而使得线路无法与钢管杆进行连接现象,从而影响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单回路电缆下地终端钢管杆,具备防止倒塌和高效限定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所阐述出来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单回路电缆下地终端钢管杆,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前端和后端的中心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功能杆,所述功能杆中心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钢管杆本体,所述基板顶部的中心开设有中心槽,所述中心槽右侧的中心开设有功能槽,所述功能槽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弹簧,所述弧形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功能槽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基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定板。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中心的外表面与活动板左侧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活动板顶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固定槽。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限定板前端和后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中通槽,所述中通槽的内表面与连接槽的内表面相适配,且中通槽的水平高度与连接槽的水平高度相等,所述中通槽的内表面与固定槽的内表面相适配。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顶部的中心开设有底部弧形槽,所述底部弧形槽的内表面与钢管杆本体底部的外表面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基板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螺栓槽,所述螺栓槽的数量为四个。
[0010]优选的,所述限定板右侧的中心开设有顶部弧形槽,所述顶部弧形槽的内表面与钢管杆本体顶部的外表面相适配。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单回路电缆下地终端钢管杆,通过弧形弹簧、活动板和固定杆的配合使用,下压活动板的右侧,使得活动板向右进行弧形转动,其中活动板所开设的底部弧形槽,既可以方便使用者将钢管杆本体放置在活动板的顶部,还可以对钢管杆本体进行限定作用,从而提高功能杆与钢管杆本体的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而固定座和功能杆的配合使用,既可以使得钢管杆本体与基板进行连接,还可以对钢管杆本体进行限制作用,继而使得钢管杆本体只可以进行向上的弧形转动,从而防止使用者直立钢管杆本体时,钢管杆本体因为偏移导致底部位置出现错误现象,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0013]2、该单回路电缆下地终端钢管杆,通过支撑板、减震弹簧和限定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在钢管杆本体进行直立工作时,对钢管杆本体进行减震和限定作用,进而防止钢管杆本体因为转动弧度过大导致钢管杆本体出现倾斜倒塌现象,而钢管杆本体的倾斜倒塌会导致钢管杆本体出现摔坏不能使用现象,严重时可能会砸伤工作人员,从而提高了设备的防护性和安全性,且连接槽、中通槽和固定槽的开设,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在直立钢管杆本体后,运用连接杆使得支撑板、中通槽和活动板进行连接,从而加强了钢管杆本体的底部固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剖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俯剖图。
[0017]图中:1、基板;2、固定座;3、功能杆;4、钢管杆本体;5、中心槽;6、功能槽;7、弧形弹簧;8、活动板;9、固定杆;10、支撑板;11、减震弹簧;12、限定板;13、螺栓槽;14、连接槽;15、中通槽;16、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单回路电缆下地终端钢管杆,包括基板1,基板1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螺栓槽13,螺栓槽13的开设,使得使用者可以运用螺栓将基板1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螺栓槽13的数量为四个,基板1前端和后端的中心连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2和功能杆3的配合使用,既可以使得钢管杆本体4与基板1进行连接,还可以对钢管杆本体4进行限制作用,固定座2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功能杆3,基板1顶部的中心开设有中心槽5,中心槽5右侧的中心开设有功能槽6,基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减震弹簧11和限定板12的配合使用,可以在钢管杆本体4进行直立工作时,对钢管杆本体4进行减震和限定作用,进而防止钢管杆本体4因为转动弧度过大导致钢管杆本体4出现倾斜倒塌现象,支撑板10的左侧开设有连接槽14,连接槽14、中通槽15和固定槽16的开设,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在直立钢管杆本体4后,运用连接杆使得支撑板10、中通槽15和活动板8进行连接,限定板12前端和后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中通槽15,中通槽15的内表面与连接槽14的内表面相适配,且中通槽15的水平高度与连接槽14的水平高度相等,中通槽15的内表面与固定槽16的内表面相适
配,支撑板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1,减震弹簧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定板12,限定板12右侧的中心开设有顶部弧形槽,顶部弧形槽的内表面与钢管杆本体4顶部的外表面相适配。
[0020]请参阅图2和3,功能杆3中心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钢管杆本体4,功能槽6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弹簧7,弧形弹簧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8,下压活动板8的右侧,使得活动板8向右进行弧形转动,活动板8顶部的中心开设有底部弧形槽,底部弧形槽的开设,既可以方便使用者将钢管杆本体4放置在活动板8的顶部,还可以对钢管杆本体4进行限定作用,底部弧形槽的内表面与钢管杆本体4底部的外表面相适配,功能槽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固定杆9的使用,可以在钢管杆本体4进行直立时,通过反作用力使得活动板8进行向左的弧形转动,固定杆9中心的外表面与活动板8左侧的内表面相连接,活动板8顶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固定槽16。
[0021]工作原理,通过弧形弹簧7、活动板8和固定杆9的配合使用,下压活动板8的右侧,使得活动板8向右进行弧形转动,其中活动板8所开设的底部弧形槽,既可以方便使用者将钢管杆本体4放置在活动板8的顶部,还可以对钢管杆本体4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单回路电缆下地终端钢管杆,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前端和后端的中心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功能杆(3),所述功能杆(3)中心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钢管杆本体(4),所述基板(1)顶部的中心开设有中心槽(5),所述中心槽(5)右侧的中心开设有功能槽(6),所述功能槽(6)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弹簧(7),所述弧形弹簧(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8),所述功能槽(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基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1),所述减震弹簧(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定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回路电缆下地终端钢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9)中心的外表面与活动板(8)左侧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活动板(8)顶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固定槽(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献龙王焕新张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齐智能输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