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台本体和散热风扇,所述控制台本体右侧设置有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本体底端设置有四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控制台本体底端表面上的四组弹簧槽、内嵌在弹簧槽内部的支撑脚、设置在支撑脚外壁表面上的若干组限位杆、开设在弹簧槽外壁表面上的限位孔、设置在限位杆外侧末端的调节板和设置在弹簧槽内部的弹簧;通过设置的支撑结构等,有效避免了在电路施工的过程中,基础设备未能完全安装到位,需要将控制台放置在地面上进行操作,但是施工期间的地面可能会出现坑洼,装置无法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的问题,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开关在进行合闸和分闸的瞬间,大多会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对电网和电气设备带来危害,通过使用智能控制电力开关,能够大幅降低在开关时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一般会使用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来进行控制,现有的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000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一般控制台进行控制的,在对电力系统进行铺设时,需要将电路与控制台连接并进行测试,以确保在埋线作业后控制台能够正常控制智能开关,但是在电路施工的过程中,基础设备未能完全安装到位,需要将控制台放置在地面上进行操作,但是施工期间的地面可能会出现坑洼,装置无法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通过设置的支撑结构等,使四组支撑脚在不平稳的地面上能够保持控制台本体的相对平稳,避免了在电路施工的过程中,基础设备未能完全安装到位,需要将控制台放置在地面上进行操作,但是施工期间的地面可能会出现坑洼,装置无法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的问题,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台本体和散热风扇,所述控制台本体右侧设置有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本体底端设置有四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控制台本体底端表面上的四组弹簧槽、内嵌在弹簧槽内部的支撑脚、设置在支撑脚外壁表面上的若干组限位杆、开设在弹簧槽外壁表面上的限位孔、设置在限位杆外侧末端的调节板和设置在弹簧槽内部的弹簧;
[0006]所述限位杆皆贯穿限位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限位孔皆设置为与限位杆相互配合的L形。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板外侧表面皆设置有防滑纹路。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一端皆焊接在弹簧槽内壁表面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皆贴合在支撑脚顶端表面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风扇前端表面设置有防尘结构,所述防尘结构包括设置在控制台本体前端表面上的安装座、开设在安装座前端表面上的若
干组滑槽、设置在滑槽内壁表面上的限位板、插入滑槽内部的限位块、设置在限位块前端表面上的滑杆和设置在滑杆前侧末端上的防尘网;
[0011]所述限位板表面开设有水滴形通孔,所述限位板表面开设的通孔的较小一侧内壁直径与滑杆外壁直径相同,所述限位板表面开设的通孔的较大一侧内壁直径与限位块外壁直径相同。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皆设置为圆饼形,所述滑槽皆设置为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弧形槽。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外侧表面皆与限位板内壁表面紧密贴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设置的支撑结构等,有效避免了在电路施工的过程中,基础设备未能完全安装到位,需要将控制台放置在地面上进行操作,但是施工期间的地面可能会出现坑洼,装置无法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的问题,通过转动调节板,使调节板带动支撑脚在弹簧槽内部转动,支撑脚变为可调整状态,支撑脚在与较高的地面接触后,通过挤压弹簧收入限位孔内部,从而达到使四组支撑脚能够将控制台本体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上的目的,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0016]2、通过设置的防尘结构等,有效避免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灰尘积累在散热风扇表面上,导致散热风扇的散热效果降低,控制台本体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通过转动防尘网,使防尘网通过滑杆带动限位块在滑槽内部移动,限位板不再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限制,使防尘网能够带动限位块从滑槽内部移动,防尘网从安装座上拆除,从而达到快速拆除和安装防尘网并进行清理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支撑结构的局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支撑结构的局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控制台本体;2、散热风扇;3、支撑结构;31、弹簧槽;32、支撑脚;33、限位杆;34、限位孔;35、调节板;36、弹簧;4、防尘结构;41、安装座;42、滑槽;43、限位板;44、限位块;45、滑杆;46、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4]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
‑
图5,一种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台本体1和散热风扇2,控制台本体1右侧设置有散热风扇2,控制台本体1底端设置有四组支撑结构3,支撑结构3包括设置在控制台本体1底端表面上的四组弹簧槽31、内嵌在弹簧槽31内部的支撑脚32、设置在支撑脚32外壁表面上的若干组限位杆33、开设在弹簧槽31外壁表面上的限位孔34、设置在限位杆33外侧末端的调节板35和设置在弹簧槽31内部的弹簧36;
[0026]限位杆33皆贯穿限位孔34;
[0027]当需要在不平坦的地面上使用控制台本体1时,通过转动调节板35,使调节板35带动限位杆33在限位孔34内部转动,限位杆33从限位孔34的横向部分移动至竖向部分,再移动控制台本体1,使控制台本体1带动支撑脚32与地面接触,地面较高的位置挤压支撑脚32,使支撑脚32带动限位杆33在限位孔34的竖向部分内移动,支撑脚32挤压弹簧36,弹簧36因支撑脚32挤压产生弹性形变,使四组支撑脚32保持控制台本体1的相对平稳
[0028]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杆33皆设置为圆柱形,限位孔34皆设置为与限位杆33相互配合的L形;
[0029]通过该设计,使调节板35能够带动限位杆33在限位孔34内部移动,从而达到调整和限制限位杆33位置的目的。
[0030]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板35外侧表面皆设置有防滑纹路;
[0031]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台本体(1)和散热风扇(2),所述控制台本体(1)右侧设置有散热风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本体(1)底端设置有四组支撑结构(3),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设置在控制台本体(1)底端表面上的四组弹簧槽(31)、内嵌在弹簧槽(31)内部的支撑脚(32)、设置在支撑脚(32)外壁表面上的若干组限位杆(33)、开设在弹簧槽(31)外壁表面上的限位孔(34)、设置在限位杆(33)外侧末端的调节板(35)和设置在弹簧槽(31)内部的弹簧(36);所述限位杆(33)皆贯穿限位孔(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3)皆设置为圆柱形,所述限位孔(34)皆设置为与限位杆(33)相互配合的L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35)外侧表面皆设置有防滑纹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过渡过程智能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6)的一端皆焊接在弹簧槽(31)内壁表面上,所述弹簧(36)的另一端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阳,李瑞雪,张海文,陈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陈朝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